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宗仁从其政治目的出发,强调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提倡广招人才,任用“新人”,重视学校教育,积极培养人才,以真诚换得人才的归属,在当年广西建设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宗仁的用人思想有实践,对他个人来产,固然有维护其统治、发展个人势力的一面;就全面而言,客观上确使一大批真正的贤才得到了保护和任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化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李宗仁的用人思想、富于深刻的理论意义,其用人实践,有值得借鉴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是人类历史的缔造者,是社会的主体。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直接推动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各个方面的人才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历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历代都很重视人才的任用,人才的选拔,人才的培养。中国先秦时期已经认识到了人和人才的重要性,这段时期的用人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看待人才在社会中的价值有一定借鉴意义,有助于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待人才的社会价值,正确对待人才的素质培养、选拔和任用,使人才更好的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邦在诛暴秦、打天下、创汉业的历史进程中,千方百计广揽人才,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公正评价重奖人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人方法和用人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才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人才的识别和人才的任用是领导活动在人事管理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环节。领导者能否获取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掌握了高超的用人艺术。用人艺术是领导者在掌握和运用科学用人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情况灵活运用用人方法和用人技巧。用人艺术所追求的是巧妙地调动多数下属的积极性,发掘其潜能。在识别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领导者充分的运用领导科学与艺术,慧眼识才,用人之所长,扬长避短,量才用人,才能更大的发挥人才的价值,推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李宗仁在“焦土抗战论”中对时局的特点、对日和抗日国策、总体战略战术原则的分析和论述,认为李宗仁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军事思想,其哲理性具有新世界观萌芽的性质。这些新哲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战场提供先进思想武器,并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末袁世凯的用人特点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时期,袁世凯为了发展北洋集团的势力,形成了一套颇成体系、独具特色的用人思路并集中表现在对于人才的援引上面。兼收并蓄、范围广泛;注重任用新式人才;以小站系为中心以及绝对服从、兼备德才等是其用人特点。  相似文献   

7.
综观古今,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大,唐太宗在其统治时期使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这与他的用人思想是分不开的.唐太宗积极倡导和推行进步的人才观.从重视人才、选拔人才到运用人才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为巩固政权 ,治理天下 ,善于纳谏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惟才是与。在当今用人方面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唐宪宗针对平藩战争的用人原则归纳为两类:一是任用藩镇降将文臣以壮大中央力量,瓦解藩镇集团;二是任用有吏才和通晓经济的人才,作为平藩的后盾力量.并且指出、这种用人原则不是全部的用人内容,也不是绝对的.同时,指出了这种用人原则的不足和对中兴局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继承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选才标准,总结了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资于治道”的人才理论,其人才思想集中体现在《资治通鉴》和《稽古录》“臣光日”的史论文字中,主要观点概括为:用人是“人君之要道”,官员任用必须慎重地选拔考察,做到用得其人;选贤任能,富国强民;用人论贤不论亲疏;不重门第,唯才是用;才德说等。  相似文献   

11.
武则天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很有作为。她下诏求贤,改善用人政策,网罗大批人才为其所用,使唐朝的社会经济继续向上发展,她任用酷吏,滥施刑罚,致使晚年众叛亲离,临死前下台。用人的得失是她政治沉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学家。他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唯贤是举的人才学思想与实践,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辈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当今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造就、选拔任用,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高校干部竞争上岗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竞争上岗是指党委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主要特征的干部选拔任用方法。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新举措和有益探索,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党管干部原则,在法制轨道上积极、缜密、稳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管仲对国家行政人才的作用、标准、荐举、招徕、任用以及考核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管仲认为行政人才的作用:可帮助国君争得天下;标准:既要立义、行仁德、又要严格执法;荐举:建立法令来惩处隐瞒不举贤才的行为,对于有能有德的人才应当积极举荐;招徕:通过德行、诚信、物质利益等方式,广招天下人才;任用:要察能授官,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考核:对行政官吏的德、能、绩三方面综合评价,有功者赏,有罪者诛。管仲的这一整套人事行政思想对于今天的人事行政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才人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而系统的 ,具体表现在 5个方面 :人才的决定作用、衡量标准、选拔任用、人的教育培养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用人水平,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为避免领导干部在用人方面的失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法制与制度建设,防止和纠正选拔使用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从而真正提高领导干部的用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毛泽东人才人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而系统的,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人才的决定作用、衡量标准、选拔任用、人的教育培养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由于受历史及封建思想的影响、传统干部体制的弊端及现实体制机制的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领导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影响其创新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廓清选人用人上的模糊认识和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历代统治者所渴求的。孟子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治国中的重大作用,并对人才的选拔、考察与任用、教育与培养等问题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有不少思想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0.
本主要从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用人水平,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为避免领导干部在用人方面的失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上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法制与制度建设,防止和纠正选拔使用干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从而真正提高领导干部的用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