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成为广大师生共同感到头痛的事情。一提到作文,学生感到无话可写,老师感到很难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被写作所困惑着。特别是学生不情愿去写作文,老师就逼迫着让他们写,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实在是不成样子,老师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其实我们这样的逼迫学生写作文是永远写不出来好文章的,学生作文必须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产生写作灵感,增强自主写作意识。这样学生就会迸发出不可估量的写作  相似文献   

2.
开心频道     
球赛作文一天,老师正在给一个班上课。并要他们写一篇关于最近一场足球赛的作文。一个男孩写了几个字,就放下了笔。老师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了?”男孩说:“我写完了。”老师拿起他的本子,只见上面写着:“雨天,未赛。”  相似文献   

3.
我们写老师,总是把老师写得形象高大,令人尊敬;写爸爸,总是把爸爸写得严厉而充满爱;写奶奶,都是慈祥而和蔼……难道他们就没有缺点吗?他们都是完美的人吗?作文讲究真实,要真情流露,为什么就不能写写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呢?有缺点的爸爸难道就不是好爸爸了?有缺点的老师难道就不值得尊敬了?显然不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物呢?还等什么,跟我一起学习欲扬先抑的绝招吧!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老先生要求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最终目的为:自能渎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然而,不少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心烦,小学生怕作文,写不好作文。为了应付,他们就随意地东拼西凑、东挪西借、胡编滥造,有个别敢于写真人真事的,至多也就是流水账似地记录下来,说大话,说空话,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5.
孙伟 《现代语文》2013,(8):146-147
"一班作文一座山,压得师生气难喘。何年何月有尽头,不知上帝在哪边。"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痛,老师一改作文就头晕。试问学生一篇一篇作文的写,老师一篇一篇作文的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到底提高了多少?学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学生就像是机器,老师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根本不考虑一篇习作能给学生带来多大效果。有些老师也不曾想过这个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怎样提高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6.
小笛信箱     
问:老师只知道给我们提各种要求,像写作文、做数学题、背英语单词等,还要求我们考高分,但他们从来也不想想我们也很苦很累。老师为什么就不能体谅我们呢?(舞风)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我觉得应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8.
有关调查显示,9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老师一布置作文,学生就无精打采、唉声叹气,这种情绪状态下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谈不上优美了。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是与他们写作的"痛苦经历"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9.
竹林子把小测试卷交到我手上时,用的是很严肃的语气:"妈妈,这篇作文,我还是用了老师的开头,因为我担心自己写的作文,老师会不给我分数。"然后孩子话锋一转:"可是妈妈,你放心,不给老师看的作文,我就不这样写了。"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实施至今,带来理念普遍更新的同时,也带给老师许多新的困惑。作文教学的玄虚化令许多老师手足无措,纷纷感叹:以前教作文,还有知识可教;现在教作文,不知道教学生什么,只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写,这样怎么能提高作文能力呢?诚然,新课程实施之前,教作文就等同于教作文知识;新课程实施之后,作文知识从作文教学中隐退,教作文等同于教师不作为。  相似文献   

11.
语文老师小成一走进办公室,就对班主任张老师说:“你班级里的丛志强太不像话了,作文不认真,竟然在全班学生面前撕作文本向老师示威!”张老师听了后,安慰了小成老师几句,马上就去了解情况。原来作文课上,小威老师评讲作文,读了几位学生的作文,其中有丛志强同学写的。但是,老师在读丛志强同学写的作文的过程中,并不是对他的作文加以表扬,而是对丛志强同学写的作文进行了批评。当小成老师在读丛志强同学写的作文的过程中,丛志强冲到了讲台,抢回了自己的作文簿并当场将作文簿撕了……一堂作文评讲课也因此未能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在中学里,学生很怕作文.其实,在小学,学生照样也怕作文.一到作文课,许多学生都很烦.个中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老师对作文训练的命题很不科学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发现,我们很多老师要求学生所写有东西本身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兴趣,有的甚至于跟他们的生活风马牛不相及,他们当然是不想写了.如果老师们能够走进儿童的生活与心灵,使作文命题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那一定会比较容易地培养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作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老师讲得多、深、透,等老师作前指导结束,学生已失去作文的兴趣,而开放式的作文指导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具体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学生写好作文,就要从兴趣入手,变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为愿意去写,乐意去写。因此,作文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写出好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5.
<正>中学生作文,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立意不高、主题不深刻。在教学中,几乎所有老师都在告诫学生: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表现文章的真实性与可信性。然而当学生真的写了他们所谓的"生活"后,老师们往往又觉得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没能做到"志存高远",没能"反映社会风情和时代的气息"。曲高和低,真是难煞了莘莘学子:写小事,说主题不深刻、欠挖掘;主题深入了,又说题材不切实际。真是怎一个"难"字了得。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曾是令我痛苦万分的难题。学生怕写,他们觉得作文题材难找,生活就如一杯白开水,没有值得写的东西;老师怕教、怕改,因为学生写的作文,内容枯燥,语句不通,条理不清,中心不明。教师作前不辅导,有些学生则咬着笔杆下不了笔;一辅导,写出来的文章就千篇一律,谎话连篇,漏洞百出。但是,一年多来,我实践了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的作文教学模式,在班上办了一份作文报纸——《评价周报》,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评价周报》办了37期,发表文章1000余篇,  相似文献   

17.
陈培娟 《成才之路》2010,(26):38-39
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作文。每遇到作文,不少学生便“唉声叹气”“叫苦连天”“抓头皮”“皱眉头”。一写作文,就像卡了壳的机枪怎么也扣不响。他们内心的焦灼可想而知。老师们也经常发出“作文、作文,作到头疼;学生怕写,老师怕改”的感叹。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快乐作文”?现就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题     
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是一篇题目叫《我的老师》的作文。晚饭后,阳阳就趴在桌子上写开了。他是这样开篇的:“我不太喜欢我的老师,他又矮又胖,还常常抽烟,有时还在上课时抽。他还不讲卫生,常常随地吐痰……”“不行,不行。写错了!”妈妈站在背后大声地说。“写错了?”阳阳停下笔,不解地问,“这可是我在学校常常看见的。”“怎么能这样写你的老师呢?怎么能写你不喜欢老师呢?这样写不好。”妈妈说。“我就是不喜欢我的老师嘛。”阳阳歪着脑袋认真地说。“我要写这篇作文告诉老师,要他别再吸烟了,别再随地吐痰。吸烟有害健康,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呢!”“怎么能写老师吸烟,不讲卫生?快重写,要写就写老师是你们的好榜样,不吸烟,不随地吐痰。”“我不。为什么不写真实的呢?”阳阳十分不解。阳阳的爸爸听到他们对话后端着茶杯走了过来,看了看阳阳写的作文,笑着说:“这题目我上学时做过,是不能这么写老师的。应该歌颂老师,只要抓住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就对了。写作文就是这样,不能全写真的,写一点真实的就不错了。”“对对!应该写老师深夜还在为同学们批改作业,为工作呕心沥血。这样写一定会让老师赞扬的。”妈妈摸摸阳阳的脑瓜儿,笑着说。阳阳不吭声了,半会儿才抬起头:...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批改学生作文是我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批改作文也占去了我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一次,我隧堂摘丁一个调查,竟可怜地得出了一个结果:不看老师闺出的错别字、错误标点和病句,不看老师写的眉批、总批的学生就有一半之多。问他们作文批改后先看什么?全鄙学生都回答先看老师批改的分数。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小学生的作文就像白开水一样没"味道",甚至像是从橘皮里榨出来的汁一样"涩"。问及学生时,他们坦言:"老师,不是我们不想写,而是实在不知道写些什么……"翻开他们的作文本,也不难发现,有的学生一篇文章"换汤不换药"地写了好几遍,有的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