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常用词语,常以“××活动”的形式频繁出现。然而,当“活动”作为背景词广泛使用后,其丰富的内涵也变得逐渐模糊起来。经过对其概念史的梳理,可以发现“活动”概念的内涵演变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在概念兴起时,“活动”是儿童通向自然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概念发展过程中,“活动”成为儿童内在天性展现的方式;在概念变迁过后,“活动”又转变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当概念日常化后,“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常用词语,成为幼儿园各项教育内容的通称。“活动”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将帮助澄明当下对“活动”概念的误用和滥用现象,如“活动”并非背景性词语、以“××活动”命名并非就是真正的“活动”、“活动”与“教学”的区别、“活动”并不等同于“做”等。基于此,我们需谨慎使用“活动”这个概念,并认识到延续“活动”精神的重要性,进而继续深入探究“活动”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校的外语教学流程和经验总结的“活动一交往”模式,借鉴了西方的“交际理论”,强调了“交往三向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和“活动双层性”(即学校和社会的两大活动板块)的特色,并将教育的舞台从“小课堂”推向“大社会”,其中“活动”是栽体和途径,“交往”既是手段,更是目标。实践证明:“活动-交往”模式的运用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对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课外语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课外语文活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的内容相当广泛,形式多种多样,又各有特点。课外语文活动,一般是指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的活动,包括“认”、“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凡是有助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活动,都带有语文活动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黄伟根  盛建国 《物理教师》2004,25(7):17-17,20
对江苏科技版初中物理教材(下称“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已有几个月了,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新教材中“活动”多,强调学生参与动手的内容多,许多课都是从“活动”引入,以“活动”为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开展教学的.显然,“活动”已经成为新教材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可以这样说,“活动”内容的教学是新教材体现课  相似文献   

5.
温德峰 《现代语文》2005,(2):64-66,69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是山东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基本编写理念。以话题形式组织单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中心调整单元内容,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设计“学习活动”,是山东人民版教科书的突出特点。相对于传统教科书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学习活动”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个性的解放,是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创造性地实施教材中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教材编者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本文拟结合执教第一模块的实践,谈一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一些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活动理论正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要解决活动课程、活动教学以及儿童创造性发展等问题就离不开对活动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一、活动的含义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从哲学层次看,人的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能动地与外界物质客体和其它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社会和历史的现实。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①。人的本质是活动的,人必须通过活动来弥补自身的“未确定性”和本能的匮乏性;人是通过活动建筑自己的“世界”的;人是通过活动沟通“现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姜平 《湖南教育》2003,(4):35-35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设置的必修课程,它以活动开展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判断综合实践活动效果如何,要通过对课程的科学评价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不是外在于教与学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指…  相似文献   

8.
邬方柱 《湖北教育》2006,(10):18-20
今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引导”和“特别”两个词语中,我们领悟到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的“教育方法”和“特别的教育对象”。,对小学生开展“八荣八耻”教育活动,必须依据小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以系列有序、持续推进的教育思路,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从内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文学理论把自己的研究对象认定为“文学”或“文学现象”,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文学活动论”,认为文学理论 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学活动”,但是人们对“文学活动”的认识却又是偏狭的。该文从文学活动观的历史嬗变入手,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考察,提出了一种全面而科学的文学活动观念。  相似文献   

10.
<正>“跳蚤市场”活动出现“买卖风波”,屡见不鲜,从笔者的实践看,与其被动解决矛盾,不如将工作前置,这样可以避免“风波”的出现,优化学生的体验,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这项活动的育人功能。一、“义”“利”并行,给“义卖”以心灵的感召“跳蚤市场”尽管是儿童“经济活动”,但是它属于义卖范畴。这是它有别于一般经济活动的特性。所谓的“义”,就是此项活动是一种带有“亲社会性”色彩的公益活动,相较于单纯强调“利”,这里的“义”更多地体现出活动过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彬 《今日教育》2006,(8):18-18,20
几年来,我园先后开展了“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全园性操作活动”、“联合角色游戏活动”“快乐十分钟”、“科技活动月活动”、“幼儿才艺展示”、“宝宝艺术节”等全园性创造活动,使幼儿园成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又做又玩、又看又讲、边歌边舞、手脑并用,从而做到在活动中学习,活动中求进步,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发展幼儿的初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郑勇 《教师》2012,(4):86-86
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新教材区别于老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设了“活动”和“阅读”栏目,尤以“活动”贯穿于课本的每一个章节,仅高中地理必修的“活动”就多达66处,平均每章超过16处,每节超过4处,这种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的形式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思维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活动”的功能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新问题。笔者就“活动”的处理和注意点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本地区开展“燎原之冬”活动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燎原之冬”活动的三点作法,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坚持“三实”原则,加强四级教育网络建设。对开展“燎原之冬”活动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读”湖北沙市第一小学杨东山所谓“读”,实际上是眼、口、耳、脑协调进行的活动,绝不仅仅是“口”的活动,通常说的“口诵心惟”包含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必须做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这样的“读”,才能通过文字再现画面,进入意境,领会文章...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全自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将“课外活动”列人语文教学内容中,认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和“语文课堂是相辅相成的”,这是一种突破。但同时找们也进一步地思考:课内是否也应有语文活动,如何开展?因为我们知道,“课外语文活动”往往是某些有专长学生的天地,注重的是少数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只有课内外语文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全面提高又获得个性的发展。而且,我们的“活动”的“活”是“灵活、活泼”之“活”,“动”是“机动、主动”的“动”。所以,语文教学只有在灵活主动的活动中才能发展学生智…  相似文献   

16.
队会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充分关注育人实效。在日常队会课“活动任务”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顾此失彼“白活动”、喧宾夺主“假活动”及以点代面“零活动”,从而导致少先队员在队会课学习中目的不明、体验不足,直接影响学习成效。本文通过处理好“目标”和“活动”、“主角”和“配角”、“个体”与“全体”的关系,对一些问题进行纠偏,以提升队会课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7.
《青海教育》2009,(6):12-13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乐都县教育局紧紧围绕“我为教育塑形象、我为学校增光彩”的活动主题,在全系统积极开展“六查”“三爱”“三评”师德教育月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张奇 《江西教育》2023,(19):7-8
把信息技术与幼儿活动相结合,既能提升幼儿的活动水平与质量,也能提升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之“力”,激发幼儿活动之“趣”,启迪幼儿活动之“思”,引领幼儿活动之“探”。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相应的问题能力,为此笔者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发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就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先要树立学生  相似文献   

20.
杜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解是“连续阶段论”,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沿着“从生活到学科,再从学科到生活”的线索对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了纵向组织,使之“螺旋式上升”。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或年级。杜威都把“直接源自社会生活的主动作业”、“发展科学方法和概念的实验活动”、“社会生活的起源、发展及其背景的实验活动”、“发展交往和表达技能的实验活动”这四类研究性学习活动横向地组织为一个整体,以同时地关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类文明的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