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但目前高校生命教育薄弱或空白。因而高校要很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紧密联系。但目前高校生命教育薄弱或空白,因而高梗要很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生命教育相融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生命教育开始逐渐受到学校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进一步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向。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意义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不仅是保全生命的教育,更是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创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剖析了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命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与实践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心理和谐的人,心理健康教育要彰显出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趋向一方面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目标、内容和策略的统一,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鑫 《现代教育论丛》2007,(5):32-34,50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的拷问,其实是质问我们的教育是否有意义。在价值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呼吁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一个人认识生命的意义,珍视生命的可贵。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人的生命展现及发展的过程。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和对生命价值的实现是生活的本质和最终之意。教育作为人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是从属于生活的,而在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上,生活较之教育则更具有原生性的意义。生活本身具有教育价值。生活世界是教育的背景视域,是人最根本的生长家园;生活对生命的新起航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重视生活的教育意义能促使学校教育更好地联系生活,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人、发展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濮涛 《生物学教学》2006,31(11):21-22
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健康成长,而健康的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怀生命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整合生命教育的不同层次,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学习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下面谈一谈作者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体验生命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董德平 《中国德育》2014,(16):58-59
正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彰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教育是一项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充实生命内涵,拓展生命敬礼,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工程.教师的生命价值在于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用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的根本职责在于培养学校文化,这是时代赋予校长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11.
阐述学校教育评价强调的是教育价值的"增值"、即评价的最终目标在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现实的教育评价中仍存在着诸如模糊认知教育评价的价值和意义、漠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及无限放大的功利性取向等有悖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偏差。基于教育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是关注与提升人生命意义与生命感受过程的认识,提出教育评价应在努力建构教育评价双方的主体性价值需求、在极力"张扬"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彰显学生价值的舞台主张。  相似文献   

12.
李文生 《生活教育》2014,(22):93-94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反思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生命教育的元素整合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课程教学,校园氛围、家校合作等方面入手,构建着重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激发初中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3.
走向“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革,需要重新认识学校教育的价值,思考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我看来,价值是事物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价值,就是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教育对于人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而内在的价值,当代中国学校教育需要并且可能走向一种“关怀生命”的学校教育。以“价值”的眼光看待学校教育,则学校教育具有丰富的价值。1.从时间维度看,学校教育具有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如果将人的生命视为一段段碎片相连时,我们就会关注于断裂性的“现在”———人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发展得很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塑造学生的幸福人生,然而要成就学生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下简称心育教师)首先要让自己幸福起来,只有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才能让学生幸福起来.因此,关注心育教师的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机渗透“三生教育”的生命关怀、生存关怀与生活关怀理念有重要的意义且具备可行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三生”关怀的实现需要做到:1.树立现代健康观,关注学生身心和谐与全面健康;2.树立人本理念,强化生命意识,提升生命质量;3.加深文化蕴涵,为“生命意义”的培育开辟沃土;4.构建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创造,教育首先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教育必须关注生命,开发生命的内在价值,寻求生命的意义。教育要从人出发,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高效率的教育应该是源自学生对教师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感悟教育     
何江  肖云 《班主任》2006,(6):44-45
从教多年,感悟颇多,择其一二撰写成文,就教于大方. 一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8.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心理内在层面,回归人的生命本体,顺应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直指“生命的体悟”,以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为基本价值取向,认为“真正的教育智慧就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和对两者沟通的体悟的基础上。”重视在教育中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这是叶澜“新基础教育”的核心。我国较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上海市,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取向,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积累了十分有意义的经验,给全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根据学校教育主体的需要对学校教育价值的选择与追求的一种倾向性,即对学校培养什么样人的规定,它决定着学校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当前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着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意欲替代生存价值取向;生命价值取向“虚而待实”等主要问题.有鉴于此,“有意义生存”教育理念指导下确立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在统一兼顾偏移中选择学校教育价值等,是学校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发展是在交往中实现的.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交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细细地感悟、体验后才会真正内在于人.教育是最有交往价值的活动,应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发现、挖掘和提升.生活世界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要关注生活世界,为此,要重建教育观,重新定位学校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