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4,(28):60-61
康德《论教育学》于1803年问世,至今已整整200余年了。1776~1787年间,康德在其执教的柯尼斯堡大学开设的教育学讲座中先后四次主讲教育学,在康德逝世的前一年,他的学生林克整理了康德讲课的笔记,以《康德论教育学》的名称出版。 《论教育学》之前有两个中文译本,一个是在1925年由教育学家瞿菊农先生翻译,并收入王云五主编的《万有文库》中的《师范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另一个则是2001年台湾学者贾馥茗等人的合译本。相对以前两个依据英文版的转译本,这里推荐的译本是译者从德文版直接译出。  相似文献   

2.
论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作为一代思想泰斗,其理论不仅影响了他同时代的众多思想家,如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也影响了后来的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甚至一个世纪以后,仍掀起了一个新康德主义的哲学狂潮,像科恩、那托尔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等人,都是他的思想的继承者。本文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贡献。一从整体上看,康德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是由于他在大学的讲坛上以哲学家的身份讲授了教育学,以及他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康德的教育学说与洛克、  相似文献   

3.
试从康德的生平和其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土壤入手,分析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从人性论、认识论和道德论出发论证人类受教育的可能性、认识能力的能动性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康德的哲学教育思想为近代中国开展"德育"、"智育"、"美育"提供了哲学依据,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发表于1804年的《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赫尔巴特第一篇系统探讨教育的论文。他主要受康德的影响和激发,试图在此文中借助审美提出一种教育影响理论,以解决康德"如何通过强制来培养自由"的教育难题:教育者只有借助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才能通过无强制的强制去培养人的自由。赫尔巴特把这一思想在其两年后的《普通教育学》中加以系统化和深化。从《论对世界的审美展示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到《普通教育学》不仅显示了赫尔巴特教育学思想产生的"秘密"及其发展趋向,同时也体现了赫尔巴特从德国当时强调审美救赎的浪漫传统向西方"知识即道德"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教育学就是以哲学和教育学的内在关联为立足点,以实践哲学的基本内容来彰显教育学的本质.与其他教育学家不同的是,康德对"教育艺术"的内涵作出了奠基于判断力批判上的阐释,揭示了教育艺术中自由与强制的悖论,并最终指向天意教育中所蕴含的人的教育的终极旨归.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互融互生品质,就表明康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其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目前我国现有《教育学》的结构体系主要是从学校工作的角度划分为四个部分,即总论、教学论、教育论、管理论。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编写的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教育学大纲》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考试主要学习前三论。下面就前三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康德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学不厌,诲不倦”的教育者。本文首先介绍了康德其人,然后从《康德文化哲学》的启示中重点剖析了康德文化哲学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要  相似文献   

8.
袁小鹏,湖北浠水人。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教育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和考试理论研究。先后参与或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出版学术专著、主编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近年来出版教育学专著《论教育冲突》《教育多元主体论》和《学校主体性文化论纲》,主编、编撰大型教育类丛书黄冈教育神话。《教育多元主体论》一  相似文献   

9.
迈向智慧教育学——范梅南教育学思想探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为主要理论资源,探索了其智慧教育学思想。主要涉及如下方面:智慧教育学及其以儿童为中心的基本教育理念;建构智慧教育学的现象学方法;智慧教育学对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康德是伟大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康德那里,就教育学的性质而言,教育学是基于实践哲学的实践教育学,没有实践哲学作为根基,也就没有教育学的存在。这一实践教育学又在"理想"与"科学"之间。教育学是"理想",主要体现在康德基于人的所有向善禀赋的完全实现上,而这一实现又只能通过"类的教育"而不能通过"个别的教育",由此康德的教育学具有了一种世界主义的理想色彩。教育学是"科学",主要体现在康德对教育实验、教育方法论的强调,以及对机械的教育学说的批判当中。不过,康德的整全的"人性观"又使得他的"科学"不是严格的"实验科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一)     
一、简答顾1、列举5位对教育学创立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答(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洛克的(教育漫话); (3)卢梭的(爱弥儿》; (4)康德的(康德论教育》; (5)裴斯特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6)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答:(1)注重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博仔 《湖南教育》2004,(23):15-16
名家小资料 康德(1724-1804),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其《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名著,奠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使他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其教育思想主要收录在《康德论教育》中,对后世影响甚大。教育思想要点 培养道德理想王国的公民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保育 管束训导道德之陶冶 道德律儿童的纪律与自由 教育是一种艺术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对学习者获得全面和深刻的教育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中外有主要论述教学问题的《教育学》,全面系统和比较全面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哲学或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教育学》等。现代中国的一些《教育学》教材则存在心理学化和教学论化、理论化和学术化、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科学合理的《教育学》教材内容组成应该坚持基础性和全面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公共性和有特色相结合等标准和原则,概括阐述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处理好与心理学和教学论、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基础性与最新研究成果等关系,高度重视内容科学化和针对性研究,严格编写和编辑资质和程序等。  相似文献   

14.
丁毅超 《文教资料》2012,(15):60-61
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被分为四个部分,即论人类、论国家、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论黑暗的王国,现在研究霍布斯的学者习惯于强调他的机械论色彩,从而认为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是一种依附于自然科学的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的全面分析,进而领会其政治哲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孕育和发展深受生命哲学、精神科学、现象学、哲学人类学等哲学思想的影响。哲学家康德、狄尔泰、博尔诺夫等人在德国教育人类学成为一门专业研究领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继承了发端于20世纪初的精神科学教育学的衣钵,是精神科学教育学学派的一个分支,在20世纪70年代其影响达到巅峰,并对俄罗斯、荷兰、加拿大等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讨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批判中的康德道义论,来研究其在《荒凉山庄》中的体现。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时期这些小说的伦理观,该文选择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第一部社会全景式小说进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体现着康德道义论。该文试图探讨康德道义论,并研究其在《荒凉山庄》里是如何被体现的。首先,该文对康德道义论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分析女主角、以及那些在高潮情节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该文试图探讨出康德的道义论是如何在《荒凉山庄》里展现的。狄更斯在该小说中探讨了康德道义论,而且道义论的主要观点得到了显现。  相似文献   

17.
李嘉炜 《海外英语》2015,(3):171-172
该文通过讨论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道德批判中的康德道义论,来研究其在《荒凉山庄》中的体现。为了进一步探讨该时期这些小说的伦理观,该文选择了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第一部社会全景式小说进行讨论,小说中的人物体现着康德道义论。该文试图探讨康德道义论,并研究其在《荒凉山庄》里是如何被体现的。首先,该文对康德道义论进行讨论;然后,通过分析女主角、以及那些在高潮情节的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该文试图探讨出康德的道义论是如何在《荒凉山庄》里展现的。狄更斯在该小说中探讨了康德道义论,而且道义论的主要观点得到了显现。  相似文献   

18.
虽然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家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所倡导的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思想与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爱默生散文代表作《论自然》中超验主义哲学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可知,当时美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两个主要传播者托马斯·卡莱尔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对爱默生独特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应当在他们那里探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在爱默生处“变奏”的根源。这一“变奏”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赞科夫(1901一1977)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他一生的著述多达一百五十种,他的《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等书被苏联誉为教师必备书。他的不少书先后被苏、日、西德等十三个国家翻译。《和教师的谈话》一书目前已在我国翻译发行。赞科夫从1950年起就致力于研究普通教育,与凯洛夫长期合作,并参加了由凯洛夫领导的《教育学》编写工作。他之所以能在五十年代后期崛起,成为影响很大的教育改革家,一方面是得力于深悉凯洛夫教育思想体系陈旧过时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是鉴于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爆炸”,凯洛夫的教育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只是修修补补,不触动原来的教学论和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唐忠义 《现代教学》2008,(10):75-77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教育学巨著《大教学论》成书于1632年,是夸美纽斯最重要教育论著。正如作者在书中开篇所写的,此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它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