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敏秋 《中国文化》2023,(1):269-298
章太炎是現代中國最早倡導全國方言調查、最先對全國方言予以分區的方言學家。他利用各省留學生集聚東京之際,采用直接法與間接法調查全國方言,著成中國現代方言學開山之作《新方言》,并對全國各省漢語方言的語音特徵進行歸納。章氏上承古典方言學的優秀傳統,下啓中國現代方言學的嶄新領域,以方言調查、記録和研究爲基礎,注重方言詞彙、方言分區、方言歷史演變與比較,旁及方言語法、方言文化等内容,尤其重視發揮方言的社會與文化功能,爲中國現代方言學奠立了新典範。然而,《新方言》長期被誤解,導致晚清民國時期摹仿與踵武《新方言》的系列著作在學術史上長期失語,遂使清末民初洶涌澎湃的中國方言研究浪潮與“五四”以來的方言運動斷爲兩橛,成爲中國方言學史上缺失的一環。文章通過梳理章太炎生平調查與研究方言的歷程,以《新方言》初刻本、重訂本爲中心,輔以《章太炎<説文解字>授課筆記》及其它資料,探求章太炎方言調查方法與過程,釐清其語料來源、調查範圍、研究目的等基本問題,重建中國古典方言學向現代方言學轉型歷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而將中國現代方言學的草創時間從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提前至二十世紀初。  相似文献   

2.
一 民間字的定位 文字學的研究方法有綜合(或稱歸納)與比较,本文的基本方法是"比较",其具體方法是不同層面漢字之間的對比。-般的語言學把"比较"和"對比"這兩個詞分得很清楚。"在語言學上,'比较'往往僅指那些在歷史上同源的語言(即在發生學上同源的語言)之間的比较,而'對比'则指在歷史上不同源的語  相似文献   

3.
李誠 《中国文化》2023,(1):323-345
自學術角度而言,夏禹以龍爲圖騰説,乃聞一多先生在其所撰《伏羲考》中所正式提出。此一看法,與中國兩千年來以龍爲皇權標志之意識契合,似已成吾國文化、民俗原點理論與符號象徵之一。今西人往往以其邪惡之怪獸dragon對譯漢語“龍”,遂對吾國傳統文化印象頗有傷害。辨明西語dragon乃漢語“龍”之誤釋,而重塑中國龍之形象,固爲矯正誤會之一法;而修正吾人傳統之誤識又何尚非正本清源之舉?是則論夏禹與其圖騰,於中國文化之重大意義自不待言。故本文敢對聞先生“鯀化黄龍”“禹名爲蟲”“禹騎乘龍”“禹親多龍”“夏有龍瑞”五説逐一辯其誤,更益以“歷代帝王之崇龍”補足餘論,證實聞説之不能成立。從而以正中、外、雅、俗文化間龍意識之視聽。  相似文献   

4.
(一) 漢語語言之富贍,今知其為人類語言中之最。古代如先秦典籍,漢儒已多闡發,然時代愈後,材料(素材)益多,皆散在十一億人口口中,所以漢語“方言”之學,正待吾人開發、收集、整理、分析,為極端複雜之事,余在整理《昭通方言疏證》之時,即已深切感到,勉强收錄了若干則,但有大多數是  相似文献   

5.
一 從内典看梵唄進入中國的基本情况引用《中國佛教術語詞典》②的定義,梵唄是"宗教儀式中用來約束外在與平息内心的佛教唱頌③;也用於對佛陀的贊美."梵唄的第一個要素"梵",是"梵覽摩(Brahma)"的音譯,與印度術語語源相關;梵唄的第二個要素"唄",是對"唄匿"(pā tha,意為"咏唱")的漢語音譯.梵唄這種佛教咏唱(實際上是一種拉長的調子)發展成熟以後,在唐代傳人日本,日語發音為Bonbai④(譯者注:平假名為ばんばぃ).根據佛教傳説,詩人曹植(192-232)是中國的首位梵唄制作者.  相似文献   

6.
一 讓我們從分析“交流”這一概念開始.漢語“交流”的更字面的英語譯法應該是“interflow”.顧名思義,“interflow”或“交流”意味着,來自兩個不同源頭的水(或任何可以流動者,任何所謂流體)各自流向對方.  相似文献   

7.
何歡歡 《中国文化》2023,(1):346-351
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説是中國佛教史和翻譯史上最爲人熟知的一個理論。“五失本”的意思較爲清晰,學界也無甚争議。“三不易”則由於日本佛教史學者横超慧日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易”字應理解爲“改易”“變易”,顛覆了中日兩國先賢時俊皆讀爲“容易”的傳統訓釋。本文在介紹横超慧日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進一步分析“三不易”的言外之意和道安的釋家之道:作爲不通梵文胡語的義學僧而非譯師,道安本意或許不在提出翻譯的原則、技巧等理論問題,而是爲了説明甚至强調自己所做之注經、證義等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隱含着對“印度原典至上主義”和“外來梵僧第一主義”的挑戰,旨在提高漢僧修習弘法的自主性與權威性,是一種自覺的“佛教中國化”。本文亦對船山徹和王向遠兩位教授有關“三不易”的研究提出了幾點疑惑,希望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相似文献   

8.
一 林語堂(1895-1976)是中國現代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學者.昊經熊(1899-1986)是二十世紀中國享有世界聲譽的法學家、人文學者.二人是中國現代史上兩個著名的基督徒知識分子,分別著有《從異教徒到基督徒》①與《超越東西方》,對自己的信仰歷程進行了詳細記述和深入剖析.林語堂出生在一個兩代信仰基督教的家庭,從小就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又重新恢復了對基督教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杨慧林 《中国文化》2007,(1):125-128
“教會大學曾經是中國新式高等教育的先驅”,這是無可争辯的事實。但是另一方面,基督教差會以教會大學“作爲傳教媒介”的初衷當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問題在於:基於對“本源文化”(original culture)和“目的文化”(target culture)的不同理解,以齊魯大學(山東基督教大學)和聖約翰大學爲代表的早期教會大學選擇了全然不同的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區別,首先體現於作爲不同授課語言的漢語或者英語。齊魯大學和聖約翰大學分别選擇的授課語言,既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觀念和傳教觀念,也引伸出一些悖論式的問題。如果說“我們只能在語言中理解、而不是理解語言”,那么追溯當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是有意義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嶄新的“ 學”的命题,論述中國書道構成的基本質素,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最獨特也是最高層次的文化表現现審美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台智府的超等級造詣的特殊寫照。全文分六節,從書道的工具,書法的對象,書法的“力之運動”的内涵,到書法美學的哲學意蕴,都作了深入的解析。就中對“ 學”之命名樹義,對“轔轢”學理的闡释,對漢字構成的諸種複雜因素,對中華民族觀察宇宙萬物和表現内心感受的“超象”与“非象之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多屬創獲。作者提出,如不理解书道之精諦所在,則很難做到對中國文化有深湛的認識。  相似文献   

11.
博山爐是一種爐蓋裝飾形狀類似山巒的特殊熏爐。或許是受"博山"一名的影響,這種山形裝飾自宋代吕大臨以來一直被看作是對想象中的東海神山的摹狀,從而被解釋成漢代人崇拜神山或仙山的思想的反映。通過研究漢代對山峰或山巒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發現,漢代藝術中描畫山巒的基本藝術符號包括三種:即三角、圓弧以及二者的融合。這與博山爐爐蓋裝飾的藝術形象大不相同:博山爐蓋飾試圖表現的不是山巒,而是聚散流動的雲氣。與此密切相關的是對"博山爐"這一名稱的重新思考:"博山爐"很可能并非得名於博山爐蓋飾的形象,而是跟當時博山爐焚燃薰草的産地之一"浮山"的名字有關。也就是説,我們對沿襲一兩千年之久的被稱作是"博山爐"的這一器物的名稱和形象,都需要作重新認知,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賦予"博山爐"這一器物可能具有的宗教含義的藝術形式,應該是構成博山爐爐蓋飾主體的雲氣造型,而不是長久以來大家普遍認爲的山巒的象徵  相似文献   

12.
胡適對《壇經》的考證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引發的争議也較大。學界糾正胡適考證之偏的努力一直都有,《壇經》研究應該走出"唯敦煌本謬誤"的歷史性迷失。本文致力於正本清源地討論當代《壇經》研究及其問題,從認真反思《壇經》研究方法論入手,强調要走出圍繞敦煌本的真僞之争,用更加包容和更有國際視野的研究視角重新審視《壇經》研究的相關問題。今天,我們要擺脱《壇經》研究當中的歷史主義偏差,不要繼續徘徊在東方的"東方主義"窠臼當中。要强調對《壇經》研究的哲學方法,站在理性主義角度闡發《壇經》的哲學意義,從而在《壇經》研究方向上走出一條新路。  相似文献   

13.
對於格律詩的"求正容變"問題,總覺得言猶未盡.最近,又查閲了一些資料,請教了一些學長、詩友,想就這個問題再談一些看法,與詩友們共同探討.一 問題的提出格律詩是中華傳統詩詞中最具典型意義的詩體.它有多種具體形式,主要包括五言、七言律詩和絶句,以及按詞牌和曲調填寫的詞和曲等.各種形式格律詩的共同特點是,在形式上有確定的語言格式,句數、字數、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規則.對這種格律體詩,近百年來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論:有的主張徹底廢除,有的主張絶對固守,有的主張既要繼承又要創新.  相似文献   

14.
《幽冥之旅》一書以戰國秦漢時期中國南方的墓葬考古材料爲主,對其背後所反映的喪葬禮制、宗教觀念做了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從考古學的角度成功地揭示了該時期社會政治變化與喪葬禮制之間的辯證關係。是書自成體系,富有創見,既是一本考古學著作,也是一本宗教史、藝術史、思想史、禮制史的佳作。  相似文献   

15.
一 引言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關於"文學典範"或"文學經典"的問題,在歐美理論界成為討論的熱點.從九十年代開始,這一問題也受到中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中國文學批評傳統中,雖然將風騷傳統的代表分别冠以"詩經"和"離騷經"①,但此後的文學典範就難以用"經典"命名.在談到"經典"或"典範"的規範意義時,通常以格、式、條、例來表達,在推崇某一作家、作品的崇高偉大時,往往使用上品、第一、正宗、大家等語彙.這些術語和語彙也同樣貫通於漢文化圈諸國,流行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的傳統文學批評中.如果忽略其表述上的差異,而注重其實質上的涵義,它們與今人使用的"經典"或"典範"一詞是可以大致通約的.  相似文献   

16.
春秋時宋、衛、燕、齊、楚等國皆於春分日在固定地點舉行高禖之祀。高禖之祀中一項引人注目的内容是萬舞,這是一種起源與軍事有關、因强調展示男性勇武而富有性誘惑色彩的舞蹈。高禖之祀的傳統可能形成於西周,秦漢以後仍保持了很長時期。在生殖崇拜和陰陽天人感應思想作用下,這個傳統的目的是祈求人口繁衍。高禖之祀後繼之以仲春之會,即一種可以放鬆性規範的男女狂歡之會。活躍性生活有利於人口繁衍,同時也有助於青壯年男女釋放情欲。仲春之會也可從西方文化人類學家對其他文明中類似聚會的描述中得到印證。仲春之會還帶有巫術色彩,被認爲有助於年成豐收,故它的祈年功能後世被變形爲祈雨等活動,這些活動中仍然强調男女之間活躍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17.
从“一角仙人”到“月明和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對宗教來說,男女交合是否妨礙修持,常常成為一個重大問題。人所共知,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佛教(特別是漢化佛教)的出家五眾,還有,如道教的全真教男女道士,都是終生禁慾的。他們的行  相似文献   

18.
看話禪的興起与禪宗重視公案有關。唐末僧人希運論述了看話禪的基本内容。宋代僧人宗杲繼承了早期禪宗的基本思想,主張通过直觀參究公案中禪師的活句答語,解決修禪者的思想認識、禪境體驗和生活實踐诸問题,為看話禪成為宋以後禪學發展的主流奠定了基礎。元代僧人原妙主張以参究公案中的問話取代参究答語,强調在修禪過程中排除一切雜念,保持一種如癡如呆的精神狀態,反映了元代僧人們注重個人隱修的特點。明代僧人法藏比较明確地指出了看話禪與其它各種禪法的區別,强調向傳統佛教靠攏。  相似文献   

19.
近年來,在學術界對於中俄關係史的研究不斷增多,但是對於兩國文化交流的研究還十分不足.本文講述了清末北京的第一位俄語教師阿·弗·波波夫在外語學校“同文館”的工作情况,以及他對於中國的記錄. 依據1845年編制的名冊,阿發納斯·費拉波達維奇·波波夫(Афанасий Ферапонтович Попов)時年25歲,是奧廖爾省(沙皇俄國從十八世紀起至蘇聯1929年前對省的稱法)教堂司事的兒子.從1843年到1849年之間,波波夫曾在奧廖爾省的神學院學習拉丁語、希臘語和德語.從1849年到1853年,波波夫就讀於聖彼得神學院,學習希伯來語(猶太語)和法語.  相似文献   

20.
對陳寅恪"不古不今之學"的含義問題重作梳理,在結論上回歸早期解釋,但由前人未及的角度入手,在論證上有詳實史料的充分支持;同時也考慮到語境問題,指出應區分"不古不今"的所指(含義)與能指(修辭)的不同層面。另外對陳寅恪確定學術方向時的考慮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