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忻州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型产业的“挤出效应”,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经济波动、生态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等,产业转型是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首先对忻州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结构、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和能源消耗等角度进行了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规为指导,结合国内外资源型地区转型趋势,研究提出了适合忻州实际的转型发展对策建议,可为忻州市转型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以资源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甘肃省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的判断分析,指出甘肃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在产业结构、水资源、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挑战与困难,并根据转型的困难以及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分别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丰裕型城市和资源型城镇或矿区三种类型,提出了具体的转型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离不开金融支持,本人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产业锁定、金融锁定,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问题,并提出了设立转型发展基金、加强政府与金融机构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溪资源型产业如何实现"华丽的转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溪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老工业基地,以循环经济为视角,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是本溪市资源型产业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本文通过梳理本溪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资源枯竭与环境问题、经济问题、三次产业问题,依托本溪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完善的基础建设等,阐述了本溪市资源型产业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许多城市属于煤炭资源型城市,煤炭开采产业占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减少,经济衰退、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必然会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走向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转型。淮北市作为皖北地区最大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是安徽省煤炭资源城市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淮北市以食品工业为转型突破口,取得了较为良好转型成果,但也存在不能忽视的发展问题,本文立足淮北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对淮北市的产业发展转型中存在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鞍山产业结构是在"产业锁定"和"资源锁定"路径影响下形成的.本文分析了鞍山市产业结构演变经历的资源型产业初步形成、钢铁产业畸形膨胀、国有制钢铁产业主导 、钢铁产业逐渐衰退、产业结构逐渐完善五个阶段,其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空间 、产业、资源和历史四个锁定特征,主要是资源转型动力、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和资源型城市发展周期的影响所致.在新常态下,鞍山需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整体素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等路径,解决鞍山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的矛盾,推动鞍山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作为一个世界性城市经济发展的难题普遍存在。而目前国内外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定位研究还不系统,笔者在以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可持缀发展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府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角色定位理论。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并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本文论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途径:开发资源型产业遗存物,提高旅游地可进入性,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培养人才,加大营销力度,并进一步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源型城市由于“粗放式”发展和资源浪费,逐渐面临资源枯竭和转型发展问题。资源型城市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不能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依托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铜陵市探索出一条“以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两大部类循环、以城市超脑创新补充政府服务建设”的转型发展道路,可为其它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调查,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转型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表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安阳市目前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目前影响安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本着实现安阳市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重分析安阳市旅游业的发展方向,科学地提出了安阳市旅游业开发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旅游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实现城市旅游的"共生"和"双赢",就需要了解竞争规则,掌握竞争技巧,采取科学的竞争策略.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选取13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系统,将每个城市视为系统中的一个生态元,每个城市在整个旅游系统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视为系统中的生态位,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新视角来探讨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游憩商业区是打造现代城市形象、建设宜居宜商宜游城市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城市旅游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阐述城市游憩商业区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以福州为例,分析了福州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特别是在游憩商业区发展要素上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福州城市游憩商业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从优化业态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增强文化体验、加强公共服务系统软硬件开发建设、完善游憩产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福州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是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点问题。海南建省20年以来,旅游空间结构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到海口“单极独秀”的非均衡阶段,再到三亚、海口南北两极,交相辉映的多核非均衡阶段,逐步形成了旅游业东部发达、西部落后、中部塌陷的局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海南省旅游空间结构的策略:建设东部旅游产业集群、西部旅游增长极,然后南北带动、东西推进建设中部“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阜新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资源枯竭形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为了探讨阜新市旅游业的发展策略问题,通过采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阜新市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阜新市旅游发展战略和主要对策,目的在于发挥旅游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促进阜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衡量近十年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以及各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本文运用Theil指数评价了2000年———2011年期间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发展状况,分析了空间发展分异演变轨迹,结论为:河南省入境旅游从2000年以来,各市间差异虽然在逐渐缩小,但各地市间差异数TP值仍然很大,市间差异显著;总体差异表现在区间差异TWR和区域内部差异TBR都比较明显,区域内部差异略高于区间差异;从区域内部差异TWR值来看,其他地市区域内部差异贡献率较低,中原城市群地带内差异贡献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焦作和开封四个城市,且由于新乡、漯河、济源、许昌和平顶山的入境旅游发展落后,中原城市群作为整体的强势实力没有得到体现。可见,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入境旅游差距较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中原城市群在入境旅游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引领、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整合区域旅游发展要素促进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正处在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要在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呆取创新区域合作机制、优化旅游空间结构、依靠产业聚集发展、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具体战略,促进区域旅游政策、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一体化.最终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完全无障碍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18.
工业旅游是城市旅游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工业旅游是城市旅游的生力军,本文分析了工业旅游在城市旅游中的地位,并根据山东省工业旅游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推进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整合武汉城市圈区域内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共同市场,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一体化,是武汉等9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分析石棉县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棉县旅游的主题及形象,制定了旅游区划分与开发的五个原则,结合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旅游空间布局.根据石棉县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分布特点将其分成七个旅游功能区,并对每个功能区的开发内容与形式做出了详细的安排.对山地滨水中小城市旅游功能区划与开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