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随着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作为支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两大主要学科,在帮助运动员运动中产生更多的能量及更有效地利用能量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生理学的改善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和心肺系统两方面,生物力学的改善主要包括动作和技术两部分。生理学是人体运动的内在特征,生物力学是人体运动的外在特征,两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发展神经肌肉和心肺系统的同时,保持动作的正确性和技术的合理性;在进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人体大脑左、右半脑不同的神经传导机制理论,针对左撇子运动员的神经传导机制和运动生理学特性及美国NBA左撇子球员比赛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证明,他们具备了许多右手运动员不具备的优势,并在篮球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出在篮球运动中重视对左撇子运动员的培养和启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左撇子的潜在能力,为进一步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散手运动员抗击打功力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我国散手运动员在抗击打功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从人体解剖学及运动生理学角度,阐述了散手运动员抗击打功力训练的部位、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的概念进行研究;同时从生理学的角度出发,对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特点、专项耐力素质及其训练的生理学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篮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的训练方法和建议,以期能为我国篮球运动的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原训练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原训练对人体有着复杂的生理学效应和训练学效应,是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赛前训练方法。对高原训练的起源及对人体呼吸、心血管、血液、骨骼肌、中枢神经等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科学认识和实施高原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菊红  周江 《山西体育科技》2001,21(1):27-28,31
本文通过心理导向后的台阶实验法得出人体在不同情感状态下机能能力的不同,并加以生理学分析。而人体机能能力又直接决定着运动成绩的高与低。因此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对运动员的情感进行调整.以适应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运动生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变化的学科,涉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系统、关节系统等多个方面。该学科对于理解运动生理机制、优化训练计划、预防运动损伤等都有重要意义。它为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降低运动损伤风险,促进运动员康复。因此,在体能训练中,有必要充分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该文回顾了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了在体能训练中运用运动生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并探讨了运动生理学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最后对运动生理学在体能训练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良好的动态稳定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基础,国外优秀运动员进行身体稳定性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目前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中却缺少了对身体稳定能力的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核心稳定性的定义,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角度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机制和特点.研究认为,人体"核心"的解剖学位置是身体膈肌以下至盆底肌之间的区域,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通过核心肌群的收缩保持或维持脊柱和骨盆在正常解剖学位置的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即是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又是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它摒弃了现有力量训练方法存在的弊端,有着与传统体能训练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原训练及其研究现状(待续)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46  
自本世纪50年代,国际上已经注意到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开始有意识地开展高原训练以及对它进行研究。高原训练即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但在运动实践中,高原训练能否提高运动能力,一直存在争议。运动生理学家也对高原训练引起机体产生的某些生理学适应性变化,进行了大量的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本文从训练学及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对国内外高原训练的发展情况及高原训练对生理生化机能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速滑运动员重视训练比赛、轻视文化课学习的现象,结合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速滑运动员在学习生理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提出必须根据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实际,从培养速滑运动员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避免单一、机械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实验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速滑运动员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对速滑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共同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眉 《体育科技》2002,23(3):91-92
体育运动学校教材《英语》是中专体育学校英语教学的专门课本 ,作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了对这套课本不足之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进行调查、观察、试验研究,从生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篮球运动员的特征、体能训练对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我省高水平篮球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优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涉及许多体育专业学科领域。文章从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角度分析武术运动员必备的身体素质,以及各项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据此提出其相应的发展原则与方法,并对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安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钟伟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24-124,F000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北省专业运动员的英语学习水平、学习态度和英语学习的阻滞因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要提高运动员的英语水平,管理者应当积极营造学习氛围,调动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让英语学习渗透到训练和生活的各个细节.  相似文献   

15.
侧踹腿在武术散打比赛和实战运用中的威力极大,是比赛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对优秀散打运动员侧踹腿的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普遍规律性,以期为侧踹腿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运用“比较分析教学法”就如何加速大学生学习、掌握、理解技术动作,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加快学生学习动作的进程;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培养和造就高水平运动员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和风格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对比、统计等方法,对爆发力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生理学、生物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证明:"最大负荷练习 即后最快速度(轻负荷或徒手)练习"组合训练方法的最理想方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爆发力训练方法.对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效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和培养,涉及到心理、生理和训练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认识和理解与球感相关的诸多要素,准确地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形成和培养的内在规律,科学地把握球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为他们日后篮球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校女篮运动员经期运动能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校女篮运动员在月经周期不同时相中专项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试,了解其运动能力与月经周期的关系及运动能力在月经周期各时相中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显示:运动员速度、专项速度耐力、力量、协调性及最大吸氧量在其月经周期黄体期显强于其它时相,弹跳力则在各时相内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优秀运动员400米的速度耐力训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在400米跑这一径赛项目中,发展速度与发展速度耐力是提高该项目成绩的两大关键,也是训练实践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为依据,结合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对发展速度耐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400米跑中发展速度耐力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