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个小学数学教师问道:不少书中把百分数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这个定义简明易懂,为什么小学教材中却定义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呢? 这是因为分数既可以用来表示具体的量(如一段花布1/2丈),也可以用来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如花布的长是白布的1/2)。百分数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  相似文献   

2.
关于百分数的概念,一般有两种定义:(1)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叫百分数。(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分数叫百分数(统编小学数学九册采用这种定义)。按照定义(1),我们要判断一个分数是不是百分数,只要看它的分母是不是100就行了。这种理解,“百分数”与“小数”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写法不同而已。例如,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2期刊登黄正威老师的《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统一的设想》一文,笔者为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但仔细思考后觉得,黄老师文中提出“将百分数统一于分数的意义,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的设想,笔者以为是不妥的。具体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大的分数单位对于“最大的分数单位”这个问题教师中普遍存在两种结果。有的认为是1/2,也有的认为是1。后者的理由是:分数的定义扩充为形如m/n(n、m都是整数,且n≠0)的数。因此扩充后的分数定义中,若n=1时,分数的单位1/n=1/1为最大,即1是...  相似文献   

5.
我在深入课堂听课中,发现一些数学教师在讲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时,把百分数说成是分数的特殊形式。殊不知,百分数并非是分数的特殊形式。由于度量的需要,分数最初定义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儿份的数叫做分数;又由于计算的需要,分数定义扩充为:形如 n/m(m∈N,且 m≠1,n∈N)的数叫做分数,其中 n 表示分子,m 表示分母,读作“m 分之 n。”百分数的定义是由于计算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什么是最大的分数单位的我见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乡巩塘完小唐吉坤“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这是小学教材对分数单位下的定义。由于这个定义是在分数定义的基础上下的,离开了分数的定义,分数单位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于是,人们在讨论...  相似文献   

7.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1,(21):44-45
分数和百分数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区别:(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是对两个数量间进行倍数比较得出的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如可以说“1米是5米的20%”,但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米”。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计量单位名称(即百分数是不名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甲数是3,乙数是4,甲数是乙数的34…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我先后两次在溧水实验小学(本校)和溧阳实验小学(联谊学校)执教了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一课。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学生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难点在于:既要以分数的意义、应用等知识为基础,探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又要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怎样把这一概念教学课上出新意、上得深刻?怎样更好地凸显数学课的“数学味”?带着这些问题,我经历着我的磨课历程,我实践着,我思考着。现把先后两次不同的教学过程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些同学一看到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就头痛,感到无从下手。就其常犯错误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受整数应用题中“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影响,误以为甲比乙多几分之几,乙就比甲少几分之几;另一种是不能正确判断数量关系,乘法除法分不清楚。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抓住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没有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因此我在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找准整体“1”,做到量率对  相似文献   

10.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分数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区别,相对于分数,百分数更便于进行比较,所以在实际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课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要教学的知识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含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其中重点与难点都是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教材一般从生活实际出发,揭示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百分数,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再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12期刊登黄正威老师的《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统一的设想》一文,笔者为黄老师认真钻研教学和大胆进行改革的精神所感动。但仔细思考后觉得,黄老师文中提出“将百分数统一于分数的意义,定义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的设想,笔者以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2.
贯穿整体“1”的一节课唐山市八神庄小学祖庆书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正确地确定整体“1”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定了整体“1”,才能进一步确定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解答。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复习时,我用整体“1”贯穿了一节课的教学。先出两道加、减应用题:(1)一堆...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师》2013,(1):52-62
一、上课教师说课 刘文明(四川省绵竹市天河小学):怎样让没有分数乘除法知识的五年级学生能理解“百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百分数”是一个“率”?怎样让学生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这一连串的问题便是我们设计这堂课的主线。  相似文献   

14.
今年5月12日,深圳特级教师黄爱华为我市千名教师所上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赢得了满堂喝彩。他那看似平常的练习,更是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现采撷于此,以与大家共赏。一、读百分数1.师:下面十个百分数,你想读谁就读谁。15%50%100%0.5%121.7%300%生自由放声朗读师: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你觉得题中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生1:我觉得0.5%比较特别,在这几个百分数中,它最小。生2:我认为300%也比较特别,它在这几个百分数中最大。生3:我觉得50%比较特别,只有它跟一半相等。生4…  相似文献   

15.
现教材对百分数的定义法不是依据其外部特征而是抓了它的本质属性。这样定义虽较:“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要抽象一点,但学生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数与百分数的比较,也不难形成正确概念。  相似文献   

16.
强化活动教学模式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教学安排能力及创新等各种能力。1、尝试定义和练习对于知识联系紧密、定义方法及规律形式类似的内容,利用正迁移规律督促学生尝试定义练习可设计为:(1)复习有关定义和推导方法;(2)尝试定义及证明;(3)学生回答并找出类似规律的不同点;(4)教师针对疑点、难点、重点进行范讲。如:百分数理论这节课,与分数理论紧密联系,如果设计为:(1)说明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复习分数的概念及三种类型的…  相似文献   

17.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浙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一课,教学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它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学生来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完成并不困难。为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思考,力图体现“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主动探究、从中发现不同的规律和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六年制)第三单元第4小节“约分”里提出最简分数的定义为:“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根据此定义可以判断:十和十都是最简分数。很多老师也认为判断无误。我有异议,但空口无凭,难服众论。翻阅“教参”,可惜教参中未做进一步说明。求助《小学教师实用辞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也无济于事。后终在《新编小学生数学实用词典》(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有所获。其详释为:“分子、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也称‘既约分数’。它包括分数部分分子小于分母,且分子与分母互质的…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想: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该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分数意义和比的意义的基础之上。在分析教材和学生认知基础后,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认识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会读写百分数。  相似文献   

20.
教学感悟     
<正>在多年毕业班的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到了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问题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变化万千。有时读完题目竟感觉云里雾里,一片茫然。经过我三十多年的教学、摸索、分析、总结,悟出了一些小门道。认为不管是分数、小数还是百分数和比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整数来解。我想把我对分数、百分数、比、小数与整数的关系的理解解读出来与所有小学数学同仁共勉。以下例题是我自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