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说明》要求“辩析并修改病句”,就是要我们写作、说话不要有语病,要能辨识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高考修改病句题型的设误,往往有七种类型:搭配不当、重复赘余、成分残缺、歧义、语序不当、杂糅、不合事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去发现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语病,命题人常常在这里设置“误点”,如果我们在“实战”中注意或识破这些“小花招”,语病自然迎刃而解。一、搭配不当。搭配不当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是主谓搭配与动宾搭配不当。如果想准确判断是否搭配不当,就要紧紧抓住句子的主干。分清主谓宾,通过语感来感性认…  相似文献   

2.
考生要提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语病作辨析修改训练外,还需了解一些诊断常见语病的切入  相似文献   

3.
高考题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的考查起码有两道题目,约占8分,是重要的必考项目。考查的要求,一是“辨析”,二是“修改”:病句考查的类型指定为六种:第一,语序不当;第二,搭配不当;第三,成分残缺或赘余;第四,结构混乱;第五,表意不明;第六,不合逻辑。根据考纲规定,本辅导的每一部分,均以“辨析与修改”为基本点,围绕六种类型的病句逐一进行分析,既讲语病的“辨析”,又讲语病的“修改”,从中揭示方法和规律。希望考生通过辅导和训练能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门径。  相似文献   

4.
[考点解说]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考题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判断,如“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是”;也可以将没有语病与句意明确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如“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等.而修改病句这一考点,“考试说明”中又作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对以下六种病句进行修改,即,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种规定,有利于减轻  相似文献   

5.
焦文林 《考试》2004,(3):16-18
考生要提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语病归类复习训练外,还要了解一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症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八种诊断语病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考生要提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语病归类复习训练外,还要了解一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  相似文献   

7.
[考点解读] 课标与教材对修改病句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从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或赘余、语序不对、表意不明、句式杂糅等方面有所侧重地修改病句;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在语段中找出病句并进行修改;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张宗明 《初中生》2011,(36):12-14
【病句修改考点】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  相似文献   

9.
慧眼识语病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难点内容。在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中,大多按照“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语病分别讲解、练习,但效果并不明显。我们应独具慧眼,用以下几种方法让语病无处藏身。  相似文献   

10.
高原 《现代语文》2007,(4):125-125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相似文献   

11.
高森 《中国考试》2007,(2):10-13
一、“考纲”要求 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D级)考查的范围内专门列出了“辨析并修改病句”一项.指出涉及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6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本文要谈的是语病辨识问题。考试大纲在“表达应用”能力考查的范围内还列出了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考查,其中语言表达“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这一项考查在高考题中体现为语句衔接类客观性试题。  相似文献   

12.
病句修改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常见内容。病句修改的前提是准确辨析语病类型。初中阶段考查的语病类型主要有6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相似文献   

13.
"辨析并修改语病"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病句考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11年高考语文18套试题除福建卷未直接考查病句,安徽卷、重庆卷以主观题形式要求修改病句,其余15套试卷均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辨析语病。  相似文献   

14.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历年来高考必考考点,也是备考中不易突破的考点之一。传统的病句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与不合逻辑六类。为了便于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我们依据病句的典型症状,给一些规律性强的病句重新确定了名称,作为传统名称的补充。这些语病分单句病与复句病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语文试题里,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都是常考的内容。我们知道,一般涉及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以下6种:①语序不当;②搭配不当;③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④结构混乱;⑤句子的表意不明;⑥不合逻辑。中考语文试卷出现命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②判断对病句的分析和修改是否正确③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并进行修改辨析句子有语病的方法有以下四种:①审读法;②紧缩法(分清主干和枝叶);③类比法(仿造类似的句型来造句,然后进行比照查找病因);④逻辑分析法。病句修改的原则为:少改多就,采用“五字法”。所谓病…  相似文献   

16.
一、考纲解读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能力层级为E级。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高考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二、病句类型病句指那些不符合语言组织规律、客观事物情理及人们语言习惯的句子。  相似文献   

17.
病句辨析题中一些容易察觉的语病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被排查出来后,还有一种病症——“成分赘余”深深隐藏在病句中。学生碰到这种语病纷纷落马,常常失分,我把此种病句类型称为病句题中的“隐形杀手”。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18.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难点内容.在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备考中.大多数老师都按照“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语病分别讲解、练习,但效果不明显。其实,我们可以在六种语病的讲解基础上。换个角度。让学生从审读句子中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人手,更快更准地找到病因。让学生像孙悟空那样到太白金星的八卦炉里走一走.炼就火眼金睛。也像二郎神杨戬那样多生几只天眼,上可窥天,下可察地,使语病无藏身之处。以下是我为学生特意安上的十只眼睛.以便学生来诊断病句.  相似文献   

19.
考生要提高“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除了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六种语病归类,并有针对性地复习训练外,还要了解一些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症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修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八种诊断语病的切入点:一、并列短语并列短语使句子结构复杂化,因而容易导致语病。例1.侵略者攻陷北京后,焚毁并洗劫了西郊的圆明园。并列成分意义上往往包含着内在的有机联系,有先后、主次、深浅、远近之分,这些联系和差别相应地直接反映在排列顺序上,成为规…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语文年年都要考查“病句”。《考试说明》中涉及到“病句”的条款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级:D运用)。”“说明”中又指出了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辨识病句”是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识别和分析,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对语病进行修改。从近十年高考“病句”试题分析来看,“病句”考查的类型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的13个款项。第一从修辞角度考查:①是否用词不当;②是否重复罗味;③有无歧义;④比喻是否恰当。第二从语法角度考查:①成分是否残缺;②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