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观园里四大金牌丫头,我们认识了铁骨铮铮的鸳鸯,也见识了丰富圆融的袭人,本期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深情的紫鹃,她们都来自贾母身边。紫鹃原名鹦哥,因贾母担心黛玉的奶娘王嬷嬷年老,随身丫环雪雁甚小,“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者与了黛玉”。曹公并没有像介绍袭人一样介绍紫鹃,名字来历、办事特点等,都没有细说。后文直接过渡到紫鹃。黛玉为其改名紫鹃用意何在?是否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2.
红娘与紫鹃分别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和清代作家曹雪芹笔下的、r鬟。两人同为婢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地位低下;都具有真诚直率、不趋炎附势、聪慧正直的品格;都尽心尽力地去帮助男女主人公追求他们的爱情。然而,红娘不是紫鹃,紫鹃也不是红娘。红娘认为爱情应该是自由选择,紫鹃认为爱情不仅是自由选择,而且是相互知心;红娘与其小姐莺莺始终脱离不了主奴关系,而紫鹃与其小姐黛玉则是知己关系;红娘最终使张生和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而紫鹃却未能完成“红娘”的任务。这些不同,主要根源于红娘与紫鹃的性格差异,她们所处的环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别,还有作者塑造人物的目的也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一书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有许多出色的侍女形象,鸳鸯、平儿、袭人、紫鹃这个"四大丫鬟"小群体更是尤为突出。四位侍女都是主人身边的心腹,得主人看重,都能被赞一声"忠心无二",不过她们的忠心却各有不同。文章将她们分为四类,分析了她们为何表现为这几种类型,并点出其所作所为对自身在主人心中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情悟紫鹃     
《红楼梦》大旨谈情,紫鹃之情为其一绝。其情之专,其情之深,其情之纯,其情之真,净化人的心灵,感天动人。紫鹃之情因黛玉而生,因黛玉之亡而失去依托,步入空门;紫鹃与黛玉荣枯实相共,其情为发自内心的诗意之情,不能不为之情而恸哭。立足一个"情"字,从情之缘、情之痴、情之空三个角度分析紫鹃的情感世界,探究紫鹃之情深层精神内涵和精神价值。紫鹃之情引导人们追求真性情和诗意人生。对中华文化心灵和情感价值体系的建构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里写了大大小小不下上百个丫鬟,其中有数十个是"人物"级的,像服侍贾宝玉的袭人、晴雯、麝月、碧痕、秋纹、檀云、茜雪、蕙香、春燕、五儿;服侍林黛玉的紫鹃、雪雁;服侍薛宝钗的莺  相似文献   

6.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似文献   

7.
《王步文》:一个早期共产党人形象的再塑向宁公元759年春,唐代大诗人李白顺长江而下时,不禁把酒放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它如乳的江水哺育了炎黄子孙的千秋万代,而今,它依然是古朴...  相似文献   

8.
贾宝玉的死亡意识与紫鹃的命名当下不少人已经在探讨,但似乎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贾宝玉三次化烟说其实暗含着一个神话原型紫玉化烟,贾宝玉要求与紫鹃、林黛玉一起化烟,而紫鹃与林黛玉的名字正好组成紫玉,这也是紫玉化烟的运用,而《红楼梦》的内容与紫玉化烟的意蕴相符。  相似文献   

9.
红娘与紫鹃分别是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和《红楼梦》中侍女的艺术典型,她们都是尽自己的智慧与能力去促成小姐的爱情婚姻,都是那样的热情、无私、勇敢。然而,由于红娘和紫鹃所处的家庭环境,自身的性格以及作品本身题材的不同,所以在对待爱情婚姻的看法,促成主人婚姻中的作用以及人物形象深刻性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决议》飞来震八荒,翊赞中枢多大老,湘天风暖彩云翔。运筹帷幄尽贤良。同歌领袖丰功伟,振兴禹甸头虽白,更喜鸿篇薄海扬。我有葵心倾太阳。上面这首小诗,表达了我初学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的兴奋心情。对于这个举世瞩目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气壮山河的讲话,我展诵再三,心潮起伏,一幕幕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壮丽画面尽收眼底,毛主席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萦回脑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紫鹃浅析     
鲁迅说过,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伟大作家曹雪芹在一部《红楼梦》里创造了几百个活生生的人物,其中不少形象,如宝玉、黛玉、宝钗、凤姐、刘姥姥等已经流行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朽的典型。在这么众多的人物中,紫鹃这个人物,同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黛玉之死     
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黛玉白日已经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到了晚间,黛玉却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似有要水要汤的光景。此时雪雁已去,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  相似文献   

13.
《云赋》是高中第三册语义课本上的一篇散文.它通过对乌云、白云、彩云的千姿万态的描写,歌颂了大自然的美,表达了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观察细密,文笔优美,写得很有艺术魅力. 我多次教过这篇课文,对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的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以近半篇幅写“奴才”与小人物,它的贵族之家盛衰主题半是靠奴才叙事表现的,而它的“色空”思想也借助于对贾瑞、尤氏姐妹等小人物的书写来表达。它的中心人物安排呈主奴双重结构,平儿、袭人、紫鹃、鸳鸯、晴雯的角色、脾性、思想意识乃至命运遭遇等皆与主子对应。它能集中国古典文学下层社会叙事的大成,既由于成功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也由于持朴素的民主平等观念与人道精神,可称民主现实主义文学的范本。  相似文献   

15.
伍子胥的故事在《左传》《国语》和《史记》中都有记载,展现了伍子胥有识有谋、赤胆忠心、结局悲惨的特点,不同的是,《左传》偏足智多谋的形象,《国语》偏忠贞刚烈、爱国为民的形象,《史记》偏忍辱发奋的复仇形象,这主要是因为先秦时期侧重表现伍子胥尽忠为臣的形象,而汉代以孝治天下,血亲复仇思想盛行,轻生重气、崇尚名节的侠义精神深入人心,加上司马迁受个人遭遇的影响,《史记》中的伍子胥从忠臣形象演变成了"复仇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氓》与《美狄亚》是中西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的作品,它们确立了所谓“痴情女子负心汉”、“始乱终弃”式的文学主题。历来这些弃妇作品中的弃妇形象成为人们研讨的主体,而对其中的负心汉形象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一些。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氓》和《美狄亚》两部弃妇作品中的负心汉形象,在对其基本特征进行探讨的同时,揭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对负心汉形象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儒林外史》在刻画男性士子形象的同时,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文试从人物身份、行为方式和观念等方面把书中的女性分为四类:母亲形象、妻妥形象、妓女形象和“才女”形象,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从传统文化和女性自身独特心理等角度对她们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几类女性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正>“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是恩师王炳照先生在22年前《写在陈元晖先生〈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出版之前》一文的主标题,现作为这篇书评的主标题,是想表达两个方面的情结。一是对“中国教育学史”研究的情结。正如王炳照先生将自己的文集同样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中国当代教育论丛”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时所言:“将文集定名为《寻找把教育学托上天空的彩云》,实际上是我的老师陈元晖先生的一贯追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深入分析《汤姆叔叔的小屋》、《飘》和《根》这三部文学作品中的黑人形象,探讨形成原因及其艺术价值,并指出这些黑人形象是沿着"之"字形的道路延伸、发展的,即《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人的文学形象揭露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而《飘》却表达出了对被打倒的奴隶主的无限同情,《根》中黑人的文学形象又再一次揭露和控诉了奴隶制。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边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城》是沈从文最著名的一部小说,共有二十一章,在一九三四年生活书店和开明书店的初版本前面有个作者的短序。《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主义创作艺术的一个典范,它有意描写普通的百姓和士兵的健康、天然的生活。他们身处边境僻乡,被潺潺的流水,成林的翠竹和富有诗意的彩云所包围。作品是部悲剧,人物的行动经常是十分固执的,但没有一个居心不良或道德败坏。人物的行为常常在倒叙中以点画形式出现在迷迷糊糊的梦境和回忆里,寻求现实主义的批评家因此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