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防止气瓶混用引起爆炸,国家对储气瓶规定了统一的漆色标准,如: 02瓶天蓝色瓶体黑色字 HZ瓶绿色瓶体红色字 C12瓶草绿色瓶体白色字 CZH‘瓶紫色瓶体红色字 N:瓶黑色瓶体黄色字 CO:瓶黑色瓶体黄色字气瓶漆成不同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王绍琴老师对小学自然第10册中《二氧化碳》的实验做了改进,提高了实验效果。通过本人操作觉得在收集二氧化碳时,用排水集气法较好。因为用排水集气法可以清楚地看到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的收集情况。具体作法如下: 材料:木槽、集气瓶、导管、小块玻璃和水。 操作过程:当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把水全部挤出瓶时,要先从集气瓶拿出导管,立刻在盛满水的水槽中用玻璃片把集气瓶的口封住,然后再拿出集气瓶。(收集多瓶可重复操作)  相似文献   

3.
一、有毒气体收集装置的改进实验时,若要收集多瓶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按现行中学化学课本上的装置,换瓶时难免有气体跑到空气中,这不仅浪费了气体,而且会影响实验者的健康。现以氯气为例,改进如下: 装置如图操作收集氯气时,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2、4,则氯气沿着橡皮管1的方向进入集气瓶甲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多余的氯气通过橡皮管3进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被吸收。当需要调换另一只集气瓶时,先打开橡皮管2、4上的弹簧夹子,再夹住橡皮管1、3,让氯气充入集气瓶乙,同时用其它集气瓶换下集气瓶甲。若要收集多瓶气体,重复以上操作即可。二、红磷转化为白磷及红磷和白磷燃点的比较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实验步骤 1.在试管底部放置少量干燥的红磷,并固定在铁  相似文献   

4.
<正>风暴瓶(Storm Gloss)是在18世纪出现的一种能预知天气的神秘装置。相传,那位指挥了『小猎犬号』并载着达尔文进行了环球考察的传奇气象学家罗伯特·菲茨罗伊(Robert Fitzroy)曾在自己的航海日记中,这样记录了风暴瓶的用途:『如果瓶中有小沉淀,天气变得潮湿或有霉;如果瓶中有片状物质,将是阴天;如果瓶底有晶体,将有自霜冻』。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考证,但非茨罗伊证实的风暴瓶配方流传了下来。你知道如何通过调配各种化学溶液,制作一只酷酷的风暴瓶吗?风暴瓶是属于理科男的浪漫,更是只有学霸才会制作的奇妙装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解决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介绍了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和安全管理举措。通过建设使用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将气瓶集中到气瓶房,采用管路为实验室供气,通过气体泄漏报警装置、低压报警系统、排风系统等保障用气安全,真正实现"人瓶分离",能够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洗气瓶”如图一所示,它是由集气瓶和带长短两个玻璃管的橡皮塞组成的装置。该装置常常被称为“万能瓶”,它既能用来做洗气瓶又能用来做贮气瓶。关于洗气瓶的问题常常在中考综合实验题中出现,学生往往被这类问题弄得不知所措。本文对此类问题作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贮气瓶是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气体储备装置,广泛的应用在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废弃的大号可乐瓶等材料,可制作简易贮气瓶且使用效果很好。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贮气瓶是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气体储备装置,可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发现,利用废弃的大号可乐瓶等材料制作的简易贮气瓶,使用效果很好,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现介  相似文献   

9.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考点剖析 该实验主要考查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压强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的能力。(1)同学们应明白采用可燃物(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O2使压强降低,由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等于瓶中O2的体积,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目标 1.了解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烧杯、量筒、集气瓶、托盘天平等常用仪器的名称、主要用途、操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 2.在了解药品取用规则的前提下,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物质的加热等实验  相似文献   

11.
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这给学生掌握分子的概念带来很大的困难。下面的一个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体验”分子的存在,从而能帮助学生掌握分子的概念。一、实验介绍: 1、仪器、药品一只一端有横壁的小竹筒、集气瓶一只,启普发生器、锌粒、稀硫酸等。 2、实验步骤: ①证明氢气与空气的混和物点燃爆鸣,不含有氢气的集气瓶里的空气点燃不爆鸣。②把一内口径较竹筒大的集气瓶罩在竹筒上(竹筒的口朝下),向竹筒内通氢气,3-5分钟后,移去竹筒,点燃集气瓶里的气体,即发出尖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成型后的金属内胆复合材料气瓶,即III型复合材料气瓶(以下简称气瓶),需采用自紧工艺来提高疲劳寿命。最佳自紧压力是自紧工艺的重要参数。本文旨在建立确定最佳自紧压力和气瓶渐进失效的有限元方法,研究自紧后气瓶纤维和基体损伤演化规律,并探讨自紧后气瓶复合材料层和金属内衬层的应力变化。创新点:1.建立针对三维气瓶的Hashin失效准则和指数型损伤演化的渐进失效模型,并通过ABAQUSUMAT隐式有限元方法确定气瓶最佳自紧压力;2.通过渐进失效分析,揭示自紧后的气瓶纤维和基体损伤的损伤演化规律,并阐明自紧对气瓶渐进失效的影响。方法:1.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建立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和指数型损伤演化的渐进失效理论模型;2.通过ABAUQS-UMAT二次开发用户子程序实现渐进失效理论模型,并开展气瓶渐进失效计算;3.通过平板拉伸算例以及与气瓶试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论:1.基体损伤首先出现在螺旋层,而纤维损伤首先出现在环向层。2.除了自紧后的泄压阶段和自紧后重新加压至压力值等于自紧压力的升压阶段,有无自紧的气瓶损伤演化规律基本一致;而在上述泄压和升压阶段,基体损伤保持不变,说明经过自紧后的气瓶在工作压力下存在基体损伤。3.当内压压力低于自紧压力时,自紧工艺才会影响气瓶应力分布;且随着压力的升高,基体损伤不变,内衬应力减少,纤维应力增加;此外,经过自紧的气瓶在工作压力下最大环向和轴向内衬应力减少且出现在筒体部分的两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硫化氢气体外逸,我用医院用的输液滴瓶代替集气瓶,用输液管代替玻璃管,把硫化氢气体贮存在滴液瓶中。 操作步骤: 1.用20ml注射器吸取已收集在滴液瓶中的硫化氢气体,用火柴在针头上点燃,可看到  相似文献   

14.
一、化学教育中的德育 1.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自然界的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电子都是物质的,是运动的。潺潺流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变成天空的白云,再变成雨、雪;打开一瓶酒、一瓶香水、一瓶食醋、一瓶氨水,立  相似文献   

15.
取一铺有一层细沙的集气瓶,收集一满瓶二氧化碳,然后取一小匙过氧化钠用一小团棉花包好,用镊子夹住放入集气瓶中,隔几十秒钟就可以看到棉花周围冒烟,接着立即燃烧起来,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绿色化"改进 教材已有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不足:其一,实验误差过大,盛燃着磷的燃烧匙从伸人集气瓶到塞子塞紧集气瓶这20-21出瓶外,使集气瓶内空气样品的体积不准确.其二,磷在一处燃烧,产生的白烟不能与周围的空气快速置换位置,从而使燃烧过早熄灭,集气瓶内的氧气难以完全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中师及高中《化学》课本中 ,关于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都采用了如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笔者认为 ,使用该装置制取氯气 ,有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制取氯气时 ,不只是收集一瓶氯气 ,而往往要收集几瓶 ,如课本中有关氯气跟金属、氢气反应及氯气的漂白作用的演示实验 ,就需要几瓶氯气。当一个集气瓶收集满之后 ,要换用另一个集气瓶收集 ,在这换瓶的时间间隔内 ,难免有氯气逸散出来 ,这样会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可把图 1虚线内的装置 ,改换成图 2所示的装置。图 2 改装后的氯气收集装…  相似文献   

18.
做得对     
一天,天气很热。小不点放学回到家,已经满头大汗了。爸爸一边给小不点擦汗,一边心疼地说:“天气热,买瓶汽水喝吧。”说着拿出一元钱递给小不点。小不点高兴地接过钱说:“谢谢爸爸。”说完转身向门外跑去。  相似文献   

19.
做气体实验时,常需贮气瓶。然而市场上甚至教学仪器供应部门却没有,我们采用下法,解决了教学急需。 用三只可乐瓶,一只去除底部(盛水用),另外二只配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如果班级多,可用三只可乐瓶串联)。  相似文献   

20.
奇妙的“双喷泉”咸宁高中(437000)俞远光一、实验目的1.加深学生对氯化氢和氨气的认识。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用品干燥氯化氢气体1瓶、干燥氨气1瓶、石蕊试液1瓶。三、实验装置图四、操作步骤1.拔掉氯化氢瓶上面的胶头及氨气瓶的皮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