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外活动小组无 论对于孩子们还是对 于父母,都是耳熟能 详的事情,但是,中国 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创 办的“课外活动俱乐 部”却有独特的魅 力。不信,请您读读 下面的文章。 教育部宣布“减负”以后,一些父母们开始忧心忡忡,尤其是一些双职工的家庭,开始担心孩子放学以后的去处。对此,各个学校都各显其能,组织了不同的活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意为学生们创办了“课外活动俱乐部”,据说效果很好,为此笔者专程采访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郑瑞芳老师以及孩子们。 郑瑞芳老师首先向我介绍了这一活动启动的原因。她说: “我们最初的想…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方方面面 ,不只是学校等教育部门的事情 ,需要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关心、配合与支持。学生的“减负”工作亦然 ,它更要从“源头”抓起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观念上转变“减负”最大的障碍是人们观念上的障碍 ,观念上的“减负” ,首先不是去减那些被书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孩子们的负 ,而重要的是应减去“父母”积淀在心灵深处的各种传统的现实的精神负担。“父母”观念负担减了 ,孩子们自然轻松多了。要使“父母”知道 :我培养的孩子 ,绝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私有物” ,实…  相似文献   

3.
本期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小学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出台了许多减负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减负?减什么?怎么减? 11月问题:幼儿园来了几位参观的容人。中班的强强正在看图书,一位客人老师对强强说:“你好,小朋友,你看的是什么呀?”“我才不愿理你呢!”强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你是强强班上的老师,你如何处理这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期问题:现在,全国上下部在为中小学减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出台了许多减负的措施。幼儿园的孩子要不要减负?减什么?怎么减? 11月问题:幼儿园来了几位参观的客人。中班的强强正在看图书,一位客人老师对强强说:“你好,小朋友,你看的是什么呀?”“我才不愿理你呢!”强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你是强强班上的老师,你如何处理这尴尬局面? 截稿日期:2000年10月5日  相似文献   

5.
涂皓 《教育》2013,(5):24-25
在北京各区县中,家长们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天,西城区某名校读初中的王莉雅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她告诉《教育》旬刊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王莉雅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相似文献   

6.
问:我觉得现在的“减负”只是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放学后的安全,我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各类托管班或学习班,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减负”究竟应该怎么减?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幼儿最信得过的人,所以他们一旦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就自然而然地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同情和支持。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们有时在父母面前说:“老师不喜欢我。”“我无论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回答。”“张老师不公平。”“李老师太偏心。”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说某老师没本事,等等。对于诸如  相似文献   

8.
压力,这个在过去似乎只是成人世界的名词,当今却已成为几乎每一个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必修课程。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无论政府和教育学者们怎么提倡“减负”,老师和父母的心里依旧在为孩子的前途捏把汗、较把劲儿。由此一来,“减负”并不等于就减了“压”,孩子们面临各种考试、升学的心理压力,就在所难免。心理学家认为,压力就是外界的各种刺激对身心所引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模拟金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双减”后的假期,孩子们都去哪儿了?记者走访了解到,孩子们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他们有的行万里路,和父母一起远足旅游;有的在足球场上尽情奔跑;有的在图书馆翻遍了航模书籍;有的在大山深处仰望星空;有的在科技馆、革命博物馆参加社会实践……一个家长说:“减负不减质,减负是为了优化教育,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请你从下面三个情境中选取一个完成写作任务。  相似文献   

10.
教育短波     
无私奉献的退休教师宋桂英  提起临桂县城二小原教导主任宋桂英,谁都晓得,她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退休后仍念念不忘学校和孩子们。  1998年,宋老师给二小捐资2500元;1999年又赠送60套崭新课桌椅,每套造价100元,共计6000元;今年春季开学伊始,宋老师再次给学校送来25套崭新课桌椅,每套造价100元,共计2500元。宋桂英老师关心后代、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现在在当地已传为佳话。师生们感激她;县领导赞扬她,说她是“无私奉献的好老师”。(梁坚真)学校话“减负” 教师忙“充电”  为了“减负”不“减质”,北流市中小学教师忙“充电”。今年春…  相似文献   

11.
对父母而言,11月意味着在感恩节假日前去学校开家长会。每年的家长会向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他们足第一次一对一地面对同他们的孩子每天共度6个小时的老师。两个孩子的母亲,贝利弗落小学家长教师联系会前主席安迪娅·柯多瓦认为:“与老师保持联系的确非常重要。由于许多家长都要上班,他们很难抽出时间到教室里去亲眼看一看孩子们的学习状况,而且,  相似文献   

12.
一切教育都应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过重的学业负担催生出的必然是“老态龙钟的儿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业成绩的唯一出路是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而事关孩子们生命质量的大事理应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从孩子简单而又质朴的视角来审视“高耗低效”的顽症,孩子们看问题是单纯的、简单的,但是简单不等于不科学,我们缠在“减负难减”的怪圈中,的确需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快刀斩乱麻”,或许能找到一帖切中时弊、对症下药的良方呢。  相似文献   

13.
学校实行“减负”以后,有些家长十分担心孩子放学后不回家,在外面到处玩。为此,许多学校都各显其能,为同学们组织了各类活动。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意为同学们创办了“课外活动俱乐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学校副校长郑瑞芳老师说:“过去,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比如美术小组,大多是老师讲一讲美术知识,然后学生照着老师说的去画。因此,许多学生参加几次课外活动以后,就不爱再参加了。现在呢,我们把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学’变成‘学生讲、学生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余婷婷 《上海教育》2015,(Z1):137-138
“学习准备期”给孩子们小学生活最好的开端,在“学业评价”时为孩子们营造走向成功的“另一半。早在2008学年,市教委提出减负要求后,一师附小就开始了“小学低年级学业评价”的改革探索。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逐步建立了对学校生活的积极认识,对学习课程的浓厚兴趣,但很快在四个月后到来的“期末检测”遇到了瓶颈——老师担心学生“减负”后的学业成绩,家长焦虑孩子“减负”后的备考生活,孩  相似文献   

15.
涂皓 《教育》2013,(13):24-25
在北京各区县中,家长们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一天,西城区某名校读初中的王莉雅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她告诉《教育》旬刊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王莉雅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相似文献   

16.
自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对孩子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朝木夕相处,教孩子爬,走、说、吃等生理需求。巴金先生说——“孩子们变好或变坏和他们受到的教育有关,有句话叫‘先入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我国谚语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对孩子进行无声的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要伴随孩子几乎一辈子。所以父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压力,这个在过去似乎只是成人世界的名词,当今却已成为几乎每一个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必修课程。随着越来越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无论政府和教育学者们怎么提倡“减负”,老师和父母的心里依旧在为孩子的前途捏把汗、较把劲儿。由此一来,“减负”并不等于就减了“压”,孩子们面临各种考试、升学的心理压力,就在所难免。心理学家认为,压力就是外界的各种刺激对身心所引起的不良影响。其实,人没有一点压力是不可能的,轻微的压力可以轻松消除,随时间淡化,或因个人感受不同而逐渐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增加进取心。但如果压力过重,会引起不安、暴躁等情…  相似文献   

18.
编辑老师: 你好!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写来这封信,向你们倾诉一个中学生的心里话。每天背着沉沉的书包早出晚归,这是为了什么呢?学校是为了升学率;老师是为了“拔毛”,家长是为了孩子升重点、读大学。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我不免要问:有谁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那恐怕只有孩子自己了。为此我代表孩子们向学校、老师、家长呼吁:“还我们八小时。”因为这八小时是我们的业余时间,任何人不得随意占用。长时间来,学校之间、老师之间、家长之间都在为各自的目的龙争虎斗,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就成了斗争中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9.
“减负”减什么呢?模糊地讲,“减负”就是减掉那些机械的、重复的、不必要的作业和教师无效的讲解分析,无效的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有自己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的确,学校现在一般都能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上课、下课、布置作业,这就能说明“减负”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在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存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也需要“减负”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减负”,我们需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负担”是什么,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负担是要“减”的?我们不可能想当然地以为“没有了家庭作业”、“老师不再占用时间给孩子补课”就是减负了,我们不应当把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