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常莹 《东南传播》2021,(3):105-107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后工业化的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特征.面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何在社会与个人之间搭建桥梁,传播学家李普曼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围绕"幻影公众""局内人"与"局外人"等概念,阐释了多元社会中公共舆论运行的机制.李普曼的公众观虽然有着浓厚怀疑主义的色彩,但对当代多元社会中舆论的引导与规范提供了新视角.围绕着现代多元社会中的公众角色以及公众与舆论的关系的讨论应该成为当下传播领域的重点之一.笔者认为处于公共舆论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应积极适应不同舆情中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以促进公共舆论更好地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偲 《新闻世界》2014,(4):157-158
李普曼用“我们脑海中的图像”来解释传统媒介环境下大众舆论的形成,它的形成基于媒介通过新闻报道为大众制造的拟态环境,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公众议程。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着传统媒介环境,中国社会的转型改变着人们对待变化的心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将如何演变?本文试从梳理大众媒介与舆论之间的关系演变入手,探讨议程设置理论在各个环境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适用情况,并展望未来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大众媒介与舆论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公众舆论问题是公民社会建设中的焦点。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公众舆论能否在正常的轨道上建立和发展,是能否真正建立公民社会的关键。文章对公众舆论形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断层"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弊端,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特有的公共舆论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舆论对人们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加大,与人们的生活日益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不仅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众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舆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重点围绕李普曼的舆论观,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要素、环境变化等进行论述,并以微博平台作为具体案例对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众舆论主要具有批判性、公开性、非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舆情民意的定量研究舆论是公众对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或事实而表达的意见,其中掺杂着理智与非理智的成分。简单的讲,舆论的定量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公众意见的测量。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应以了解、把握舆论为前提,只有切实掌握了舆论,了解了公众意见的分布情况,才能谈得上更好地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舆论。  相似文献   

6.
如何改善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中新闻媒体作用的加大,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舆论监督也在广泛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研究新闻媒体如何充分发挥大众传播优势,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这不但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言靖 《新闻爱好者》2007,(10):26-26
网络传播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言论自由、丰富、活跃起来,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现实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大众。‘响目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起公众事件的发生总伴随着舆论的旋风,而舆论对于某一事件的反映也能出公众认知和心理的变化过程。黄海波事件中舆论的分布和强度以及对于舆论的有效控制反映了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就是以黄海波事件为例,分析这一代表性事件中的舆论走向及其反映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9.
关梅 《东南传播》2010,(9):73-75
网络传媒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信息环境,大大提升了公众的舆论地位: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影响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再现公民监督主体意识;丰富舆论表达方式。然而公众舆论地位被过于放大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以便更好地使用网络传媒,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安珊珊 《新闻界》2012,(15):39-44
本文着眼于对公众舆论研讨的学理性梳理,探讨了从大众传播情境到互联网传播情境这一媒介生态转型过程中,公众舆论研究的理论流变。通过对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网络舆论研究所采用的视角,认为西方学界对网络舆论的讨论偏向于"影响"范式,而中国本土学者的讨论则偏向于"适用"与"引导"范式。这两种不同范式下的研究取向,成为了虚拟社会里中西"公众舆论"研究的不同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11.
刘玲玲 《新闻世界》2011,(1):143-144
1922年,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问诸于世,该书是李普曼研究舆论问题的传世之作,标志着舆论学的诞生。著作第一次对媒介角色进行分析,提出了固定成见、虚拟环境、公众舆论等概念,它开拓了从各种学科角度去研究舆论学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中国的传媒生态,调动了普通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潜在能力.但社会化媒体在促进公众舆论构建的同时,由于其信息传播方式、用户特点、技术特性等因素,也限制了公众舆论的形成.要想实现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中的应有功能,应从有效监管信息传播通道及内容、规范公众信息传播行为、加强与传统媒体的渗透融合三方面寻求变革与突破.  相似文献   

13.
高江宁 《记者摇篮》2006,(11):35-36
就舆论的定义而言,笔者倾向陈力丹先生的说法: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件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依此定义可以清楚地看到“,舆论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如果理智的成分大于非理智的成分,舆论的质量自然好,反之,如果理智的成分小于非理智的成分,舆论的质量就差,并容易对问题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对舆论应该有正确的导向。舆论的质量取决于舆论的主体要素公众。公众是自在的,是对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是19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尽管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将他称为传播学家,但是他对"群众"公众"舆论"等传播学领域的许多问题发表了深刻的见解.沃尔特·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对"公众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归纳分析塔尔德和李普曼笔下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媒体语境下理性公众舆论产生的条件,旨在获得理性公众舆论形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新闻世界》2012,(6):240-24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关键期,公众迫切要求恢复自身的舆论主体地位。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不可动摇性,再从媒介双重属性与公众权益的冲突及公众意识的觉醒来说明重新确立公众舆论主体地位的必要性,最后进一步说明公众舆论主体地位应理性确立,以期构建新时期舆论引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民主形成以来,公众舆论一直作为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能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在促进社会问题解决、加快社会进步和民主化进程方面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主和公众舆论分别说开去,分析两者的内在关系,探究其互动规律,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丁莉 《东南传播》2014,(6):69-70
新闻界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公众舆论的代表,民主社会的象征。西方世界甚至将新闻界的社会地位定位于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舆论"一词,虽在学界还未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但是它的存在和影响力却是真实存在的。对于舆论、大众传媒在民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议题。传统媒体长期掌控话语权而较少反映公众的声音,新媒体恰恰弥补了这个一直为人诟病的弊端,因而吸引了诸多网友围观。网络舆论也为各大媒体提供争相报道的热点。本文将围绕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几个方面着手,试图解析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繁华背后的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18.
黎妮 《今传媒》2013,(1):27-29
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沃尔特·李普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舆论悬于虚空大地的图景,认为公众舆论是不可能的。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传播环境的变化,公众舆论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可能,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舆论引导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舆论引导需考虑公众细分,以公众在舆论中的表现方式及卷入度为细分维度构建细分矩阵,可将公众划分为潜在舆论领袖、表意舆论领袖、行为舆论领袖、一般潜在公众、一般表意公众与一般行为公众.在监测、分析、影响舆论的全过程中,须识别不同类型公众的特性,把握舆论形成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传播模式与传播策略,以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借助大众传媒形成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得以表达公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对国家、社会事物实行监督.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