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点辑录     
电视精品应是精典之作精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优质产品,甚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所谓上乘之作。那些被人们称之为精品的东西,总是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文化气息,是一种凝铸着时代之魂,代表着某个时代,某个发展阶段上最高水平的经典之作。精品是一种具有价值恒长性的东西,它绝不会向世俗低头,是一种去除了时代社会发展阶段上某些暂时性特征的东西,其拥有的价值度不是一个与时代的流逝成负相关的函数。精品可以在刚一面世就是火爆的、流行的,但刚一面世就火爆和流行的东西,并不一定就能成为精品。精品在数量上的稀少是因为它们都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2.
陈淑英 《视听》2012,(7):22-25
克服广播消息报道一般化、表面化,增加广播精品消息立意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广播电台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也关系到它的可听性和耐听性。刘海贵教授在《论新闻精品战略》一文中提出,所谓新闻精品,意即高质量、高水准的新闻作品(内涵)。广播精品消息总是充溢着强烈的时代文化气息,是一种凝聚着时代之魂、代表着某个时代、某个发展阶段上最高水平的经典之作。因为任何一种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形成和发展,都可能成为一种新问题、新矛盾、新经验、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新闻精品意识,是新闻界常抓不懈的主旋律。精品意识的强弱,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仅决定其上稿量的多寡,而且也关系到某个媒体的声誉与生存,包含着对读者负责与否的态度问题。新闻精品意识,对于从事铁路系统路外报道工作的同志来讲,就更有其特殊意义。铁路路外报道稿件的载体,既不是铁路的行业报纸,也不是各铁路局的内部企业报。按铁道部的要求,它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所谓精品,是套用商品、产品的一种说法,指的是优质品,决不是次品、劣等品,更不是废品。用到新闻上,就是指优秀作品——名篇佳作。创精品是时代的要求从中央领导对报纸宣传的要求来看,抓精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领导要求新闻部门要把握导向,提高质量,多出精品,加强管理,建设队伍,要努力把我们的报纸办得更有权威性和指导性,更有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之拥有更多的读者。提高质量,不断推出精品,这是评价一张报纸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IA"中的I,是电流的量符号,这种写法是错误的。量的符号用于表示某个量值,而量值是数值与单位之积构成的,即量符号中暗含着某个单位;因此,量符号I后再附一单位A是不合逻辑的,也会引出I是量值还是数值的歧义。如果表示电流的量值应写为  相似文献   

6.
四、在新闻语言上力求新颖清新新闻语言力求新鲜、清新、新颖,也是精品写作求新、创新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作为一篇好的报道,一篇新闻精品,总得有几句鲜活而又特有的语言,读之流畅上口,听之生动形象,犹如阵阵春风拂面而来,让人感到爽心悦耳,而不是那种空洞、重复,毫无生气的陈词滥调,也不是生硬做作的学生腔和枯燥于巴的文件语言,使人倒胃口。这种新鲜语言散发着清新气息,别人没有用过,而你却创造性地表述出来了,从而为文稿增光添彩。报道语言求新创新,着重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一)运用表现时代特征的语言。俗话说,…  相似文献   

7.
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精品图书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大众化的读物,而且还是精品读物。“大众化”,一是指读者的大众化,它以一般民众为读者对象;二是指图书内容的大众化,其内容应为一般民众所关心的或乐于接受的;三是指表述的大众化,即语言通俗,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就能够读懂。但大众化不是庸俗化,庸俗化的图书就不是“精品”。精品图书应当品位高、质量优。大众精品图书的种类很多,如文学类、消闲类、时尚类、保健类、大众教育类读物和少儿读物,等等。大众精品图书的营销策划,始于选题策划,渗透于组稿和编辑制作过程,在宣传促销阶段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8.
贾刚为 《新闻实践》2005,(12):54-54
新闻竞争,核心是内容竞争。内容竞争,就是要有好作品,要有新闻精品。不同的新闻体裁都可能出精品,其中传统分类中的通讯,更能够出传世之作。那么,怎样才能写出通讯的精品之作呢? 一、必须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采访本领 精品之作往往是时代造就的。记者如果没有很高的政治敏感性、政治素质,就不可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也就不可能写出新闻精品来。  相似文献   

9.
徐来 《现代传播》2002,(5):134-135
虽然信息技术在文字处理、传播上可以帮助人脑减轻一些用于检索方面的劳动量 ,但在今天 ,仅仅更为快捷地获取某个概念经典文字的描述仍然不能说明充分理解了学习者所能用足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深层的含义 ,与此相联系的一般考试形式变化还不能说是完整准确意义上的信息化。这是因为 :(1)要有真正建立在信息处理技术之上的试题语言组织 ;(2 )本质上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信息的载体语言符号 ,建立信息化试题是发现与信息技术工具相适应的语言的过程。升学使教育承担着为学习者分流的社会角色 ,实际上对人的学问进行绝对公平的判断本来是难…  相似文献   

10.
精品有两种:原创的精品和学步的精品。原创的精品通常是少数的,这样的精品也不会过剩。因此,本文所涉“精品”指的是后者.精品战略实施以来,荧屏上的精品逐渐增多,这对改革的中国和开放的人民来说,无疑是一大善事。但伴随“精品大潮”的出现,一大批缺少新意却包装得十分精美的仿精品也接踵而来。如果单纯从外包装上认可这样的“精品”,那么是否可说:精品电视节目今天非但不少,而且已露出过剩的苗头?报载中国目前结束了商品短缺的时代,开始进入“过剩经济”阶段。这个阶段里不仅市场过剩,而且生产能力和经济要素也日趋过剩。但…  相似文献   

11.
林君 《编辑之友》2006,(1):18-20
一、出版社应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出版品牌的消费也应该是概念的消费、文化的消费 科特勒给品牌下定义说:"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者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也就是说,品牌是一个易于区分的名称和符号,即从本质而言,品牌是一个符号,这种符号区别了本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联系着产品、消费者、公众及企业等利益团体,并且在传播与营销过程中带来巨大的新价值;但是品牌又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它要体现出产品的个性与特征,使之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它具有多重特征:它既是消费者的一种心理认同和偏爱,是同业市场上的一面旗帜,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精神境界和心理享受,也是一个综合的象征.品牌的个性越突出,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越深刻,也越容易在他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陈丹 《传媒》2014,(8):43-45
正儿童形象是电视媒体众多人物形象中非常独特且常常被研究者忽略的一类。随着消费时代和电视娱乐化时代的到来,电视节目中对儿童形象的刻画也已经烙上了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印记。电视媒体中儿童形象作为符号的表象意义承载意义的电视媒体符号。对于符号和意义的关系即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总与意义形影相随。正如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所言:"无论人们怎样称谓符号,符  相似文献   

13.
对于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图书馆事业来说,“图书馆2.0”只是代表着某个阶段的一个符号而己,我们现在选择并认同这个名称,并不是用它来描述一件具体的事物,而是用来归纳和说明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对传统图书馆1.0业务和服务模式是一种升级和颠覆。今后或许会有3.0、4.0,但是对我们现在的1,0来说,他们都代表着下一代,都是2.0。  相似文献   

14.
施拉姆说:“仔细地注意一下,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在符号学之父索绪尔的研究中,符号事实上被他划分为两大类,即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所有传播信息的符号。报纸传播信息可以通过语言符号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编辑符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单的编辑符号,通常指编辑记号,如校改符号。一类是较为复杂的编辑符号,这类符号大…  相似文献   

15.
王冠 《记者摇篮》2006,(12):1-1
感恩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品德之一。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美丽故事被千年传颂,映射出人类对感恩之心的赞美和渴望。动物尚且知道感恩,何况我们人呢!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更应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不管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的基本道德准则不能改变,人们的道德水准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讲,感恩意识强弱检验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总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树立感恩意识,长存感恩之心,是宣传领域和思想战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所说的感恩,不是感恩于某个个人,是感恩于组织,感恩于集体,感恩于整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陈万怀 《新闻界》2013,(17):47-50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传播,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传播现象。网络流行语汇集了某个社会时期或阶段公众的集体记忆,获得了集体的认同,并借助网媒进行话语的扩张,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象征符号。本文基于网络流行语的社会传播语境,对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范式与社会传播意义进行解读,为认知与把握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电视品牌栏目的概念 品牌是市场营销学中的一个概念。从一般意义或狭义上讲,品牌是企业为自己的商品确定的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是它们的组合,也是商品在市场上使用的区别性语言标识。它可以使消费从诸多的商品中辨识进而选购某种商品。从广义上讲,品牌是外在名称、标记、符号和内在富有个性内涵以及在消费中具有良好信誉的综合象  相似文献   

18.
刘梦莹 《今传媒》2020,29(3):57-59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学"这个介质。人类历史本质上就是一个符号系统演化的历史,每一种实用物或者有实用目的的行为都有可能携带意义而成为符号的载体。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符号--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契合紧密且承载着诸多价值和意义的载体被更加广泛地使用和传播。文化和商业的传播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者要想奉献给受众以精品,首先就必须有精品意识,弄清什么是新闻精品,精品的涵义和特征是什么。从目前报刊上已发表的文章看,对新闻精品的认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精者,经过反复提炼产生的精华也。精品:精良的物品;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的特征主要有:一是导向正确,意义重大,新闻价值高之作;是权威性、指导性、吸引力、感染力的统一之作。二是精心采写、  相似文献   

20.
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体会百姓冷暖,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真实记录燕赵大地的时代变迁,推出一大批带着泥土芬芳、透着生活气息、充满真情实感的新闻报道.新闻战线呈现出一种清新务实之风。通过开展活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走转改”不是一般意义的教育活动,而是改进新闻工作的根本措施,代表着新闻宣传的正确方向。“走转改”活动不是战术设计,而是战略之举;不是短期之策,而是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