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2.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种类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3.
1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遗传特点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分为细胞核遗传病和细胞质遗传病两大类,细胞核遗传病常常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等(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王爱民 《生物学教学》2003,28(12):49-50
人类遗传病图谱是调查和分析家族遗传病的一种重要记录形式。遗传病图谱的分析也是考查学生遗传学知识应用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好的图表题型 ,既能体现思维的严密性 ,又能体现思维的灵活性。许多学生对人类遗传病图谱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感到有点捉摸不定 ,本文就人类遗传病图谱的遗传方式判断方法提供借鉴。1 确切地知道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全部遗传方式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是受单基因控制的 ,按基因的作用特性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和隐性分别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组合起来 ,常见人类遗传…  相似文献   

5.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一、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判断显性遗传的特点:显性遗传是连续遗传,如多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A控制的,如果双亲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中有一半患多指(基因型 Aa),另一半正常(基因型为aa)如果一方是多指(基因型为 AA),另一方正常(基因型为 aa),则子一代全部患多指(基因型为Aa);如果子一代中多指(基因型为 Aa)与…  相似文献   

6.
<正> 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是解答许多遗传题目的基础,只有正确判断其遗传方式,才能正确推断个体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某种婚配方式下子代中特定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下面,笔者就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规律总结如下:1 伴 X 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1.1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女性患者(X~bX~b)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X~bY),可总结为"母病必传子,女病父必病"。如果没有这个特点,即如果母亲有病却有正常的儿子或女  相似文献   

7.
生物教学中常用遗传病系谱图来综合反映或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学生较难根据遗传系谱图快速地判定遗传类型,从而影响对有关问题的解决。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主要有6种类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简称常隐、常显、X隐、X显、伴Y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笔者对单基因遗传病类型判断方法和判断步骤进行了归类总结,在平时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蒋雪  梁旗 《生物学教学》2006,31(3):74-74
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系谱往往具备有共同的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患病,且多为杂合体;②患者同胞有1/2可能患病;③患者后代有1/2可能患病;④男女患病机会均等;⑤连续传递。而在分析系谱时,某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产生特殊性质,出现特殊表型,不符合上述系谱特点,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殊类型,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学特点,现介绍3种。  相似文献   

9.
人类遗传病     
知识梳理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1.人类遗传病。 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分类: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包含24条染色体和线粒体DNA上的全部基因,有些基因突变后可引起疾病,而且有些疾病的发生与性别有关。本文就此略作介绍。1 核基因病与性别的关系1.1 从性遗传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由于性别的差异,显示出男性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达程度上的差异,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即为从性遗传(sex-conditionded inheritance)。从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突出特点是:从性遗传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在男女两性中的发病程度和发病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类常见遗传病遗传方式划分为五种: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②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病;③伴X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病;④伴X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⑤伴Y遗传病,如外耳道多毛症。在一个家族系谱图中往往需要判定是哪一种遗传病,判定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历年高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对于考生而言,要快速、准确地判定遗传系谱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将笔者总结出来的一种比较简易的判别方法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人类常见的遗传病主要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显),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以及伴Y遗传病(伴Y)。每种遗传病均有一定的遗传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进行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13.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14.
一般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中很少提及X连锁显性遗传病。那么,实际上是否有这类遗传病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既然X染色体上具有很多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一样,这些基因都可能发生突变,如果是致病的突变,它们都既可能是隐性.也可能是显性的,这取决于这些不同基因表达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至于X连锁显性遗传病较少被提及,主要原因是,其具有与一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似的传递规律,故被简单地误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缘故。15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即是个典型的例子。1984年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家系(…  相似文献   

15.
1 遗传病 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已知的遗传病约有5 000种,可分为3大类. 1.1 单基因遗传病 由某一基因突变而引起.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1~22号常染色体中的某一对上,且呈显性.如并指、多指、视网膜母细胞瘤、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先天性肌强直、多发性肠胃息肉、遗传性卟啉病等.  相似文献   

16.
单基因遗传病 肌肉萎缩症,又称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是一种X连锁隐性单基因遗传病.人的X染色体上有一个D基因,编码构成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当该基因发生突变时就无法产生正常的蛋白质,从而导致肌肉萎缩. 遗传病是指由于生殖细胞中的基因和基因组或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变异而导致的疾病.其中的单基因病一般是按照特定的遗传方式从父母的一方或双方传递,其发病只涉及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已经发现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约上万种,但多数都比较罕见.像这样一家四兄弟全部患上肌肉萎缩症的情况就更稀少了.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遗传”一章中遗传病的系谱分析是常见的题型。系谱分析首先必须明确系谱的遗传类型,因此,除了熟悉显隐性遗传病的发病规律外,还要熟悉 以下一些遗传规律: (1)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相等。 (2)伴性遗传病:男女得病(或表现某性状)的几率不等。 女性从不患的病——可能是伴Y遗传病;非上述——可能是伴X遗传病。 (3)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患者较多;代代连续发病;父病仅传给女儿。 (4)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较多;隔代遗传;母病则子必病。 男患者(有时是女患者)往往通…  相似文献   

18.
在遗传学教学中,介绍了几种有关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X连锁显性遗传(XD)、X连锁隐性遗传(XR)和Y连锁遗传等。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根据显性基因作用程度不同,又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不规则显性、延迟显性、从性显性等六种类型。尤其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不规则显性中,涉及到外显率与表现度、不完全显性与不完全外显、不完全显性与表现度不一致等几对易混淆的概念,以下针对这几对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贾文俊 《生物学教学》2007,32(10):59-59
题目: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子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A·1/4 B·3/4 C·1/8 D·3  相似文献   

20.
遗传病系谱图是人类遗传病传递情况的真实记录,同时,高中生物学会考要求学生对遗传系谱图应达到综合分析水平,而教材中相关内容又较少,因而学生常常不能简捷明快地判定某个遗传系谱反映的遗传病类型,而无从下手分析解决有关问题。鉴于此,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摸索出一种简便易懂的判定法供参考。1.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1.1 若系谱中患者代代连续即致病基因连续传递,且后代发病率比较高(至少为1/2),则为显性遗传。1.2 若系谱中患者表现为隔代遗传,且后代发病率较低(约1/3或以下),则为隐性遗传。2.判定致病基因所在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