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 ,是社会的公害 ,是侵入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毒瘤 ,侵蚀着党的肌体 ,反腐败已成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直至根除腐败 ,是摆在全党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它造成了极大的社会不公。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与工作效率。当然,腐败不是中国独有的社会问题,一位资深社会工作者指出,困扰第三世界国家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人口、环境或经济向题,而是政府的腐败!。  相似文献   

3.
浅析贪污罪     
腐败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早已存在,中国古代的史书上对其有不同的记载。在现阶段,腐败作为社会恶性毒瘤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国际上也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人类本身的劣性以及一些外界环境是促使这一毒瘤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严刑峻罚、加强法律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实现对这种现象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4.
伴随中国改革的进程,腐败现象日趋严重,并有继续蔓延扩展之势。其原因何在?对此,我们必须把腐败现象放在当前社会转型这个特定历史背牙下,对其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寻根求源,从根本上找出其症结,从而深刻认识腐败的危害性和反腐败的艰巨性,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地抑制腐败的发展,而最终消除腐败现象。一、腐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定产物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是权力与金钱的联姻。当今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视腐败为社会毒瘤,它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滋扰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侵害…  相似文献   

5.
吏治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中国历代王朝吏治腐败现象一再出现,成为无法医治的毒瘤和痼疾。对清初吏治腐败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乃是吏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时代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清朝吏治的日趋腐败。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范围来看,高校腐败问题绝不是"中国特色",高校腐败在世界各地愈演愈烈,以其严重的危害和恶劣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在中国,惩治高校腐败、净化高校风气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想要彻底解决高校腐败这个毒瘤就需要协调各方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结合高校特点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建设的各项功能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浅谈采购行为中预防腐败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购腐败是一个毒瘤 ,践踏公平 ,摧残企业 ,侵蚀着我们本就薄弱的市场经济。将其铲除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的迫切要求。本文以招标采购为主线 ,逐步剖析采购腐败的运作方式 ,从完善程序、把握关键细节、严肃法纪、强化监督、科学考核等方面 ,提出遏制采购腐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心理学角度看权利腐败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腐败是威胁各国政治机体的毒瘤,反腐败也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从心理层面上透视腐败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防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寄生在我党肌体上的毒瘤,反腐倡廉是纯洁我党肌体的良方。惩治腐败固然重要,但是预防腐败更为重要,透析腐败现象背后的人性基础,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性观,自觉地增强其防腐、抗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吏治的腐败     
腐败这个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正义和人们善良的心灵。而在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腐败中,最为严重的腐败正是吏治的腐败。在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稀缺的资源当属官职之资源,因为官职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事实上也是获得较好生存条件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官职总有一个不能无限增长的量的规定性。正由于如此,官职往往成为很多人角逐的对象,成为很多人毕生所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采购腐败是一个毒瘤,践踏公平,摧残企业,侵蚀着我们本就薄弱的市场经济.将其铲除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的迫切要求.本文以招标采购为主线,逐步剖析采购腐败的运作方式,从完善程序、把握关键细节、严肃法纪、强化监督、科学考核等方面,提出遏制采购腐败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既渊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腐败是危害社会的毒瘤,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旗帜,革故鼎新,以推动中国特色清廉政治局面的顺利进程。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古今中外有之,但在中国,腐败现象引起党和人民群众如此关注却不多见。这是因为,现阶段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观念跟不上,致使腐败现象呈现易发多发之势。腐败现象已成为现今社会的毒瘤。党的十六大严肃指出“: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对廉政建设,我党采取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最近,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的实施纲要》,要求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制约腐败,并从根本上祛除执政党肌体上的这一毒瘤,是反腐败工作中的关键。制度缺失是滋生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必须建立严密的权力制约制度、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的腐败惩处制度和反腐败教育制度才能从根源上遏止腐败产生的温床。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寄生在党和国家肌体内的毒瘤.治腐模式在反腐倡廉中历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运用阶段斗争治腐模式取得了反腐倡廉的成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注重治腐模式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他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对腐败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正确量刑、加强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法制手段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的存在严重地危害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造成政权的更迭、国家的灭亡。当前,腐败仍是一颗制约我国发展的"毒瘤"。要有效防治腐败,有必要追根溯源,从公共权力、需求层次理论等角度探析腐败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当前腐败惩防体系的构建,专门法律的出台是关键;体制机制的健全是骨架;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成熟规范的反腐考评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国内外先进经验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腐败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存在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腐败是颗毒瘤,非铲除不可。本作主要从法律制度、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惩治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寄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必须坚决清除。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告诫我们的,还是从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的,这一切表明反腐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把坚决反腐当做一项重大的任务来抓,且把反腐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9.
职务犯罪在本质上是一种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行为,是腐败的极端表现.严重的职务犯罪,已成为人类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它极大地损害着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腐蚀着政治清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预防职务犯罪将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谈及腐败 ,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我国社会腐败现象。在我国 ,许多政府的高官要员先后陷入腐败漩涡 ,令人震惊 !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 ,原北京市委书记、政治局委员陈希同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 ,原云南省省长、副书记李嘉廷 ,原厦门市委书记石兆彬 ,等等。据有关部门统计 ,仅在 1 999年 ,全国被查处的省级以上的腐败官员就有 1 7个之多。官员腐败 ,祸国殃民 ,腐败已成为我国人民欲除之而后快的社会毒瘤。而事实上 ,腐败现象不仅在我国肆意蔓延 ,在整个国际社会 ,腐败现象、黑金政治也日益嚣张 ,成为生长在整个世界肌体上的巨大毒瘤。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