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莉 《海外英语》2023,(23):82-85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多方面。歧义句的加工研究能验证语言加工机制,促进语言学习。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研究使得学习者关注母语引发歧义的同时更加注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子加工机制,以此调整句法结构来促进语言理解。研究发现,母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和二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句法结构、工作记忆容量和语义关联性等都会影响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2.
句法歧义,是指句子的结构可以作不同的语法分析即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因此,研究句法歧义就是研究句子中词语的搭配问题。句法歧义的存在反映了语言自身结构上的缺陷。本文从下几个方面对英汉句法歧义现象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谈英语语言的歧义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华芳 《文教资料》2006,(36):180-182
英语语言使用中,常见有词法歧义和句法歧义。词法歧义一般是由于词的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句法歧义一般是由于句子结构的含混引起的,分表层结构歧义和深层结构歧义。本文就英语语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歧义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对语言层次的理解 ,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性质、内在特征及其句法规律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而语言的理解必然涉及词汇与句子等结构层面 ,也涉及语义方面的词汇歧义、词组歧义和句法歧义。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翻译是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歧义的诱发因素大致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传统的歧义研究多是对引起歧义的语言因素的探讨。近年来的歧义研究日益凸显出非语言因素是歧义的重要诱因。然而对非语言因素的研究还很薄弱,虽偶有学者提及,但论述零散而不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心理词汇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来分析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的成因;从语境理论中的非语言因素视角来探讨动态交际中歧义的产生,以便能更好地认识和对待歧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语法歧义是一种较常见的语言使用现象。研究歧义有助于理解句子结构,尤其是深层结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歧义的创新意识,本针对英语句法的歧义结构、形成原因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从而探讨如何利用语言歧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 “歧义”现象是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在我国,人们对“歧义”现象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然而,真正对它作系统的、独立的研究却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这十多年来,“歧义”研究跨上了两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对“句法里的歧义现象”的研究,朱德照先生的《汉语句法里的歧义现象》(1980)是代表作;第二级台阶是对“语境中的歧义现象”的研究,徐思益先生的《在一定语境中产生的歧义现象》(1985)是代表作。这两种研究从深度和广度方面探索着语言“歧义”的奥秘。但是,随着“句法歧义”研究的展开和“语境歧义”概念的提出,“歧义”研究中“扩充地盘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端扩展到“语义”领地,“讲歧义时,笼统也是歧义,模糊也是歧义”一端扩张到语用领域,讲歧义对,费解也是“歧义”,曲解也是“歧义”。  相似文献   

8.
歧义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常见现象,歧义的发生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其中以句法歧义最为典型。歧义的消除也有多种手段,韵律特征便是其中之一。文章讨论的是如何运用韵律特征进行歧义消除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语言复杂性的一个突出体现是歧义,语言的歧义在词汇、句法、语用等不同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表现形式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层面上的歧义,也都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心理学和语言学对歧义现象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于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语言研究表明:语言具有共性。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因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结构歧义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本文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部分分析方法对英汉结构歧义句所反映的共性进行探讨,从而为证实语言共性的存在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认知英语结构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具体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等。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着手,对结构歧义进行分化认知,以加深我们对英语结构复杂性、精细性的理解,同时为掌握句法结构的分析方法和进行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歧义格式是能生成歧义实例的抽象句法格式,歧义实例即通常所说的歧义结构,指含有多个认知意义的具体句法结构。歧义格式按其结构项可分为含常项歧义格式和不含常项歧义格式,按变项的类别可以分为词类变项歧义格式和句法成分类变项歧义格式,按歧义源的类别可分为成分源歧义格式和关系源歧义格式,按照单义式之间句法语义关系的异同可分为内部歧义格式和外部歧义格式,按照生产歧义实例的能力可分为强势歧义格式、弱势歧义格式和临界歧义格式。  相似文献   

13.
无意性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是由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引起的。这种歧义在语言交际中很容易造成误解。将其与交际教学结合起来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歧义现象是汉语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少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的角度对其作了分析,本文着重分析语义结构引起的歧义,探讨语义结构歧义形成的基础及其表现形式,以便语言中歧义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的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产生歧义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从句法结构层面举例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希望能帮助英语初学者有意识地避免由于句法结构产生的歧义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际误解,使他们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表达得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英语句法结构中的歧义和指人与省略的内涵是语音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借鉴近10年来西方语言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了句法结构上的局部歧义性及前指替代和省略内涵的判定的分析方法,即从句法结构上的表面特征、上下的提供的语法信息和背景知识及跨化差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确定二义性、指代和省略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句法结构体的意义由词语的意义和句法结构形成的意义共同构成,其意义较为灵活,它随句法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对有歧义的句法结构所存在的歧义情况的认知,反映在激活速度和抑制程度上,它们由认知难度决定,其基本规律是,歧义的认知激活速度与认知难度成反比,抑制度与认知难度成正比。认知消解歧义的能力除与认知者本身的语言能力有关外,还与句法结构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论英语中歧义的产生、表现形式和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歧义是语言本身一种内在的现象,它的产生与语符系统、心理联想和文化语境等密切相关,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歧义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并在许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句法歧义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认知语境是句法歧义的重要制约因素,构成语义理解的基础,可以帮助确定歧义结构的意义,使其理解更为准确,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英语歧义作过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从句法结构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的。我们更倾向于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歧义。语义因素是歧义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语境也是歧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歧义是语言交际的绊脚石,但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歧义,也能收到节奏和谐、生动形象、含蓄幽默、揶揄讽刺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