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中原功夫文化让中原出彩,少林与太极已成为我省对外宣传与交流的亮丽名片,武术文化既绵延传统,又体现民族文化价值,更应挖掘中原武术文化潜在功能价值,助力健康中原建设。河南武术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和优化市场配置资源,让更多服务供给主体参与进来,精准对接供给侧与供需侧,创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中原武术文化产业品牌特色,在全球文化语境下更好地彰显中原功夫文化的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少林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起源明清以来一个流行最广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始祖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或少林寺的创建者印度僧人跋陀.大量的历史资料显示,达摩、跋陀只是佛学高僧,并非武术高手;而佛学大师、少林寺第二代掌门人、著名的武术高手稠禅法师才是少林寺最早出现的武僧和少林禅武合一第一人.稠禅在进入少林寺之前,一直生活在河南北部和河北中南部的寺院,在那里禅武双修,练就了一身功夫;主持少林寺后,他倡导禅武结合,从而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的渊源与佛学是不同的,少林武术不是“舶来品”,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的,是中华武术在宗教界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SWOT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传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把握机会、发挥优势、避免威胁、抑制劣势,更好地促进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少林武术“非遗”美学的生存现状,对少林武术审美空间的拓展问题展开系统思考。研究认为,生活节奏的加快、传播方式的保守、体育美学的规训及审美认知的偏差是造成少林武术审美空间萎缩的现实原因,新时代背景下少林武术审美空间拓展的具体策略有挖掘少林武术“慢哲学”的审美空间,创新少林武术“讲故事”的叙事方式,建构少林武术“美哲学”的话语体系及形成“具象化”的审美空间。研究旨在为加强少林武术的保护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美学方面的智慧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处理一起学武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间的校园暴力事件,阐述了少林武术文化的特征以及它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并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将一些"特暴力"的孩子送到少林武术学校习武,接受少林武术文化的熏陶;将少林文化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培养学生重德、尚武、爱国的精神;将少林武术引入体育课,充实体育课堂,强健学生的身体;将少林武术作为护身符而学,提高学生的自卫能力。将少林武术文化引进农村高中校园,有利于减少农村高中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同时传播了作为中华民族国粹精华的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6.
由深圳卫视携手少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日前进行地如火如荼。而其中最让各方关注的“功夫之星”全球36强出关少林寺的出关大典也在金秋9月的嵩山上进行着。  相似文献   

7.
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夫”与“熊猫”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符号,也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形象大使”。《功夫熊猫》中诸多中国元素的展现以及影片在全球放映的成功,不仅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看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新趋势,这部电影带给中国的启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需要中华儿女有“文化自觉”意识,其次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自身调节并吸收国外经典的文化元素“为我所用”,同时依靠对外宣传来推动其国际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0月1日,深圳。王者争霸,烽烟四起。由深圳卫视携手少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在深圳卫视1800平方米演播大厅正式展开巅峰对决。经过近4个小时的“厮杀”,“中国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的各大奖项一一揭晓,武林至尊,无可匹敌!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地区。佛教文化经历史文化的流传和发展,加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共生,逐渐转变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少林文化中,少林武术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中,始终以朴实无华、内外兼修的特点,留存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在明清时期,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流变特点更具代表性,文章以这一时期的少林武术活动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他凭借四部半的电影,奠定了国际功夫巨星的地位;他凭一身真功夫,尤其是那出神人化的腿法.开创了功夫电影的新纪元;他将“kungfu”(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将中国的武术文化传播到西方;他改变了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增进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他,就是李小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武术表演历史的追溯,现代武术表演形式——舞台表演的叙述,得出武术表演作为服务型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出现,成为国家收入的新力量.同时作为载体,武术表演承载着传播武术信息,宣传武术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少林武术文化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必要性开始分析,通过对汉语国际推广中少林武术文化传播方式的分析,研究了其因缘性及多元性,分析了少林武术文化如何成为汉语国际推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调查搜集资料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明确河南少林武术文化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构建起中原少林武术文化的双语推广框架,针对如何实现在双语模式下对外推广的可能途径这一具体问题,做出尝试性的探索。本文试图建立一个针对于中原少林武校文化课学习中的双语模式培养方案,引起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传统文化的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14.
当前,钧瓷文化传播存在特色品牌缺乏、对外宣传不够、传播途径单一等突出问题。媒介的技术变革使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为钧瓷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新媒体背景下,钧瓷文化可以通过创建“数字钧瓷”电子数据资源库、开发钧瓷文化数字化衍生品以延展钧瓷文化产业链、利用“附着化+微型”模式开辟钧瓷文化数字化传播新途径、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和扩大钧瓷文化对外交流、建立优质网红钧瓷文化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整合媒介资源实施数字化跨区域传播等,进一步推动钧瓷文化特色品牌的塑造和钧瓷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亚斯国际学院地域、文化和学校环境的综合分析,论证了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筹建武术国际化推广基地是“天时”“地利”“人和”.文章提出这将是系统性利用留学生传播武术国际化的一个新途径,将补给我国传统文化输出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结合传统武术理论和功法原理,探讨并阐述了少林武术与禅武医养生之道的关系与发展,旨在进一步完善少林武术文化体系,让少林禅武医养生文化在中国武术的国际化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7.
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受众对武术文化了解的主要渠道是武术影视。武术影视和武术文化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武术文化必须加大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的宣传力度,拓宽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播范围,改善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传播过程,强化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契合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中共对外传播活动、研究中共领导人有关论述、分析中共有关宣传会议材料等途径,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对外传播思想概貌,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理论工具作出分析和思考。文章认为中共对外新闻传播的动力是与生俱来的,并一直将其定位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因而特别强调其政治属性和宣传功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共对外传播思想逐步经历由宣传本位向传播本位的转变,巩固并强化对外传播的受众观点和“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针对性原则,注意发扬对外传播“见缝插针、细水长流”的方式方法,倡导“大外宣”传播理念,重视对外传播技术设备作用,并初步提出对外传播的“产业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传媒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只有加强对外宣传,才能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获得更好的国际生存环境.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宣传中存在的"时效性差"、"传播观念滞后"和"外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以及探讨在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笔者结合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更新传播观念,健全外宣管理体制,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对外宣传及翻译策略,才能使我国媒体与国际性媒体展开积极竞争,进而在对外宣传中争得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发达国家文化的强势侵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多元的世界文化环境下,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的少林功夫舞台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性,并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不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更要重视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少林武剧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在牢牢把握"少林功夫文化"核心定位的同时,还需考虑传播受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接受能力、提升"少林功夫舞台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武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亦可参考采用"武剧"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