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是符号学的奠基人。虽然符号学目前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符号所指和符号能指的关系存在于无数现象之中这一论断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文首先从谈符号学的提出入手,再谈索绪尔对语言的符号的本质的理解,从而总结出他对符号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易经》的阴阳卦画纳入文字学解释模式下,将面临难以解决的困惑;将其纳人结构主义符号学解释模式下,结合符号学语言与言语、所指与能指、组合段与系统、直接意指与含蓄意指等进行考察,相对于文字学模式而言,符号学模式更符合《周易》哲学系统。  相似文献   

3.
罗兰·巴特符号学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4.
巴特的符号学注重意义的产生过程,即意指过程。为描述意义的形成过程,巴特在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语言符号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符号的二级意指系统。在巴特的二级意指系统中,能指并不因为找到了所指而停止了意指活动.而是与所指一起向一个更大、更新的符号的构成因素——能指转化,使第二性符号系统能从语言结构以外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得到新的意义。这个系统对社会新闻、照片、广告等符号背后的社会意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依据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主要从符号意指实践的理论基础、意义来源及其指导意义三方面来探究巴特视角下的符号意指过程。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其语言学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在该书中提出的语言的符号观、系统观以及他对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等二元对立关系的区分,对随后的语言学、符号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潮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符号学理论研究中,索绪尔、皮尔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单位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概念,即符号的所指;一个是音响形象,即符号的能指。在语言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符号学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在修辞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认为,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移用到修辞学上来。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言语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的新说,用之以阐明转义修辞现象的形成过程、形式建构、内在规律和使用效应,并对转义修辞现象在言语义向语言义即词义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作了专门论述。把本来就密不可分的语言和言语结合起来观察和研究,是既有益于语言学本体,也有益于修辞学的,可以同时促进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究意象的生成,能突破从感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限制.意象的生成,与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密切相关,是在含蓄意指层面形成的.意象的创造与被解读,与符号意指功能中"主体间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将符号定义为能指和所指即音响形象与概念结合所构成的整体。此概念的提出对符号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能指和所指的概念及其任意性,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说明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帮助语言学习者更深刻理解他们含义。  相似文献   

10.
隐喻不仅是修辞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符号学关注的热点。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隐喻的所指不同于一般的语言符号的所指。  相似文献   

11.
自发秩序理论认为社会秩序由自生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组成。高等教育秩序也是自发秩序和计划秩序的统一,自发秩序表现为"学术自由、高校自治"的传统,计划秩序表现为学校行政权力的强化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影响的加大。  相似文献   

12.
半平面上无限级Dirichlet级数的超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右半平面上无限级Dirichlet级数的超级与它的系数间的关系 ,得到了两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新秩序、世界秩序与世界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秩序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围绕某种目标和依据一定规则相互作用形成的运行机制。通常 ,国际秩序体现着一定的国际格局以及大国的利益和价值观 ,因而任何关于国际秩序变革的主张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取向和理论取向。通过辨析国际新秩序、世界秩序、世界新秩序等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内涵 ,有助于揭示国际社会日趋复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精神生活质量提升过程是人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文明化、情趣化、高尚化的过程。它既要求人们在发挥主体性的前提下重视心灵秩序的建构,同时又引导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建构生活秩序与营造生态秩序。因此,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秩序建构价值,体现为现代人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培育和滋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在追求身心和谐发展中提高精神生活的愉悦感、幸福感、满意度,在和谐宁静的心灵秩序生成中建构持久和谐的社会生活秩序、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秩序。  相似文献   

15.
行列式在代数学等其他内容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行列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技巧性,而在学习行列式的过程中,对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往往难以掌握,所以要根据行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针对一类行列式,给出它的六种算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哈耶克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即自生自发秩序为核心论题,阐发了自生自发秩序的认识论前提,并着力探讨了哈耶克以唯理主义为批判对象的对自生自发秩序的型塑。但从批判层面进入到建构层面时,其理论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紧张与矛盾。哈耶克对极权主义与唯理主义的批判并对新自由主义发展的独特贡献值得肯定,但是时其理论的实质部分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颇感怀疑。  相似文献   

17.
定义了在完备DeMorgan代数(即具有逆合对应的完备格)上的序同态、L-拓扑空间中连续序同态,分别给出了它们的若干性质及其等价刻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之上:多义副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根据语法化顺序预测习得顺序。文章首先对“还”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重新分类,描写了“还”的各个意义和用法的语法化顺序,然后依此构拟了其多个用法的习得顺序,并通过中介语语料库的相关统计分析证明了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拉普拉斯序在卷积运算,混合运算,复合运算的保序性,并对有关结论给出了详细严密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一类非齐次线性复常微分方程f" e-zf' p1(z)e-zf=p2(z)解的增长性,其中p1(z)为级小于1/2的超越整函数,p2(z)为级小于1的整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