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西南各民族的文献只能在民间传播,官方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许多文献也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人们并不太了解西南各族中有多少种文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自20世纪初民族学传入中国后,中国民族学家开始深入边疆进行田野调查,调查中常常意外地发现一些文献,使许多民族和他们的文化逐渐为海内  相似文献   

2.
来自田野的报告——民族田野调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民族田野调查为基础,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方兴来艾的生态博物馆建设.也需要进行民族田野调查.以利于规划和论证。笔者结合民族服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从民族田野调查的选题确立、计划制定、资料分析、文物征集等方面探讨了民族田野调查方法在菲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民族文物的历史追溯民族文物学的形成,是与民族文物的搜集、收藏和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搜集、收藏和研究民族文物的历史,则是伴随着民族学的兴起而开始的。在早期的外国民族学家中,已有人注意到了民族文物的价值,并在实地考察中,极力搜集。德国的巴斯蒂安(A.Bastian,1826—1905)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人物。汉语的民族文物一词,是随着民族学的引进,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现代语词。一般认为,中国民族学的历史是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蔡元培的《说民族学》(1926年)  相似文献   

4.
文物的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等文博单位最基础的工作,这项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影响到馆内其它文物工作程序的进行,也影响到能否真正地贯彻执行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贯彻这个方针不单是古代文物工作的事情,根据现实情况,笔者认为,近现代文物的保护抢救问题之尖锐,总体上决不亚于古代文物,某些方面甚至大大超过后者,如文物的消失问题。近现代文物工作要想切实地达到保护、抢救的根本目的,有必要建立全方位征集文物的新观念并实施之。而要做到这点,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最关键的问题。 一、要全方位征集近现代文物  相似文献   

5.
基于线性历史观和类型学的主流展陈模式易造成考古和民俗展品去关联性、去脉络性的静默状态。借鉴民族考古学思路和方法,博物馆在展览策划中,可从当下社会和当地文化出发,采用考古文物和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同语境组合展示的方式,架构古今展品之间、展览和观众之间的关联,从而激活文物生命力,引发观众参与、思考和探讨;同时,为过去收藏今天,有针对性地对本地代表性族群文化开展田野调查和文化遗产征集。  相似文献   

6.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才能为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所以,文物征集工作做得好与坏,关系到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座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西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其宗旨是大力宣扬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中国西部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上辉煌的屯垦史,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军垦精神,因此,文物征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巍  刘丽 《兰台内外》2012,(4):25-25
一、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是民族学研究的需要。民族学是以民族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为民族学研究积淀了丰厚的沃土,奠定了民族学成为社会科学优久长远学科的基础。地方民族档案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中国地方民族学、民族文化等学科研究之需要,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物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民族文物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区域认同中的作用世纪之交,民族文物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区域认同中的作用日益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从多种角度同时展示民族文物自身及其文化现象时,借助多种学科的成果,运用科学的、比较的方法,开展整体的、综合的研究。国外人文社会科学界十分重视这种研究和思考的方法。原因是人类社会是复杂多样的,应该吸收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对同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求得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民族文物是民族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当它对民族群体文化作出说明时,需要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  相似文献   

9.
于学斌 《中国博物馆》2000,(4):70-73,45
对于民族文物存在形态的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只有掌握民族文物的存在形态,才能根据不同的存在形态采取不同的抢救和保护方法,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本人愿在这方面做一初步尝试,以期获得同仁的重视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民族文物的含义和存在形态关于民族文物的含义目前已有多人撰文对其进行阐释1。对此,我认为在定义上片面地抠字眼是没必要的。应该说凡是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化显现均是民族文物,凡文物均是民族的,凡民族均有文物。由于民族是发展的,文化是不断进步的,因此民族又分为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加快抢救民族文物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我国的民族文物工作的一些思考。一民族文物的特点什么是民族文物?目前争论较多。笔者认为,民族文物是文物的一部分,而且是主要的部分。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各民族所创造的、具有一定民族文化信息、又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物。具体说来,民族文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自古而今的民族文物,后者指清代以来的或近代民族文物,我们所说的抢救民族文物,主要指后者,因为这块民族文物处于几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