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什么要把治学作为记者的起点呢? 1、从记者工作的特性说起记者活动领域开阔,是不受条条块块的局限的。他今天在这个条条上看看,明天到那个块块上走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报刊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部长、一个省长的活动领域都开阔。省报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厅长、一个专员的活动领域都开阔。县报记者的活动领域,比一个科长、一个乡长的活动领域都开阔。记者到处看、走、说——用笔“说”,是记者工作的特性——用审视的目光看待一切,特别是新出现的事物——决定的。一事当前,这个审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一个思想和观点交锋的领域,是一个行吟歌者与心灵斗士共生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涌现出许多歌者和斗士,他们用自己的作品推动着时代的发展。尚德琪便是其中突出的一个。作为甘肃日报新闻部主任、一个并非科班出身的准新闻人,多年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研究——既是一个能够让你仰望星空而充满神圣感、拷问良知而激动不已的领域,同时又是一个能够让你感知种种历史因素以及种种利益关系的错综交织而又必须理性、冷静面对复杂现实生活的领域;既是一个能够让你必须有勇气、有能力明确判断出是与非的领域,同时又是一个能够让你必须基于现实状况、按照可行性原则提出社会成本相对较小的建设性方案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面向知识处理的领域本体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体是关于领域概念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精确描述。本文给出面向知识处理的领域本体模型及其描述语言。一个本体由实例、类、属性、关系和类间关系等元素组成。在给出领域知识本体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框架的领域知识本体表示语言、三层组织结构以及本体的公理体系。在领域本体的驱动下,以数学家知识获取为例给出一种面向领域的知识获取方法,并给出领域知识语义正确性检查的方法。最后介绍一个领域本体管理和知识获取工具。  相似文献   

5.
岳亮  刘亮 《兰台世界》2012,(10):36-38
"公共领域"是德国思想家尤根·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概念。通过对欧洲历史上的咖啡馆、沙龙、报纸和杂志等公共场所的考察,哈贝马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  相似文献   

6.
黄尚建 《新闻前哨》2010,(10):65-67
当前,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竞争,围绕着内容和渠道这两个核心,已经实质性地分解成多个板块、多个领域,譬如频道和节目、新媒体、网络、其它相关领域的经营等等,每一个板块,每一个领域都至关重要,共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和一个台的竞争实力。2009年电视业界令人记忆犹新的事件有很多,特别值得提及和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发言人的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具备良好的素养是一个新闻发言人从事发言职业的必然要求。一个新闻发言人所要具备的素养很多,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或者专门领域的发言人必须具备该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不说外行话,才能不被假象忽悠,然后再忽悠别人。一个行业或专门领域的发言人,如果能够同时成为这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其发言效果和发言的公信力必然优于非专业发言人。  相似文献   

8.
2007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LHC试验的启动对于粒子物理领域和整个科学界都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这将是改革粒子物理领域出版机制,确保最广泛、有效地传播本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一个宝贵机会。  相似文献   

9.
电视是当今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传媒,电视节目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文化消费品种。这种消费品种已经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以至于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层、哪一个年龄段人群能离开电视,整个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经济、教育等一切领域都离不开电视。一个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各方面因素的和谐共生、共同参与,其中大众传媒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它的强力影响已渗透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起着桥梁和催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公共领域的主要依托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介于公共权力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中间地带,公民在其间参与公共事务,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两者进行调停的领域。①哈贝马斯说,“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②阐明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得以…  相似文献   

11.
清末有限政治自由与中国早期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平 《新闻界》2005,(5):50-52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以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主要是以法国、英国和德国为背景,从中抽象出来的一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经验理想类型(Ideatype),他认为,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是一个公众们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它形成了政治权威重要的合法性基础.“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也就是说,公共领域为具有理性精神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公共事务的论坛,这种讨论往往就形成公共舆论。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是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著名概念,是指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可以自行监督的领域,在这种公共领域中,民意得以形成。哈贝马斯进而论述了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从18世纪的产生到20世纪的消亡过程,而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大众媒介“日趋被意识形态操纵”。尽管该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诸多的争议和质疑,但笔者认为,至少,公共领域将传媒的影响力和民众的力量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中的民主潜力提供了必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也作公共空间,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民主政治理念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公共领域意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众对公共权威、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可以形成某种公共意见。随着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凭借其在空间上的延展广度和传播中的易受性,拥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市民可以自由表达与沟通意见,以形成民意与共识。它是介于私人领域和个体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共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呢发端于古希腊城邦广场,历经文艺沙龙、咖啡屋和书友会等近代公共领域,发展到资产阶级代表型公共领域的兴盛时期,最后在现代商业运作下日趋衰落。  相似文献   

15.
选择CNK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计算机统计分析技术、词频分析方法、共词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等对文献编目领域的历史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绘制文献数量分布图、文献期刊分布图、作者合著网络,挖掘当前文献编目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水平、高影响力作者及合作情况、研究概况等信息,以期让读者对国内文献编目领域的研究趋势、研究力量的分布、领域合作情况、研究概况有一个直观、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指引。  相似文献   

16.
网络所提供的公共空间使受众主体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和膨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从而为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类似于“公共空间”的领域,或者说形成了一个比较开放的、自由的“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写、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863计划”成果推广指南》系统地介绍了整个“863计划”的历史、现在与将来,内容涉及到“863计划”的七个高技术领域及一个专题,即:生物技术领域、航天技术领域、信息技术领域、激光技术领域、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专"是编辑创新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这依然是一个十分突出和重要的话题。编辑创新素质的前提是对各种知识的掌握,能做到既博又专,且博中求专。所谓博,就是在一个相对广泛的领域内有比较广泛的知识;所谓专,就是在一个相对窄的领域里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的博,就是在这个领域中编辑的专。编辑只有在业务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对某一学科领域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不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还能把握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才能在编辑工作中培养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素质,这一点尤为重要。在这里,我…  相似文献   

19.
<正>茶馆,或称茶社、茶肆、茶铺、茶楼、茶园,是一个介于私人领域和国家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一种社会公共领域。民国时期,昆明茶馆数量急剧增加,成为昆明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缩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从上层精英到下层民众,从知识分子到体力劳工,从富人到穷人……都可以在茶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和生活方式。同时,茶馆也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活动的舞台,在茶馆里,不只是喝茶、闲聊,你可以听评书、听清唱、看戏,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个受到忽视的重要领域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考古报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考古是以古代实物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又是近代出现的一门崭新的科学学科。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我国古代文明为世界所瞩目。近四十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