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笛特有一种特别的中国情结,她在属于自己的“象牙之塔”里神往于中国,认同于中国文化,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想象中国、塑造中国、介绍中国。她对中国古诗的译介,带有相当大的改写与创作的成分。她对中国古诗的深厚文化内涵进行美学再加工,从中获取新的灵感和想象,抒发了她的异国情调、中国梦,塑造了她心目中的中国文化。朱笛特将她的“中国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框架下,她无意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历史真实,而是借异国历史满足自己想象和审美的需要。“中国历史框架”只不过是为她搭起了创造和想象的空间,为她独抒性灵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背景,是女作家借以抒发自己的中国梦的一种创作手法。她笔下的人物,寄托了她的理想,深深打上了她的个性特征,是女作家自己的激情、理想与其对中国的梦想和想象相结合的产儿。  相似文献   

2.
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形成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她是中国共产党在91年的艰苦探索过程中的一个黄金地带,是我们党从创立到成长到执政到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她在13年的抗战中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现代文化一起构成了今天的延安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4.
梦想调色板     
正我梦中有那么一个中国,她,古雅悠然、华美尊贵,她的一颦一笑高贵雍容。她是泱泱大国、文化之源,是我心中唯一的家园。国庆梦之赤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样的中国,黑色的眼睛蕴含着万千年的文化,赤色的嘴唇倾吐着爱的深情。在如血般鲜红的五星红旗下,来自各国的仰慕者以憧憬的眼  相似文献   

5.
古诗作为我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如一个璀璨之星闪耀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古代诗歌是祖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她以优美的词句、和谐的音韵,赞颂了山川田园之美;赞美了仁人志士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集体学习和全国各地考察调研的过程中,多次提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国梦着眼于未来,但溯本求源,她却是深深地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寻找法治理念的历史轨迹,探索法治理念在我国的文化根源显得更具时代价值。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治理念进行发掘和研究,以期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法制建设中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他者":杜拉期笔下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赛珍珠从小就接触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这种文化的热爱。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走向提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思考。作为一个作家,赛珍珠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她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在描写中国的作品上取得了比20世纪其他西方作家更高的成就和声誉。  相似文献   

9.
玛格丽特&#183;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0.
曹复 《科技文萃》2001,(4):184-187
2月14日,一向挚爱中国文化的泰王国诗琳通公主第十二次踏上了她心目中“龙的国土”。诗琳通公主在20多年前就爱上了中国文化,一直爱得执著,爱得深沉,爱意越来越浓。此次公主是应中华语言文化基金会的邀请前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继续深造中国语言文化的。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诗琳通公主除了每日5个小时固定的汉语书写和口语课程外,还要学习中国书法、绘画、音乐等。按照她的学习日程表,每天早7时必定要练打太极拳,周末也不休息,要去参观游览北京著名的文化景点。到中国的第一个星期六即2月17日,她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北京琉璃厂文化街。  相似文献   

11.
认同华夏与中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中华大一统文明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即使如南北朝纷争割据的各政权也以争夺中华文化正统为荣,这正是隋唐得以实现大一统的精神支柱.“文化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走向和趋势,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都对文化中国的坚守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武则天是初唐时期文化中国的一个特殊文化符号.她适应南北朝以来文化中国大一统认同的潮流,以《周礼》为号召,推动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促进多元一脉的民族文化国家的发展,提升大一统的国家形象,继承有唐“以文治天下”的传统,亲撰《臣轨》,倡导“以道德化天下”,在中国官德教化史上留下了靓丽的一笔.她为文化中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成语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成语文化"为创意主题,以"文化的宝地、旅游的胜地、教育的基地"为宗旨,建成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用各种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在主题策划的创新性、主题文化的大众性、主题活动的多样性、旅游产品的参与性、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和制作手段的高科技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她是原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她可以用高科技手段来打造,把文化性、观赏性、参与性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可见,中华成语文化主题公园的策划是可行的,可以成为中国主题公园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3.
处于一个如此重视诗歌编选的"诗合集时代"当代诗歌图景,其问题就在于,在"诗合集时代"现代诗歌该如何完成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构型。李润霞在她的潜在诗歌编选以及当代诗歌研究中,就试图建构一个诗歌标准,在喧嚣的时代为中国现代诗歌寻找一个当代路标。她的三卷本《潜在诗选》首先以扎实的史料重构与疏浚地下历史,深入地下诗歌的诗学价值,展示了诗学研究开阔的文化视野,呈现出独有的编选个性。而且通过该诗选,编选者以"青春文化"与"个人手艺"向度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构型的重要路标,并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戏剧文学欣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现行诸版本中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戏剧篇目。然而,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文化幻象的“中国形象”在欧美人当中早已根深蒂固,中国只是作为一个“他者”被注视、被制作,由此导致了生活画面的失真。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度过了近40年的时间,其双语背景、双焦透视、跨文化的独特经历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那就是,她能以相对超然的心态,运用两套参照系去观察人类社会,将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的理想贯串到小说创作中。她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捍卫者,同时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民族性格又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既不重复那些歪曲中国本来面目的“套话”,也不刻意制造美化中国的神话。当今多元文化时代,赛珍珠其人其作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玉 《留学生》2010,(9):15-15
王丹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孩,但又是多种文化的结合体,从中国到法国留学,再回到中国,她在成长,也经历了很多。这个女孩一路走来,都说自己是好事多磨.她只是抓住了每一个机遇,努力之后再享受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长期生活过的赛珍珠对中国社会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人民有着自发的情感,她以一种跨越国界和种族文化的视角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客观描述.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的心态有着细腻、直接的观察,她准确地把握住了“土地”这一中国农民的生存基础和文化命脉.在其代表作《大地》中,赛珍珠饱含女性主义的同情,以写实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阿兰、王龙等一批勤劳朴实的中国农民形象.她的作品既改变了19世纪以来西方人心目中被扭曲的中国人的形象,更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农民热爱土地、珍视土地的“大地情结”,从而开启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之门.  相似文献   

18.
袁昌英一生完成了大量的著译、评论及文学创作,这是以她深厚的理论知识、学贯中西的文化积累作为指导的。同时,她又以传统伦理道德观和自身的好恶,有选择地继承和接受中西文化,将精神分析学说、唯美主义和现代心理剧等现代西方文化介绍、传播到中国并在戏剧创作中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刘馨 《安顺学院学报》2009,11(4):23-25,91
袁昌英一生完成了大量的著译、评论及文学创作,这是以她深厚的理论知识、学贯中西的文化积累作为指导的。同时,她又以传统伦理道德观和自身的好恶,有选择地继承和接受中西文化,将精神分析学说、唯美主义和现代心理剧等现代西方文化介绍、传播到中国并在戏剧创作中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所体现出的文化地理意义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在近现代史的研究方面,上海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研究对象,即上海学。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写作中,上海因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更是一个充满了话题的城市。王安忆的写作就直接与她居住在上海的生活经验相关。文章就是从她最初确定将中国经验作为写作的主要方向人手,继而自觉、不自觉地发现上海,并为之而写作。王安忆用她的写作,用她笔下的人物形象证明了上海乃是乡土中国的一个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