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这么写     
上海妥善安排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新华社上海1985年4月1日电(记者李志勇)今年30岁的张志春1982年刑满释放后,不久就安排工作。去年,他结婚成家。最近他对记者说:“社会真的没有唾弃我这个从前的罪犯,而且帮助我安居乐业。”1979年张志春被依法逮捕,判刑三年。罪行是纠合一批青少年组成流氓团伙,在社会上偷窃、抢劫、聚赌。这件犯罪案曾在上海一度引起震动。1982年,当他走出监狱大门时,执法人员告诉张志春,只要奉公守法,将会受到社会欢迎。但是,尽管如此,他在欣喜中夹杂着重返社会的种种忧虑:家里的人和邻居…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我的情缘孙泽敏孙泽敏,1952年生,主任记者,上海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海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兼编辑部主任。孙泽敏钟爱电视新闻和文学创作。他创办了社会多视角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透视》,他所采编的许多深度报道曾在上海引起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3.
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哪有希望新闻单位不用的?可是,我曾要求新闻单位不要采用我寄去的一篇稿件。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谈谈这篇稿件的处理情况。我回家帮助种责任田,刚到田里,帮我家犁田的何广大就来了。何老的头发都白了,这使我激动不已。由于职业习惯,我和他攀谈起来。原来,何老还是个新犁手。一九八二年推行大包干责任制时,何老担心耕牛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21日,我国著名的民间体育活动家、哈尔滨环球体育俱乐部创办人阎庚华为挑战珠峰而牺牲整整一周年了。我因采访认识他,后又与他相交近二十年,在这些日子里,与阎庚华相识、相熟的往事连连浮现在眼前。 A 1983年,我在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那时听说有一个哈尔滨青年从哈尔滨徒步跑到了上海,迎接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召开。这件事对我很有吸引力,就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去采访他。阎庚华当时在大学的食堂当炊事工,他身  相似文献   

5.
我同何卓新、余辉音共同采写的《首都人民喜谈“没想到”》(刊于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二日《北京日报》)一稿,被新华社评为一九八二年度得奖好稿。回顾这篇稿子的采写过程,我从合作的老记者和修改稿子的领导、编辑身上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在选择报道角度、运用典型材料、认真锤炼语言几个方面,更是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采访辛福强,是在一九八二年十月间,那时,他作为大连市在党的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个镶玻璃个体劳动者,从事这项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他当时并没有引超人们更多的注意,但我被他淳朴、热情的性格和美好、善良的心灵所打动,于是我采写了题为《一个镶玻璃的小伙儿》的通讯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时代报》记者科尔许特尔在沪访问期间,我陪同他采访了新闻界、学术界有关人士。科尔许特尔是《时代报》政治编辑部高级记者,对新中国的态度是友好的。这次到上海访问的目的是想了解和报道我国的城市改革。他来上海前已经在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作了采访。在上海访问期间,他那种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甚至带病采访的勤奋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采访方法,对采访对象的巧妙提问,对我也很有启发。科尔许特尔一到上海,就向接待单位提出,他不希望只停留在听取一般的情况介绍上。他希望同有关人士共同探讨一些问题,中心是城市改革,面要广一些,可以涉及到有关改革的各方面问题。不过他很希望能够听到有关人士对这些问题的个人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篇报道,如果不能向读者提供一些新鲜东西,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新闻的作用.这是记者最忌讳的. 一九八二年,我在采访渤海钻井平台年轻经理牛世广的时候,采访前,只知道他是北京石油地质学院毕业分配去的学生,至于他的先进事迹,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的情况、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激动人心的事例等等,则一无所知. 事情是这样的,当我到了塘沽——国家海洋局.我想:首先看看关于牛世广的背景材料,然后找找牛世广周围的人“打外围”,然后再找牛世广本人采访,以后,再去渤海钻井平台,看看工作环境. 可是,当我找来了有关他个人、集体的先进事迹材料,跟他周围的人了解他的情况,所得到的材料都很不理想。都是关于他在无政府主义泛滥时如何坚守岗位等等旧材料。至于海上钻井平台上的生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七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我和长江同志都在上海《大公报》编辑部工作。由于我们共同负责采访工作,曾坐在一张办公桌的两边办公。我们两人的分工是明确的:他负责战地记者的派遣与联络工作,我负责上海市内外勤记者和通讯员的安排、布置工作。他还兼任编辑部社评委员会委员,我还兼任本市新闻各版的主编责任。  相似文献   

10.
胡敏华 《中国广播》2009,(12):56-57
我在上海电台当体育记者时,经常有机会出国采访国际比赛。2001年,当台领导决定让我去莫斯科采访北京第二次申奥时,我既兴奋又紧张。记得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我的一位同事曾去蒙特卡洛采访。在我们做完投票大直播后的第一时间,我接到了那位同事的电话,他哽咽着告诉我,  相似文献   

11.
去年5月,希拉克总统访问上海,上海电视台外语台(IBS)记者对他作了独家采访。希拉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上次访问上海时他还是巴黎市长,6年以后,他作为总统再次访问上海,“上海的变化使人太惊讶了,我几乎已经认不出了。”每年,上海电视台都要接待几百批海外客人,他们对上海和中国的印象也几乎都和希拉克一样。中国和上海的文化令世界瞩目,海外观众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小平同志南行讲话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迈开了新的更坚实的步伐。这几年中国和上海的变化是名符其实的“日新月异、天翻地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  相似文献   

12.
与13年前在上海种下第一棵蔬菜时一样,62岁的美国人朗杰士始终在媒体前保持低调。朗杰士在上海被称作“洋农民”,他的“农场”是外国人在此地投资时间最长的“常青树”。尽管如此,他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大部分时候都报之以“NO”。不仅对媒体,对于其他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参观”“评比”之类活动,他也一概拒绝。其园艺场所在的乡镇农业部门曾有意把他300亩大小的种植基地列作“现代农业示范性基地”,朗杰士同样谢绝了。他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在上海种菜,是“我的实验”,也是“我的生意”,更是“我的享受”,是“我自己的事情”。与上海共发…  相似文献   

13.
在编纂传记丛书《新闻人》过程中,使我陷入敬重、感激心绪而深切怀念的,莫过于我的新闻启蒙老师邵红叶。在1948年末平津战役中,我被调到天津日报后,是邵红叶分配我当记者的。在房东的东屋里,他操着上海口音问我想做什么工作?我说:“服从组织分配。”他说:“好,你做文字记者怎样?”我说:“那可不行。我不会。”他问我会做什么?我说:“我会摄影,冲卷、洗印放大照片都会点儿。”他说:“摄影,以后再说,你先搞一段文字记者试试,好不好?”我说“不行”,他却说:“就这样定了!”从那时起,我和从华北局城工部调来的十几个…  相似文献   

14.
程洁 《新闻记者》2001,(3):38-40
这将是我这一生中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次采访。在刚起步不久的记者生涯中 ,我遇上了这样一位特殊的同龄人———他曾犯下滔天罪行 ,在逃两年。与他的接触中 ,我体会到了作为同龄人所不易体悟的东西 ;这些感受更让我明白了———“记者”这个名词背后更有它的另一番意义。就在年前 ,曾有一位读者给报社来信 ,他说 :“作为记者 ,他承担的不该只是报道任务 ,记者的身上更肩负着启迪民智的社会责任。用手中的笔去开启大众的民主、法制意识 ,自由、平等观点。授之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记得当时在阅报栏上看了这封信后 ,报社的副总编辑任洲…  相似文献   

15.
1986年仲夏,时任舟山地委书记的祝耀祖同志让地委办转来一封上海<文汇报>记者,他的老友全一毛同志的信,嘱我按来信的要求,收集一套地委党史办编印的<舟山革命斗争史资料>并和他致全一毛的复信一并寄出.  相似文献   

16.
《他们是工厂的主人》这篇短新闻是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江苏快讯”的播出稿,在一九八二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广播电视部分)。该文无论从新闻题材的选择,还是到表现手法的运用,都堪称新闻佳品。记者以敏锐的触角,从通棉一厂纺织女  相似文献   

17.
李根蒂同志是《群众日报》记者,1953年调到《人民日报》,后又调到上海《文汇报》,任《文汇报》驻京办事处主任。他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延安时期的采访作风,处处以普通人身份出现,人们认不出他是记者。他采访容易了解到真情,写的稿子比较扎实。这一点给我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元旦刚过,收到上海记协送来的<当代上海记者丛书>,这是一份很有意义的新年礼物. 丛书收录了上海新闻界22位记者、编辑的新闻作品,作者有的是我很敬重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有的是我很熟悉的多年的朋友、还有的是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中青年编辑、记者.这些精品力作按人分册结集出版,不仅是上海也是中国新闻界一件值得祝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他,今年已76岁,两鬓斑白,依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生活、对社会上一切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交通拥挤的大城市,有时,他竟象年轻记者一样挤公共汽车外出采访。他的新闻作品频频见于报端。他,就是我国老新闻工作者陆诒。一本《战地萍踪》,记述了他早在30年代当战地记者时的难忘岁月,令今天的年轻记者读来羡慕不已;他近两年发表的新闻作品,虽然不再有硝烟弥漫的炮火味,但仍然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显示出老一代名记者采访写作的深厚功底。不久前的一天,在上海一条僻静的马路上,我找到了陆诒的住处,在一间布置简朴的书房里见到了正在写稿的陆诒。陆诒谈吐随  相似文献   

20.
顾龙是《新民晚报》的一位高级记者,朝气蓬勃,一表人才。在上海新闻界有相当的知名度。我在《新民晚报》社当总编辑的10年间,与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深感他酷爱新闻事业,是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活力,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同仁。记得在三四年以前,他曾经跟我说过,准备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最满意的作品结集出版,不过要力求编得与众不同,要有自己的特色,届时希望我能为其作序。然而,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