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婴儿不停地啼哭,往往是初做母亲的最大烦恼。现介绍一种止哭妙法,可有效地控制婴儿啼哭。具体做法是:将自己宝宝的哭声录在磁带上,在孩子啼哭时,把带哭声的磁带放给他(她)听。婴儿会对复制的哭声极为敏感,流露出认真品评的意向,从而忘记哭闹,达到止哭的目的。此法对出生3—5个月婴儿哭闹,具有特殊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4.“我的哭声不同,表达的含义不同。”大多数父母能够通过宝宝的哭声来判定他的需求。当然,在最初做父母时,你会以为宝宝的哭声都是一样的,但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宝宝不同的哭声表达不同的含义。“我饿了,我想吃”这种哭声,父母比较熟悉,声音短促、低调、有起伏。如果父母对这种哭声不作出反应,宝宝会一直哭个不停。父母只要把宝宝抱起来,哭声就会停止,这是宝宝要求喂食的信号。因疼痛引起的哭声则截然不同。哭声很突然,声音很大且尖,时断时续。宝宝的这种疼痛通常是因吞咽空气而引起的,如用奶瓶喂食时,宝宝偶然吞咽了空气,或在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宝宝哭闹,可将宝宝的哭声录于磁带上。宝宝再哭闹时,把他的哭声放给他(她)听。婴儿对自己被复制的哭声极为敏感,会流露出认真品评的意向,从而忘记哭闹。这种方法对出生3—5个月的婴儿的哭闹习性,具有  相似文献   

4.
我哭我心     
春天听雨,夏天听蝉,秋天的风声,冬天的雪落无声,一年四季听天籁之声。妈妈们一年四季除了听大自然的声音,还会比别人多听一种声音,那就是宝宝的哭声;听自然之声是一种享受,把宝宝的哭声当作享受的妈妈却少之又少。虽然听宝宝的哭声担心又烦心,但这却是妈妈们的家常功课。厨师有句话说越是家常越难做,妈妈们的这份家常功课难度也不小,想要做好,要用到两心:用心、耐心。宝宝哭泣总是出于两个原因:表达生理和心理需求,只是1岁前表达生理需求的时候比较多,随着宝宝的长大,1岁以后的宝宝有了更多的心理体验,他们的情感、情绪也更加复杂,这个时候的哭更偏向于心理的倾诉。  相似文献   

5.
舅妈家的小宝宝长得十分逗人喜爱,可是一哭起来就会没完没了,舅妈常常因为弄不明白宝宝为什么哭而手忙脚乱。我想发明一种宝宝哭声翻译器。这种翻译器只有纽扣那么大,把它别在宝宝的衣服上,只要宝宝一哭,翻译器就会把宝宝的哭声翻译成“小孩的语言”,使用十分方便,大人再也不会为宝宝的哭声而烦恼了。指导老师任建洪宝宝哭声翻译器$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五(1)班@蔡明珈  相似文献   

6.
宝宝在3岁以前的哭声尤其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这对宝宝的性格形成以及长大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培养宝宝形成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是在其3岁以前。宝宝从一出生就是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要的。饿了、渴了、不高兴了、不舒服了,宝宝都会用哭来表达。一些家长担心,一哭就哄会惯坏了孩子,因此故意不理会,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09,(4):40-40
哼哼唧唧地哭、尖声地哭、哄不住地大哭……宝宝的哭叫声刺激的不仅仅是你的耳膜,更重要的是,他的哭声令你担心不已,又不知所措。来听听我们的建议,或许能让你更好地听懂并解决他的“痛苦”;另外,也能更好地忍受他的哭声。  相似文献   

8.
哭辨     
哭,是孩子表达需求与情感的语言。因此,教师对孩子的哭不能漠然处置,只有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才能妥当解决问题。撒娇型这类孩子在哭时,眼睛盯着老师,嘴里发出的是“嗯——嗯——”的声音,还伴有甩手、跺脚等动作。我班上有个男孩叫潘明,只要我一批评他,他就会不分场合“嗯——嗯——”地哭起来,直到我对他做些亲昵的动作或戴顶“高帽子”,才渐渐地止哭。所以,当我发现他在耍小聪明时,便附在他耳边说:  相似文献   

9.
笑比哭好看     
面对哭闹不休的孩子,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哭,我也跟着装模作样地哭.看到我哭,孩子们立即停止了哭声,眼睛直愣愣地望着我.于是,我问他们:"刚才,老师哭得好看吗?"他们摇了摇头.  相似文献   

10.
虽然说哭是宝宝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宝宝要是不停地哭,还是会让妈妈惊慌、焦躁。为了对症下药,妈妈还是先来了解宝宝哭的含意吧。  相似文献   

11.
哭是生命的第一个声音,是婴幼儿表达自己最直接的方式,是孩子的语言。父母敏锐而细致地捕捉孩子哭声所表达的意思,给予适当的反应,有利于亲密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0岁~1岁哭多是由于生理的不适从呱呱坠地开始,哭就成了宝宝表达需要和不愉快的重要手段。饿、冷、热、尿、便、困、怕、感染、疼痛都会引起宝宝的啼哭。那孩子的哭声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是闹情绪还是生病了?这个问题常常使一些年轻的父母困惑。其实宝宝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可以用它来帮助父母辨别宝宝啼哭的原因。“宝宝饿了”、“宝宝渴了”———宝宝的…  相似文献   

12.
我哭了     
半个月的军训时间似流水一般时缓时急地淌过,告别军营时我又哭了。这哭声是对过去那平凡而又难忘的半个月的回忆,这哭声包蕴着对教官和队友依依惜别之情,这哭声表达了心灵深处隐隐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3.
婴儿的哭     
有人说,生命在自己的泪水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的确,小家伙一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就用响亮的哭声宣告他的到来。从此,哭便与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渴了要哭,饿了要哭,不舒服要哭.不高兴了也会哭,他的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新生几的第一声啼哭,是为了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信号便是“哭”。稍有知识的父母都知道婴儿的哭其实是一种极好的全身运动,而且希望这哭声越响越好。但当孩子渐渐长大后,如果非常爱哭,动辄就哭,而且泪珠不断,哭个不停,那么,有些做父母的就会感到心烦、讨厌,责怪孩子是个“好哭精”。为父母者,应当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哭,甚至于好哭,还须懂得怎样  相似文献   

15.
1.“三不”:即不吃、不哭、体重不增。宝宝不愿吃奶,如果勉强喂奶,容易发生呕吐。正常新生儿饥饿时哭声响亮,这是“求吃的信号”。一旦生病,哭声就轻微如猫叫,病重时很少有哭声。宝宝降世后3~4天体重会轻微下降,以后便逐渐上升。如果有病,体重便不增甚至下降。不过,这个细微改变家长并非知道,因为家长没有每天为宝宝称体重的习惯。但也有些宝宝得病后却是烦躁不安、多哭多啼、不肯入睡,与“三不”不同,须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宝宝就是这样,想哭就哭,没有一点预兆,这是他们的特权,但是对于父母来说,抱着一个哇哇大哭的宝宝就够头疼的了,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宝宝惊天动地的哭声往往引来众多的旁观者,尴尬、恼火、心疼……这时的你啥都别干了,还是先把宝宝哄笑了再说吧。让哭鼻子小恶魔变成微笑小天使,这个“变脸”过程有时只需10秒钟!  相似文献   

17.
不哭也流泪?     
陶海 《父母必读》2008,(12):122-122
0~1岁宝宝哭闹或眼睛受到刺激了,流眼泪是正常的。可是,平常状态下,宝宝还会流出眼泪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蔡桂清 《福建教育》2013,(10):32-33,57
哭伴随着宝宝成长的整个历程。从刚开始期待宝宝的哭声,到后来厌烦宝宝的哭声,从开始听到宝宝哭声后的喜悦到后来的惧怕,家长常常需要经历一场巨大的“心理革命”!如何听懂宝宝的哭声,解决宝宝的哭闹,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以下是一组母亲对宝宝丢失树叶的回应方式及宝宝表现的案例。  相似文献   

19.
案例分析浩浩是中班小朋友,他是一个爱哭的男孩:下棋输了,他会哭:老师批评他了,他会哭;没人跟他玩, 他会哭;不小心摔了一跤,他会哭: 积木搭到一半倒了,他也会哭……总之,只要碰到稍不如意的事,他就哭。面对这个爱哭的宝宝,妈妈感到很烦恼。  相似文献   

20.
宝宝哭了,对他怒目而视或用巴掌打他,往往能止住他的哭。但更多的妈妈似乎对孩子的哭声听而不闻,只是拍着孩子说:“好宝宝是不喜欢哭的,我家宝宝就是不哭,真是个好宝宝”! 这并不是“哄骗”,而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由此我联想到——前几年报载,吉林省某重点中学一位慢班的教师在快班优秀生举行数学竞赛的同时,她竟认真地向学生宣布:我们全班也开展数学竞赛,比赛课本上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