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探讨了社会意识对体育学科的认知观及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认知的内心冲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形成的机理、特点,分析其职业倦怠的成因,结果发现造成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层面因素、个人层面因素及两者相关联的工作层面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消除或降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
徐磊  张薇  李健 《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118-119,127
目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突出,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同样也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但对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人们却很少给予关注。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根源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生活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致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通过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了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性质、现状以及成因。  相似文献   

5.
对湖南省城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评价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临界值,并以此考察了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检出率和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职业倦怠是困扰当前高校青年体育教师的主要心理情结。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导致体育教师萌生职业倦怠意识的原因。认为调整思路,在改依附为独立并适应社会意识的基础上,强化职业认同感,是消除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吴斌 《中华武术》2020,(5):18-19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精力耗尽的状态。职业倦怠感不仅会影响日常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工作者本身的技能提升与能力发展,因此,每一位职场人都应当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感。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同样存在,本文试着以高中体育教师为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阐述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制订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郑李茹 《体育世界》2010,(2):113-114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研究我国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对于提高体育教师韵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荆学磊 《精武》2012,(14):62-62,6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出现的一种感情衰竭的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对于教师自身和学生来说均具有一定迫害作用。本文主要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文理统计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旨在了解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出了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比较严重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