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初,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全面向苏联学习,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教学改革.学习苏联经验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过度的专业化和统一化的同时,也给师生们的教与学带来了普遍的不适应.尽管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经验于1958年即告停止,但其影响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2.
教会大学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教会大学萌发于19世纪80年代,在20世纪初得到初步发展。它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一是它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种模式;二是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提供了一批管理人才和教学人才,他们的经验和学识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初创时期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经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这场改革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反思,文章对学术界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述评。  相似文献   

4.
潘懋元、肖海涛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文章指出,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改变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和先导。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的拨乱反正,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新世纪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 12世纪到 19世纪的漫长年代里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一直支撑和统治着英国的高等教育系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英国的爆发和推进 ,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 ,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 ,教育民主化浪潮兴起 ,传统的牛津、剑桥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 19世纪 30年代起 ,伦敦大学及曼彻斯特大学学院等一批城市大学纷纷建立 ,英国高等教育逐渐扩展成为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传统大学和新兴大学组成的多样化体系。在英国高等教育史上 ,新大学的产生既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 ,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近现代高等教育的思想、目…  相似文献   

6.
一、中美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一)百年回眸:中国高等教育发展1、20世纪上半叶的外来影响(1)世纪之初日本的影响: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是一条全面模仿日本教育的道路,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市场化发展模式.市场化发展模式表现出鲜明的特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以招生工作为中心,人力资本培育处于次要位置,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举办者处于权力的核心,绝大多数举办者以营利为目.  相似文献   

8.
印度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轫于18世纪中叶,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殖民地政府在这个时期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制度,完成了印度高等教育现代化.本文采取历史文献分析方法,复现其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过程,并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阐释影响印度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为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呼应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已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  相似文献   

10.
柬埔寨高等教育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展于60年代,而毁于70年代内战。直到80年代才得以恢复,近10年来长足的发展。由于推行高等教育自治政策,柬埔寨高教发展迅速,但教育传统与战争又留下的内伤,为柬埔寨这一后发展型高等教育提出了重大的历史挑战。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60多年教育历史中没有培养出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钱学森院士临终前担心中国出不了创新人才。有人认为这是由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造成。可是,作为中国政治体制先驱的苏联,在体制存在的80多年历史中,却获得了9项诺贝尔奖,诸多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这不能不归功于它的高等教育。苏联的经验表明,即使是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只要能让高等教育保留相对的自由空间,高校就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其创造天职。同时,文化传统中对普适价值的不懈追求,也是成就高校创造职能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苏联教育经验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翻译苏联教育的理论著作和教材,邀请苏联专家担任教育部顾问、学校的顾问和教师,按照苏联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型学校,派遣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等等。苏联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强调教育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重视教育、教学、教养在共产主义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苏联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以至教学方法被全盘接受,完成了本土化,而且有所发展,并未因为来自左的方面的批判而有所改变。中国现在的教育传统,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内核外.还融入了苏联教育的传统。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尧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5):101-103,110
近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落后、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不仅在规模、条件、实力、质量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60年来,高等教育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经历了学习苏联、"革命化"、面向世界、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五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Jun Li 《比较教育学》2017,53(2):245-264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have been a key dime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empirical data, this study compares two distinctive models of university partnership experienced by China, first as a recipient with the Soviet Union in the 1950s and later as a provider with African countries in the 2000s. The different modalities of China’s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are analysed in the changing contexts of a shift from the political ideology of socialism to the current global context of neo-liberalism. The article looks critically at how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utilised their earlier experience of development under Soviet influence in their current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isation, taking China’s on-going 20?+?20 University Partnership Scheme with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frica since 2010 as an example. The inten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flect deeply on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China’s experience in transforming its position from a recipient into a provider of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Finally, the article also looks at the Confucian mission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3.0 and the possibility of fostering multilateral university partnerships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sation.  相似文献   

15.
一百年来,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断借鉴、模仿和融合西方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模式:1895—1911年模仿日本模式、1911—1920年学习德国模式、1920—1949年借鉴美国模式、1949—1958照搬前苏联模式、1958年以后反思前苏联模式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则逐步走向世界,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通常被认为是对前苏联高等学校体制的全面模仿,但实际上,院系调整所贯彻的原则与当时前苏联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将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负面影响过多归咎于院系调整,尤其是其中的前苏联因素,这种过分简单化的反思以及对民国时期“综合大学”模式的过度拔高,可能会影响对中国大学存在的真正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打破了单一的高等教育国家办学体制,逐步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等多主体举办高等教育的局面。全面分析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总结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民办教育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20、30年代中苏两国的教育影响是中苏两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容忽略的。由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所具备的反传统的特性及代表教育新时代的理论素养,国情不一的中苏两国教育在破旧立新,融身世界洪流中,都不约而同的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作为开路先导,从而使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苏两国曾产生盛极一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叙伦在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部长和高等教育部部长期间提出了一系列闪烁着真知灼见的高等教育思想。他主张:高等教育必须密切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首先为经济建设服务;高等教育要为工农开门,朝大众化方向发展;要对旧的高等教育进行改造,系统地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这些思想代表着当时我国主流的高等教育思想,在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产生了重大的、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91年苏联解体,哈萨克斯坦独立,教育承袭了前苏联体制。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与西方国家教育接轨,哈萨克斯坦的高等教育进行了系列改革:允许私人办学;高校招生实行国家统考;学制改用波罗尼体制;实施"波拉沙克"总统奖学金计划,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