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立在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交流研讨会上作主题报告指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必须贯穿在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之中并适度超前进行,新课程师资培训是一项周期长、要求高的全员培训任务。师资培训部门要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主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搞好培训工作。要妥善处理“继续教育工程”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关系,把新课程纳入“继续教育工程”,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作为今后继续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从日前在重庆召开的全国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暨继续教育实验区成果交流会上获悉,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初步拟定新课程师资培训计划。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大会讲话中指出,要把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从2001年秋季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首先要抓好对省级实验区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工作,然后逐步扩大到省内其他地区的教师;要从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任课教师培训抓起,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各年级任课…  相似文献   

3.
全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交流研讨会2002年6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教育部师范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师范教育(师资)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教研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出版部门的负责同志共7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师范司助理巡视员包同曾同志主持,河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永瑞同志出席大会并致欢迎词,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立同志作会议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为了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现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实施规划,认真贯彻执行。附件: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二一年十月十七日OO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2002年7月12日,山东省教育厅在济南市召开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研讨会.山东省的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起步早、行动快,2001年7月底大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后,省教育厅师范处立即着手落实大连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全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宣传发动、骨干培训和培训资源的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秋季始,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将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做好新进入省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准备工作,确保各省(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和基础教育司将共同组织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2005-2006年实验省(市) 教育管理者通识培训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具体承办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1年8月,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近一年来,我处在教育部师范司和省教育厅党组的领导下,在新课程师资培训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敬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6):F0003-F0003
为紧密配合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推进2007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师资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2007年4月23—27日、5月9—13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会同基础教育司在北京先后举办了两期“2007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市)教育管理者和骨干培训者国家级通识培训班”。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等课改实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此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现代化的课程观念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应加强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使每一位教师对新课程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是把新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而应该理解为新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  相似文献   

11.
贯彻“全教”会议精神、搞好师资培训的宣传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司长金长泽编者按:本文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司长金长泽同志在《全国师资培训宣传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摘要,他指出了当前师资宣传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培训》杂志是...  相似文献   

12.
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努力做好师资培训工作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司长金长泽编者按:本文是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司长金长泽在今年6月21日于安徽省芜湖举办的第四届地(市)教育学院“在职教师培训规律和教育学院特点”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金司长首先传达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启动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是培训院校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任务。本文结合潍坊教育学院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实践,从培训定位、培训对象划分、培训内容和模式等方面,对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不少中小学教师来信询问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就此走访了河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的有关负责同志。现将诸问题归类,作如下答复。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5月 2 8至 2 9日 ,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召开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启动会议暨新课程培训者备课会 ,来自全区各地市的师资培训部门负责人 ,2 0 0 2年实施新课程的自治区级实验县 (区 )教育局负责师资培训的局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师进修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广西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师资培训的领导以及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等共 2 0 0人参加了会议。  在启动会议上 ,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潘晔作了题为《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重要讲话。潘副厅长主要讲…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成都市郫县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后,2002年,我省确定了38个省级实验区,面对新课程师资培训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经费不足等多种困难,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领导,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通力合作,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圆满地完成了2002年教师上岗培训任务。截止到2002年9月,我省已完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省级培训7846人次,市县级培训11.7万人次,从师资培训的角度,保证了新课程在我省的实验工作。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为了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和组织,…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新课程)。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程实验推广的进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为了使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顺利进行,各地必须认真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现就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搞好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狠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新课程实验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领导,为搞好新课程师资培训提供组织保证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环节。2003年4月,我县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和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阜新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实现科教兴国、教育强县的目的)、基本原则(解…  相似文献   

20.
"参与-分享"培训模式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是成人教育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中采用的“参与—分享”培训模式进行了认真探讨,论证了采用该模式的可行性;总结了该模式的核心———研讨交流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实施该模式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