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担任深圳市龙岗区体育研修员近5年来,在思考如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质量,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探索之路上,有幸接触到了邓若锋老师的身体练习体验理论,经学习、思考与领悟,将身体练习体验的行为表现、认知活动、心理感受作为体育教学的基本变量([1]),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提出了"一模三化"体育课堂教改模式,"一模"即单元设计"学、  相似文献   

2.
<正>读完邓若锋老师的学术专著《身体练习体验探索》(简称"专著"),受益匪浅,收获良多,特别是对"运动技能学习层次划分"的问题感受最深。联系到"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从总体上来看,缺乏明显的衔接性"([1])这一现实问题,由此思考运用"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一、明晰了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设计没有按照相应的认知顺序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一线教师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学校体育》2021,(4):62-63
<正>日本学者中内敏夫认为,学校设置的各类课程按照认知性质,可以理解为"概念性认知""形象性认知"和"身体性认知"。([1])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属于"概念性认知";教师示范、挂图或观看视频等形式属于"形象性认知";而最常用的各种身体练习则属于"身体性认知"。在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3种认知方式,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关注和探讨。一、技术动作学习前应先明确动作的目的技术动作学习前,应该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正>一、针对研究主题确定观察视点"方法"是体育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教师和教材的纽带。"方法"包括动作方法、练习方法和运用方法,教"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怎么做(准确),怎么才能做好(原理),怎么才能会用(运用)。([1])也就是说,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方法"的关联性、针对性、准确性等方面。而双杠教学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体操运动的项目特征,双杠的项目特征为稳定性、不变性、一致性。本次活动观察小组从"学生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观测,通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观察"教方法策略的合理性"。本文  相似文献   

5.
<正>运动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导下,对运动特性从无意识的练习状态到有意识地感知,形成自如表达和完成动作的过程~([1])。运动学习是以学生(主体)对身体(客体)的直接操作发展认识能力,属于身体性认知,这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性认知有相同点,但也存在本质的不同~([2])。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即便学生看到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动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0,(12):53-54
<正>教学应遵照每一个动作或技术都要为运动特性服务的"大运动观"教学原则展开教学与训练,这样的教学才是将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原理用得合理的教学([1])。也就是说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效地为一个项目作出贡献的运动学习,才是有效的运动学习,这是"大运动观"所追求的结果([1])。也就是说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有效地为一个项目作出贡献的运动学习,才是有效的运动学习,这是"大运动观"所追求的结果([2])。动作是运动项目的基础,动作学习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的起点,相对于运动项目来说,动作学习实际上是被分解后的教学,分解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单个动作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运动学习中的"动"应该有更深层的含义,是指"有能"的身体,也可以称之为"灵动的身体""充满活力的身体"。([1])运动技能的序列发展具有的高度的复杂性和动态的连续性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能否发现在技能形成中的共属、规律、积累、连续的动作元素,这是运动学习逻辑的核心所在,只有明白不同运动项目中共属的动作价值,才能在教学中设计出具有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因素,是陈述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学习需要掌握的"学"的任务,即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什么。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对教学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设计的教学",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技能基础、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1])。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设计的教学",所以需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技能基础、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等([2]),本  相似文献   

9.
<正>从体育教学实践操作的角度,就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身体"为指向标、"体育教学思维"为突破口、"身体练习体验"为核心点、"运动技能层次"为串联线、"体育学习动因"为关注面、"练习行为表现"为评价体,对操作要义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抛砖引玉。一、以"发展学生身体"为指向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进行。如何坚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形成相应的教学理  相似文献   

10.
<正>一、"扶":精准帮扶,合作互助1.精准帮扶,突破重点难点"扶"就是在合作学练的过程中,当学生在学练复杂技术动作并遇到困难时,教师(或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对练习者进行帮扶。强化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体育课堂教学准确性、有效性的具体体现之关键([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练,精准运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技术重点,突破技术难点。如,水平三(五年  相似文献   

11.
<正>核心素养是关乎教育要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之"家",指学生学了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并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与学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并指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与学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环节"([2]),因此,如何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21,(10):75-76
<正>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能够脱离身体的物理属性而存在,认知产生于身体器官、运动、经验以及情感与交往之中,身体是人们进行思考的基础,认知的内容往往来源于身体([1])。身体对技术动作的内化也是认知的过程,因此,运动技能的认识内化可以从感官、身体、本体、迁移等方面进行探究。一、感官联觉:通过模仿促进运动技能的内化运动技能内化需要视觉、听觉、触觉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内的液体被称为体液,是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正常成年人体内65%以上是水分,儿童青少年身体内水分的占比可以达到70%~80%([1])。在人体运动时,特别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炎热、高湿等)运动时,人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运动中补液十分盲目,对运动补液的重要性、形式、量、时间等的认识存在着误区([1])。在人体运动时,特别是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和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炎热、高湿等)运动时,人体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在运动中补液十分盲目,对运动补液的重要性、形式、量、时间等的认识存在着误区([2]),因此,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12):42-43
<正>2020年1月,笔者赴芬兰研修,除了在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进行理论学习外,还深入普通中学考察,并到体育俱乐部学习滑雪、冰壶等项目。现代学校体育发源地的欧洲,以芬兰为代表的健康教育指导思想与我国当下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一致([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启示,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体教融合。[2]一、在体育游戏中感受芬兰体教融合笔者赴芬兰研修的首站是在凯萨卡里奥体育学院进行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体能训练,是发展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是就是运用科学的运动负荷的手段,促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技能产生适应性变化,以提高机体适应运动需要能力的训练([1])。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特别是体能素质下降"这个问题,采取不同形式的措施。本文体能训练健康干预模式,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专项体能或某项身体素质,而做出的有针对性运动处方的体能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体育教育教学解决中国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关键是:每一堂体育课给予学生持续运动的时间应占一堂课总时间的(运动密度)75%以上,不管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体能的练习都要保证学生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应在125160次/m i n),每一堂课的运动技能学习时间保证在20m i n左右,专门的体能练习时间为10m i n左右,运动技能的学习以活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George Graham等将动作分为3类,即位移性运动技能、操作性运动技能和非操作性运动技能([1]),非操作性运动技能亦称为非位移性动作(原地动作)。由于本期研讨的重点是位移性动作技能,本文只对位移性动作技能进行分析。从研讨提纲提出的立定跳远案例来看,有"感知跳跃时身体的变化、跳跃方向的控制、认知身体的运动轨迹、跳跃时的身体控制、不同条件的立定跳远"等几个技能主题,所要完成的任务则不同,如,"跳跃方向的控  相似文献   

18.
<正>体育家庭作业能够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提高必备的运动能力,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笔者以"运动于形、育动于心"为出发点,调动学生在校外自觉主动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家庭锻炼氛围,引导学生乃至家庭成员将锻炼和运动转化成一种生活方式,吸引他们爱上运动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设计体育家庭作业时,身体练习怎样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1]),并且在"运动技能"方面的课程内容中,规定初中(水平四)的学生应"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其他较复杂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技术"。"如基本掌握并运用竹竿舞、花样跳绳、抖空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5月20日第27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到来之际,《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依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正式发布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存在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水平、营养不良、低血红蛋白、肥胖、视力不良、龋齿等七个方面的问题([1])。陈吉棣曾对北京儿童青少年铁营养状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贫血检出率约为成年运动员的3倍,其中缺铁性贫血为主要类型([1])。陈吉棣曾对北京儿童青少年铁营养状况做过调研分析,发现贫血检出率约为成年运动员的3倍,其中缺铁性贫血为主要类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