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程综合化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综合课程的开设是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必然产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开设的初中《科学》,就是由原来的初中物理、化学、自然地理、生物四门学科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科学综合课",属于理科综合.在《科学》综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课程综合化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综合课程的开设是课程综合化趋势的必然产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开设的初中《科学》,就是由原来的初中物理、化学、自然地理、生物四门学科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科学综合课",属于理科综合。在《科学》综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是当今世界理科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分科教学背景下,根据新课程理念和高中理化生课程特点,构建高中理化生课程教学思想体系和高中理化生教与学的课程实施体系,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高中理化生教学兼顾统一、综合和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课程的分化与综合,是困扰着上世纪末至本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问题之一。初中阶段理科课程是分科教学形式好呢,还是采取综合教学形式好?这个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自上世纪末以来的课程改革大致上经历了分化——综合——再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理科课程的分科教学是较为古老的形式,但到今天又有了新的发展。而本世纪初的教育革新运动出现“活动课程”以来,也有了各式各样的综合课程。现在除苏联、东欧及我国等少数国家在初中阶段仍沿用传统的分科课程外,西方各国在初中阶段均开设了综合理科课程。显然,课程整体化或综合化已成为时代特征,是当前世界理科课程改革的主流。所谓分科课程,也叫学科中心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主动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和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复合型师资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应率先开展综合课程的教学研究,本文运用系统化分析问题的方法,从综合理科课程的学科性质、师范生的学习特征以及综合理科课程的时代特征出发,分析了师范院校综合理科课程的9大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的设置对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通过对科学课程教师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分析,探索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高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为制定科学的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和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案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综合理科与生物学教师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综合理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一次合作会议上提出:“凡是科学概念和原理的陈述都是为了表明科学思想的根本上的一致,从而避免过早或不适当地强调各个科学领域的区别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认为是综合理科教学。”综合理科是在原有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基础上综合形成的一个理科综合课程,它打破了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了多个学科领域构成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9.
实施综合理科课程是当今世界理科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分科教学背景下,根据新课程理念和高中理化生课程特点,构建高中理化生课程教学思想体系和高中理化生教与学的课程实施体系,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现高中理化生教学兼顾统一、综合和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综合课程的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综合理科课程可以概念体系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和以探究过程为中心而构建。在高中阶段开展综合理科课程宜采用如下策略:开展岗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理科教学能力;高师教育课改协同,设置综合理科(科学教育)专业;纳入校本课程建设,设立综合理科课程研究小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寻求课程本土化、多元化;改革教学评价制度,确立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综合文科课程的历史与社会以及作为综合理科课程的科学,都不是学科群体的统称,而是力求超越学科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相关学科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中学地理虽属分科课程,但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这决定了地理教师无论是在综合文科课程,还是在综合理科课程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2.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理科综合性课程,涉及相当多的生物学知识内容。教学实践发现,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两门学科,在知识衔接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厘清这两个学科的衔接关系,给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教师提出一些教学上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课程的设置对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通过对高师教学计划的分析,发现目前的理科教师难以胜任《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此,必须改革高师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各国部在研究课程结构和教材改革。小学阶段除语文和数学外,其他文、理科一般都设置综合课程;高中文、理科除少数国家个别学科外都分科教学;初中阶段设置综合课程还是分科教学,本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试验,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3月27日召开的“国际中小学课程科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从2001年起我国中小学将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通用的基础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以往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开设了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分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综合文科以社会科学为主,包括历史、地理和综合实践等;综合理科以自然科学为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计算机、综合实践等。…  相似文献   

17.
据成都商报报道,记者在27日召开的“国际中小学课程科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从2001年起我国中小学将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80年代以来国际上通用的基础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以往的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中小学开设了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分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综合文科以社会科学为主,包括历史、地理和综合实践等;综合理科以自然科学为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环境、计算机、综合实践等。…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理科课程,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国际上教育思潮的影响,分别于1947年、1960年(1963年实施)、1970年(1973实施)、1977年(1982年实施)、1989年(1994年实施)、1999年(2003年实施)进行了6次大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每次改革周期为十年左右。日本的高中采用“大综合”体系,将自然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四个学科合为一体成为理科,理科课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美英日三国科学教材的若干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国在克服理科分科教学的课程缺陷的尝试中,设计出许多新的综合理科课程。据统计,1968年在世界范围内只有30-40种综合理科课程。到1978年,便增加到130种。到20世纪80年代,多数西方国家及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在初中阶段均开设了综合理科课程。下面将重点介绍美、英、日等国的科学教材,以期加深对我国科学教材改革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大学理科课程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论证能力以及合理决策能力的培养。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主题确定、议题准备和论证组织三方面阐述大学理科课程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分析大学理科课程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