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香港在国际上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辉煌业绩的取得无不与其对公民教育的重视息息相关,了解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及改革趋势对于推进我国内地公民教育实践、理念的创新和变革具有积极意义。"以学生为本"、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公民教育的生活化和国际化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鲜明特点;以此为基础,香港公民教育将向以增进民族认同感和加强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公民治理"的兴起,在传统的与公民隔绝的精英决策中融入了"将公民考虑进去"、"与公民一起工作"的新型决策模式。然而公民过度参与决策会影响到政策效益与效率的达成,在决策实践中,精英决策仍占主导地位。有效决策模型从平衡和随机性角度提出了公民参与决策的可操作性模式,既能平衡政策质量要求和政策可接受性,又能合理分配精英和公民的决策权力,对于我国形成宏观问题的决策坚持以高层精英为主导的自主式管理决策模式、中观问题决策坚持以精英和公民参与的改良式自主管理决策和分散式公民协商决策模式、微观问题决策坚持以公民参与的整体式公民协商决策和公共决策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理论和经验,提出具有大陆特色的"三重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提升公民在"ICE"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建设由各社会主体构成的"教育行动网络";其二,提高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其三,培养公民的"传播能力"、"批评能力"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4.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民参与所具有的价值,即公民参与蕴含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为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公民参与蕴含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有利于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进而揭示了社会民主进程与公民参与的本质联系,即公民参与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公民参与是实现公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公民参与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科学;公民参与可以有效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同时,社会民主进程能够激发公民参与的热情;社会民主进程能够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最后,提出了培养公民参与精神的三个主要途径:教育灌输,舆论引导,实践养成。  相似文献   

6.
教育专业化发展必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以合理尊重学生需求为前提,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的教育理想。然而,目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表面化、形式化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需求漠视与误解。本文在阐释学生需求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教育实践中漠视学生需求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合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对策,以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其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年龄跨度较大,与社会联系更密切,是构建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研究生入学教育应契合公民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现代公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参与研究生公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7.5"事件中极少数学生上街参与示威游行暴露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是这些问题当中的关键点。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是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了如何真正有效地强化大学生"三个意识"教育,做到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双证制"具有强化信息传递功能。文章在阐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质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中关注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的基础上,援引某些高职院校个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广义双证书的实践,提出了高职教育多元需求下特色办学、践行"双证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主要运用文献法与分析法,阐述、分析了当下大学生个人及社会企业、社会个人等社会元素对体育的需求指向;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在坚持"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需要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相应改变,以应对学生、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的需求,力求做到发挥功效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社会资本中的信任资本与制度资本的建立非常重要。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内化教育方式,成为增进社会资本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消除传统资本的障碍因素,优化社会资本的生成环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从意识上加强公民对政府与社会的信任,增进信任资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能增强公民制度化观念以增进制度资本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特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与法制建设三方面分别阐述了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在实践上应注意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公民政治参与,保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推进中国宪政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和困境,以及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进行了研究性阐述,同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需要回答大量与其相关的问题。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和实践要素就是其中的两个问题。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类生存方式的城市化、民主与法制建设作为公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公民教育有着紧密、内在、必然的联系。公民教育的目标与实践体系、公民教育主体的理性认识水平和公民教育工作的通力合作构成了影响公民教育发展的实践要素。在基本具备上述条件的我国,公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就会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美国的公民教育深深扎根于美国的宪政思想。培养“宪政式民主国家有能力并负责任的社会、政治参与者”是其始终坚持的目标和归宿。宽容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其公民教育的价值基础,自由、民主与责任是其基本且核心的价值取向;公民教育的实施则表现出了网络化、系统化、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实用主叉特征,二者有机结合增进了公民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于桂萍 《考试周刊》2012,(42):162-163
我系在学校各位领导和多位专家的指导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为先导,在深入分析纺织市场各就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围绕霍校长提出的"三原则",以"教会学生做什么了"为目标,组织全系教师人人参与教学改革,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一、传统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高职教育,对"虚拟订单教育"进行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论证,并提出"虚拟订单教育"和"虚拟订单班"概念。在分析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运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以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成人教育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与社会和个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扫盲到大学后的继续工程教育,到老年教育、休闲教育等等,几乎涉及各个层次的教育教学问题。其内容丰富,专业众多,层次高下不一,难度极大。在诸多成人教育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教育的需求”问题是应首先明确的,这种需求不仅包括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包括教育对象———个人和团体的需求,如果只根据前者的情况来分析成人教育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政策,则成人教育的天平就会倾斜。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人才结构的变化及知识经济的现实不仅国家决策部门需要调整相关的政策法规,个人团…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公民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通过已有的相关实证数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的现状与问题,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素养尚存在公民素养基本常识欠缺,公民意识没有转化为参与行为以及缺少有效的公民参与平台等问题。因此,构筑一个以学生、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培育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为目标的公民素养提升机制,是公民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使命和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参与式公民学习以公民参与实践为基础,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当中,从而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民品德和公民实践能力。参与式公民学习克服了公民知识与公民实践、公民个体与公民社会的分裂状态,可以更好地实现前后者的有机融合。基于此,参与式公民学习可以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公民教育通过搭建公共参与的实践平台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公民品质。参与式的公民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公共生活以及学校领域外的社会公共生活当中,建构积极的公民参与,最终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