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七.王伟国先生以缜密精炼的表述阐释了他对于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及本体理论研究中纲举目张的三个重要理论支点的理性思考市场化是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现实生存和未来之路;审美化是电视剧艺术对观众实施美育、怡情娱心的必然之境;影像化则在电视剧艺术丰富多样的外在形态中日臻完善的本体特征;为电视剧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了富有包孕性的理论设想和框架.  相似文献   

2.
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审美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本山现象"是中国电视界备受关注的文化景观之一.他征服了"春晚"、创造了电影票房、刷新了电视剧收视率.有人认为,在他的作品里,乡村不设防,农民不伪装,"他使得我们的文艺更加宽敞、自然、开放、亲民"①.但正因如此,驻足三思之后,本文欲从发展的角度对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喜剧审美提出一些建设性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3.
赵本山从一个二人转艺术家转型为小品艺术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又在中国电视剧行业中成为了佼佼者。继《刘老根》到《马大帅》,他所拍的电视剧都获得巨大的成功,而如今他挑战了一个新的题材,就是将农村题材搬到了荧幕上,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乡村爱情》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播放的电视剧,火爆程度堪称一绝,本文基于此电视剧,探寻其本土化对于受众的情感影响,并确立出真正火爆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1月18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剧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电视剧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党组书记李连庆,副会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张天民在会上先后讲话,他们指出:中国电视剧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电视剧学研究会的成立,将着力研究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规律,推动其向高水平发  相似文献   

5.
产业价值链建构是电视剧产业各环节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是电视剧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及上、中、下游贯通所形成的价值增值。本文主要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涵义解析入手,探讨产业价值链逐步建构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动力关系,认为产业价值链建构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驱动因素,也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有位日本作家,看了我国一些电视剧说,中国拍的电视剧多数更接近电影,这对电视剧的发展不利。他认为,电影是从戏剧演变来的,注重表演;电视剧与戏剧、电视虽有血缘关系,但它离广播剧更近一些,应该像广播剧那样重视语言。广播剧离开语言就失去了依托物,电视剧离开语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笔者觉得,这种看法很精辟。实践证明,优秀的电视剧,几乎都是语言有个性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四世同堂》播出后,我们作了一次调  相似文献   

7.
关注生活与『卷入现实』--陆天明及其『反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圈内,陆天明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了,其创作横跨了包括电影、电视、话剧、文学等诸多领域,尤其是作为电视剧的编剧,其作品之多、影响之广泛,也着实让人刮目相看,如他的《李克农》、《闻一多》、《冻土带》、《千年鼓》、《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都是一些相当出色的作品。而早于电视剧创作的话剧,也是他二十多年来异常倾心的创作门类。青年艺术剧院新近演出了话剧《第十七棵黑杨》,他便是该作品的编剧。但在这里,我不想更多地谈论陆天明的话剧或电视剧创作,特别是就陆天明自身来说,他更钟情,…  相似文献   

8.
直播剧是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唯一样态,是以电视剧的演出、播放和收视同步传播为艺术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完全区别于今天意义上的电视剧。鉴于中国早期电视剧的技术条件,它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所以也就造成中国早  相似文献   

9.
王朝成 《声屏世界》2012,(5):100-101
在中国白酒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近十年,以洋河为代表的区域性白酒,实现了品牌突围和整合,成功晋级为全国一线白酒品牌,自从中国白酒从传统的茅、五、剑到茅、五、剑、水、国,变成了茅、五、剑、水、国、洋,第一阵营也从原来的三大巨头变成了六大巨头。十年不到,第一阵营数量已经翻了一番。那么,在未来中国白酒业的发展中,鲁酒企业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又将呈现何种趋势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电视剧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市场。一则,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观众群体,一部电视剧的观众动辄几亿。二则,电视剧的播出量世界第一,没有哪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频道把黄金时段都交给了电视剧。三则,中国的电视剧生产量稳居全球第一,每年有2万集左右的电视剧生产。2013年,国内电视剧市场沿袭近几年的繁荣势头,创作量和投资额都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播出大国。2007年1月,广电总局发布公告,全国各卫视频道黄金时段只能播主旋律电视剧。主旋律电视剧的播出成为电视剧的主角,这样,创作出优秀主旋律电视剧就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主旋律电视剧是类型电视剧,类型电视剧有一定的常规,这  相似文献   

12.
陈昕 《大观周刊》2012,(43):36-37
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是研究中日两国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电视剧在中国传播历程的分析研究,从社会背景,传播过程,中国电视以及中国受众特别是伴随日本电视剧一起成长"80后"的受容等方面,浅谈日本电视剧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杨青 《新闻爱好者》2010,(9):142-143
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创作与运作并非一片繁荣,认清电视剧的本体无疑对电视剧的理论研究与现实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视剧的传播角度、艺术角度和商业角度来探寻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本体,试图为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本体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敖誌 《视听》2010,(8):7-8
中国电视剧迄今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道路。现在越来越成熟的制作,越来越大规模的拍摄,每年一万余集的生产量已经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电视剧生产大国。不少中国国民每天至少观看两个小时电视剧,使得电视剧已经成为国人最重要的消遣方式。同时,电视连续剧顾名思义,其播出平台是电视,其持续时间是连续的、长时间的。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中国电视剧在传统题材上寻求新突破、进行题材变革的一年,各类题材的电视剧在各大卫视播出,受到热评热议。而电视剧在市场上的变革,开始理性探索电视剧市场的发展道路,创新型营销方式也被提上发展日程。中国电视剧题材、艺术、市场的三大变革点亮了2009年电视荧屏。  相似文献   

16.
2013年,中国迎来了电视剧市场的新高潮,据调查,国内电视剧市场产量高达15000集。然而,电视剧在数量上的创新却没有带来质量方面的改进。在电视剧制作质量方面,纵观一整年,似乎没有一部高品质、制作上乘的电视剧。围绕中国电视剧市场现状,探讨中国电视剧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视听界》2004,(1):33-33
2003年5期《荧屏内外》(安徽)《透视中国电视剧市场》一文,分析了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四个特征:一、中国电视剧市场已具一定规模。市场上新电视剧的发行销售数量稍微保持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电视剧交易占到中国电视节目交易总量的90%,而电视剧前后的广告收入占电视台广告收入的70%,观众收看电视剧的时间在所有节目中最大。二、电视剧生产数量庞大,类型化明显。历史正剧、传奇剧、武打剧、都市言情剧、涉案剧、情景喜剧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各国的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交流。而电视剧一直是最贴近人们生活,最受欢迎的大众文化娱乐形式。近几年,许多优质电视剧销往海外并受到好评,例如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中日电视剧交流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应当受到重视。然而纵观目前国内关于电视剧在日本发展状况的研究,始终缺乏具体探讨。尤其是关于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传播动态,几乎是没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以历史研究方法梳理出中国电视剧在日本的发展历程和当今发展动态,为今后中国电视剧更好地"走出去"提供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时至今日,中国电视剧批评万象丛生,电视剧理论批评究竟要以怎样的姿态参与电视剧创作,走向未来的中国电视剧批评又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4.11"文化事件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和本山传媒董事长赵本山之间的有关电视剧批评的正面交锋,给了我们一个关注中国电视剧批评现状的新契机。本文从批评历史、现状与方法角度将话题直指中国电视剧批评。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应该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中国电视剧产业面临着三方面的压力:一是国内电视剧产能严重过剩,2006中国生产了13000多集电视剧,但是能够在电视台播出的却只有7000集;二是进口电视剧的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国产电视剧市场;三是国内电视观众审美水平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