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居大娘再也不愁眉苦脸了,因为她如今喊儿子比儿子小时候喊回来吃饭还容易。比儿子小时候喊回来吃饭还容易。大娘进门没半年就守寡了,含辛茹苦地把遗腹子养大。儿子也真争气,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省城工作。结了婚,成了家,不逢节假日,三月五月也顾不得回来一趟。这一来,和儿子相依为命二十几年的大娘成天愁眉苦脸了。问她咋啦,她不语;问她病啦,她摇头。几个月未过,大娘人瘦了一圈,老了许多。儿子假日回来一看,以为大娘得了大病,要带她到大医院检查一下,大娘不肯,自言自语地说:“你要是长不大多好。你出去玩,我做好饭,…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读《少年文摘》,她赋予我太多的感情,太多的道理,太多的体验,我对她报以无限的感激。《少年文摘》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哲理和体验结合的书,她与少年读者简直是“金童玉女”—一对黄金搭档。虽然我从未体验过美好的国外留学生活,但刊中同龄人的经历激励了我少年澎湃的心,我以  相似文献   

3.
<正>打我记事起,姥姥就住在我们家。这在我们农村很少见,农村里都是儿子养老,如果老人不住在儿子家,是要被人耻笑的。姥姥有两个儿子,但是姥姥只喜欢住我们家。爸爸妈妈常说:“谁都有老那天,喜欢就住着,多一副碗筷的事。”妈妈是家里的老大,她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们都已经成家。但是姥姥谁家也不去,她觉得我家才是她的家。  相似文献   

4.
永远有多远     
房砚是一个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很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同自己少年时代所喜爱的读物《少年文艺》——也就是我们,“接上了头”。当得知《少年文艺》上设置有“海外”栏目时,她主动揽下了一项重活——采写小小年纪独在异乡求学的小留学生们。“我的想法是.找几种不同类型的留学生,以他们的成长为主线,尽量客观全面地向国内的读者介绍当今小留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房砚上大学时的专业是金融,目前从事的也是金融财务工作,但是她对这一份额外的“工作”很感兴趣。这真是很难得,文理兼修不说,光是她对《少年文艺》的这一份热心,就足以让我们“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呵呵。  相似文献   

5.
Cindv的全名是Cynthia Ross Friedman,她是加拿大一所大学的“美女教授”。虽然我和她从未谋面,但从我们网络相识到现在,我们的科研合作一直都很顺利,我很感激她给我的帮助和启发。有时候我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这些感受,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写写我和她之间的科研故事……  相似文献   

6.
“太空少年”诞生啦 前年9月的一天,我放学一回到家,妈妈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她在网上看到一则面向全国选拔“中关太空少年计划”的“太空少年”的启事,她知道我一直是太空迷,所以极力鼓励我参加这次选拔赛。  相似文献   

7.
小公主     
“小公主”是我的女儿晨晨。她今年9岁。像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一样,在家里我们很少要她做事情,所以我有时怀疑她连从饮水机里给自己倒水都不会。那一天,我病了,发高热,而丈夫又出差不在家,我坚持着把她从学校接回家。到了家,我对她说:“晨晨,妈妈今天生病了,马上要上床休息,有许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做了。你能自己弄晚饭,洗澡,然后上床睡觉吗?”“没有问题。”她答道,似乎这些事情她驾轻就熟,根本不在话下。我想,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到她真的动起手来不知要碰到多少困难呢。我上了床,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我醒来时,发现额头上放着一块凉毛…  相似文献   

8.
两个保姆     
在儿时的记忆中 ,我们家曾来过两个保姆。第一个保姆来的时候 ,我刚上小学 ,读一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回到家中 ,看见妈妈正在教一个年轻的姑娘清理鸡笼。我疑惑地问妈妈 :“怎么叫客人干活 ?”妈妈笑了笑 ,没答话。姐姐悄悄告诉我 :“她是我们家请来的保姆”。“保姆”这个词头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具体意思 ,但是我知道保姆是来照料我们的。我们喊保姆叫“文文姐姐”。她可能是初次当保姆 ,拖地、生炉子都不会。不过她还算聪明 ,不论干什么 ,一学就会了。她很腼腆 ,干活时不声不响 ,休息时 ,就看看电视 ,看看书 ,有时还独…  相似文献   

9.
一件趣事     
《“文革”中的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63年12月我的女儿小东出生后,我和她的妈妈就观察她每天的进步,并开始记她的日记。这日记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我们准备等小东自己会记日记之后,由她接着写,成为她的终生日记。在一个很普通的笔记本上记了两年半之后,“文化大革命”就来了。我这个“黑帮”的家是一定会被“抄”的。不过我想,这本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日记没有必要秘藏起来。一天,抄家的人来了,  相似文献   

10.
表弟     
表弟今年六岁,长得十分漂亮。红扑扑的小脸蛋儿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再加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显得非常可爱。妈妈说他聪明,因为他已经会算30以内的加减法了,不过我还是觉得他有点儿“傻”。有一次,大娘正要睡午觉,表弟穿着大娘的鞋子神气地到处跑。大娘喊:“快把鞋还我,我要看电视!”表弟说:“你就先穿我的鞋子吧。为什么我能穿你的鞋子,你就不能穿我的鞋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个六岁的孩子竟说出这么傻的话来。回家后,我给妈妈讲了这件事。妈妈说:“表弟不是不懂,他是在说俏皮话呢。”点评: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意思,最后两段有点儿说…  相似文献   

11.
仓鼠与爱心     
来瑞典留学,我在一位瑞典大娘的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娘的家是一幢两层楼的别墅,使用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坐落在一群被树木环抱着的丘陵边上。邻居们的住宅也都是别墅。大娘有一个小孙女儿4岁多,和我挺友好,长得也很漂亮。她有着一张圆圆的脸,一双大大的蓝眼睛,一头金色的、带着自然卷的头发,看上去真是一个活的大洋娃娃。她有很多的宝贝,其中的两个——两只浩白的小仓鼠——是她最喜欢的。这两只宠物养在一个大的笼子内,置丁家里宽敞、文雅的客厅一角。小仓鼠可真受大娘孙女儿的宠爱,每天她都会轮着把它们拿出来,捧在手里抚摩,  相似文献   

12.
爱,很简单     
小时候,去唤二伯家的融融一块儿上学,不巧,她不在。我正下台阶,听见二伯说:“妮儿,先别忙了,我兜里装着刚摘的甜枣儿,你吃。”我以为对我说呢,正要搭话,就听到融融娘的答应声:“哦,成啊,等我放着给孩子吃。”我好生惊奇,回家一五一十地给娘学舌“:娘,二伯唤俺大娘妮儿呢,还给俺大娘摘甜枣子吃。”娘说:“那是好,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好。”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女生很多,其中有一个是 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 说心里话。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在很大 程度上,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烦恼,甚至 于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都是相同的。她 经常帮助我,我很感激她,很在意她,很 喜欢她。我也喜欢帮助她,总是想找机 会跟她聊天。我发现和她在一起真的很 开心,不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想着她,总 盼望和她在一起。最近有的同学在背后  相似文献   

14.
李玲 《今日中学生》2023,(Z4):73-74
<正>一次,我和一些少年讨论有关“进步动力”的话题。出乎意料的是,不少少年表示,他们会把“我想超过某某某”当作自己进步的动力。比如小A讲道:“说实话,我很嫉妒我的同桌,她长得漂亮、学习好,老师也很喜欢她。每当我看到老师向她投去欣赏的目光,心里就会不舒服。所以我暗自发誓,要好好学习,再苦再累都要坚持……”  相似文献   

15.
<正>我很感激她的“一番苦心”,不过我并未打算就此事向她言明谢意。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她的“秘密”。长大后,我对“秘密”一词有了新的定义。最初以为除我外无人知晓的才是秘密,后来与朋友分享秘密,又感觉被他人保守的秘密更奇妙,那是我们关系好的证明。很久之后才明白,还有一种秘密未经沟通便完成传递,双方都不说破却又心知肚明——那是一种无比珍贵的尊重、信任与默契。  相似文献   

16.
味道     
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谈论着自己最想去的地方。“美国”、“澳大利亚”,呼声此起彼伏。问及方方,得到的却是“我最想去爷爷家”的回答。一句并不响亮但坚定无比的话语霎时间冻结了大家热烈讨论的气氛,大家都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看着方方。“我们在讨论最想去的地方。”有人提醒方方。方方很认真地答道:“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爷爷家。”“你爷爷家在美国吗?”又有人同她开起了玩笑。“不。”说完这一个字后,方方就不再开口。这个其貌不扬但语出惊人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在大家热烈讨论时她的话不多,但她却特别喜欢说“爷爷家”这…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是一个教师之家。我姥爷是教师,我妈妈是教师,一个月前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了一名“教师”。我的“学生”很特别,她是一名来自加拿大的教师,叫Helen,和我妈妈在一个学校工作。她说想学汉语,妈妈就介绍我教她,同时也想给我创造一个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当妈妈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马上见到我这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先来看两段人物描写:1.我的妹妹长得很胖,眼睛很大。她很顽皮,常常跟我捣蛋,所以我叫她“捣蛋鬼”。2.我的妹妹很可爱,胖嘟嘟的红脸蛋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她很淘气,常常把我的东西偷偷藏起来,害我找得要命。当她那两颗黑珍珠似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又要出鬼点子了。这不,晚上放学回家,我刚进门,身后“喵”的一声,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便从我的眼前一闪而过。我吓了一跳,以为是隔壁林阿婆家的黑猫,谁知面前却出现了亮着一口白牙、坏坏笑着的妹妹。唉,这个“小捣蛋鬼”哟!大家想想看,这上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吗?显然,…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天,一个女同事突然问我:“张哥,你家孩子和你关系怎么样啊?”她说她的孩子一天到晚与她爱人因琐事争吵得不可开交,俩人常常是不欢而散,她在夹缝中左右为难,更让她苦恼的是还不能得罪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告诉她:“我和我们家孩子相处得还可以。”我们父女几乎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相看两不厌呢。就拿前几天来说吧,她特意让我去接她放学,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原先这些都是爱人的工作,说实话她主动让我去接她,这还是第一次呢!我上班的单位离她的学校有点远,  相似文献   

20.
看生命     
深秋的瑟瑟冷风里我看到一个乡下老奶奶正蹲在菜市拐角焦急地看着行人,她的脚边放着两个箩筐,箩筐里摆满了红而皱了皮的柿子。看见我走过,老人一双浑浊而感激的眼睛瞅着我说:“姑娘,别看我的柿子皱了皮,可好吃了。真正是自己在树上熟透的,不大好看,可吃了就知道真的很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