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视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董石才电视时代,是美好的时光、快乐的时光,使许多梦想、多少希望变成现实。我们为能成为电视时代的电视工作者而欣喜若狂。每当我们回眸电视的发展历程和思考分析电视未来走向的时候更是自豪、激动不已。东方电视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进...  相似文献   

2.
朱疆 《视听界》2011,(5):35-36
21世纪的中国电视将走向哪里?这个看上去有些宏大的问题,可以换成一个能触摸和感受到的很实际很具体的问题,即:电视如何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视媒体的日益进步和更新,我们的社会也在这种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了脚步。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最便利的手段之一,电视媒体的作用也越加凸显出来,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那么,电视传媒的力量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4.
电视专业频道的热起,既是时代的呼唤,受众的需求,又是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标志着新世纪电视发展的走向。但事实上,透过电视的表象繁荣,我们又不能不承认,电视专业频道的处境有些方面是颇为尴尬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的腾飞,不仅给国民带来了希望,更使国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经营理念逐步走向成熟和理智。这也使得电视经济报道进入了一个全新而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可以说电视经济报道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视经济报道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开拓和创新,讲究宣传艺术,强调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6.
交通工具太重要了!摄影记者是玩命的职业,因为他必须到达新闻事件现场,置身于新闻事件之中,他才能采访拍摄到精彩感人的新闻照片。洪灾前线,我们听的最多的话是: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解放军。这里,我也要补充一句话: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新闻摄影记者。事实上,在整个洪灾前线,所有的新闻记者,包括文字、摄影、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记者,都是十分辛苦的,都有过危险的经历。但是相比较起来,摄影和电视记者辛苦程度要比文字记者大一些。因为他们要携带照相器材,采访拍摄必须及时到达新闻事件的现场,不到现场,或者晚到,是拍不到…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广电网络政策的逐步放开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种网络正走向融合。如何应对三网融合所带来的竞争挑战,实现广电网络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和落实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坚持以人为本,对有线电视网络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释 《现代传播》2005,(3):120-122
电视频道有技术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内容,文化层面的电视频道生存问题是本文考察的范围。一种文化连同其现象可以产生,也可以灭亡,就像我们熟知的玛雅文化、克里特文明一样。研究当下还存续的文化现象如电视,思考它的诞生(从哪里来)和归宿(到哪里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因此,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电视频道是怎么来的?它将走向何处?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特殊提示,以下所指电视频道意为“文化意义上的电视频道”。一电视频道在文化中的诞生,是人类传播史甚至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件大事。尽管有人出于某些正当或者不当的原因数落电视的不是,但它依…  相似文献   

9.
罗锋 《声屏世界》2007,(1):21-22
学者与电视同行,是一种魅力,更是一种挑战。更想用电视屏幕展现新鲜、活跃、先锋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必须首先打造一种全新的电视形式,我们姑且称之为“学术电视”。——王纪言  相似文献   

10.
好的新闻照片不仅仅告诉我们在哪里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像一首优美的诗歌那样,是“情感快车”,引领着我们走向人的心灵,并为我们的灵魂带来震撼。这是我在看了一幅名叫《回家》的新闻图片之后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电视军事宣传是我国电视宣传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内外传媒格局的新变化,电视军事宣传也面临着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所处的生存环境已和以往大不相同,这也必然决定着电视军事宣传的发展及走向。这个话题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电视有没有未来?互联网将绕过所有一切,击碎现实,电视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真是这样吗?相信这是所有电视从业者始终萦绕心头的一个问题,而在有人称之为新媒体冲击电视元年的2011年,这个问题更让电视人压力骤增。出路在哪里?去年9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踏上赴美培训之路,新媒体动态、媒体融合成为我们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世界万物普遍遵循的发展规律。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到今天,树立精品意识,多出精品节目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和电视编创人员的共识。是电视事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王欣 《视听纵横》2009,(3):63-64
电视作品(本文特指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电视艺术片)是一项集体创作。在常规状态下,电视作品的负责人是编导,他是一部电视作品的灵魂人物,主导着电视作品的立场、走向、风格。在策划、拍摄、制作过程中,电视摄像师只是其中一个工作环节的主创人员。但笔者从事电视摄像师工作十余年,在工作中深感一个出色的电视摄像师,必须尽量介入电视制作的编导环节,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电视的选秀热中,工农兵的。位置在哪里?这里的追问似乎有些荒唐,因为既然是电视选秀,原本就没有打算通过展示普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去争夺收视率。这样,本来就被边缘化的普通劳动者的屏幕形象就越来越被淡化和弱化。我们一直盼望和呼唤能有这样的电视节目——普通劳动者的技能、创造、精神和风采,以及他们带给观众的感动。终于,我们发现了央视科教频道的《状元560》。有趣的是,作为一个电视研究者,我受到这个栏目的邀请,以评委的身份参加了《2007劳动榜样》特别节目的录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6-6,8
看了《中国新闻周刊》的300期特别策划,我觉得非常震憾。我们是谁?我们要走向哪里?唐装、故宫、中医、中国节……这些体现中国精神的文化符号真的已经符号化了。在这些僵硬的文化符号后面,中华文明中很多庄重崇高的东西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有人把它称为新经济时代,也有人把它称作知识经济时代。在这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经济时代里,我们的电视工作应该如何适应这个转变?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全球性的受众市场?随着电视受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升级,各个频道的竞争态势已形成了现实的电视受众市场。以各省级电视纷纷上星、中央电视台开办专业频道为标志,全国性电视竞争和电视受众市场也已走向规模化。随着专业化频道的兴起,自办节目能力的增强,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使我们感到单纯从频道自身需求来调整结构还远远不够。那么,如何使频道和栏目…  相似文献   

18.
如今.各地区各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新经济增长点。那么,电视传媒,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在我们传统的经营领域里是不是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该如何去拓展这些空间?是不是还有新的经营领域可以让我们进入,我们该如何去开发这些领域呢?这些对于北京电视台是一个非常急迫,而且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进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们也将面临国外电视媒体的挑战,将会有更多的电视媒体呈现在观众的面前。电视媒体的观众战、广告战也必将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正在成为中国电视上闪光的热点,正在带动着中国电视文化的新走向。在当前中国纪录片的作品中,什么是具有代表性的现实意义和创作走向呢?在我们的认识中,又有哪些清新的意识是符合现代纪录片的创作品格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