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理科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是指在中学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综合科学等)各学科中结合具体SSI内容而开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认识与实践过程。SSI教学作为SSI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具有促进学生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非形式推理与决策的能力等价值。开展SSI教学对中学理科教师提出了两个最大的挑战即:形成SSI课程理解;建构社会性科学议题PCK。为促进教师形成SSI课程理解,应在构建SSI课程生态文化的同时,加强教师自我反思性学习。教师应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行动跟进三者整合起来进行不断循环,以建构自身的社会性科学议题PCK。  相似文献   

2.
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参与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分析、讨论、探究、论证、辩论等相关实践活动,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剖析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科学教育中教师在实施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分析国外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的研究过程,借鉴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提炼出与传统教学相关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式,并根据教师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发展的渐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非形式推理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推理形式,但是它未被教育所重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借鉴国外非形式推理课程和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将有助于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耐盐水稻研发”为例展示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大概念教学路径。筛选与大概念教学相匹配的真实社会性科学议题,引学生入情境产生争议,在情境中探究核心问题,完成概念建构;带学生出情境审视议题,依托大概念进行论证,对复杂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作出客观、科学、全面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在生物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基于新课标和国外学者提出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型,阐释了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如何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了国外培养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三种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吸取了这三种课程的优点,建构出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即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课程。该课程在内容方面包括社会性科学问题知识和非形式推理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对社会性科学问题的论证为主,教师对社会性科学知识的讲授为辅,同时采用论证软件帮助学生练习和巩固非形式推理技巧。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关心社会性科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非形式推理能力和辩论论证技巧,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力,并自觉地将非形式推理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科学议题渗透着社会文化情境,具有科学性、劣构性等特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论证、实践、决策、评价与收集有效信息等素养,是学科教学的有益补充。“有效失败”则需要教师依托元认知、情感态度等支架,营造安全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遭遇失败时,通过协作学习、伙伴间分享与评价以及教师的适切指导,掌握问题解决策略。教师需要分析二者的契合度,借鉴国内外基于实证研究的教学模式,提炼和建构基于“有效失败”理论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设计模型,进而设计学情目标、教学过程、迁移反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结构化建构,并形成大概念来统整思维。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与科学或科技相关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社会性科学议题应涉及科学与社会两方面因素,在争议点上各方论据应基本相当,所"议"的应是"怎样做".社会性科学议题有三个主要来源,从学科课程中选题,从社会热点中选题,从生活实际中选题.对于社会性科学议题选题的评价,要评价选题是否符合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特征,选题是否可"议",选题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  相似文献   

9.
美国PADI: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探究是当代理科课程中的核心议题,如何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理科课程改革的新挑战。美国PADI计划为评价科学探究提供了以证据为中心的概念框架,从要评价的科学探究的标准、探究任务的特征到评价论据等多方面对设计模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并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同时也为评价理科课程的其他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大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从大概念特征、已有大概念教学设计模式出发,探讨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开展大概念教学的可能性,并结合生物学科实例探索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大概念教学设计的关键步骤及相应教学策略,以期在生物及科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形成大概念。  相似文献   

11.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认知负荷理论倡导教学设计应注意控制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负荷,促进图式的构建和自动化运行。建立在认知负荷理论基础上的4C/ID模型是一种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学习的迁移。在4C/ID模型的指导下,基于真实情境的科学课程设计路径包括:分析课程材料与学情,明确认知负荷程度,围绕模型基本要素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基于模型细化课堂教学活动。研究选取的真实情境来自社会性科学议题,为将社会性科学议题整合到科学课堂中提供了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3.
素养导向的教学变革强调提升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素养,而随着教学变革的持续深入,教学实践中问题情境真实性不足的困境愈发凸显,学生创造性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为此,社会性科学议题由其真实性、争议性、劣构性等特征为创设真实性问题情境提供了新思路。在科技与社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欧盟开启“促进科学教育中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实现”项目,开发教学新范式,建构“社会性科学探究式学习”教学框架。此外,项目跨国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等先后设计实施多项教师培训计划,致力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借鉴该项目提出的教学框架与教师培训计划,我国可深入挖掘社会性科学议题之于真实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价值,探索其与其他教学方法融合的可行路径;全面优化教师培训项目,助力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热点新闻合理设置社会性科学议题,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论证过程,引导学生调查发现,阐述个人主张,基于证据反驳他人主张,在阐述、推理、反驳中达到共商共量,最终对事实现象进行科学认识,理解科学本质,建构正确的科学观,提升学生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外“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及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社会性科学议题(SSI)课程近年来在西方科学教育中受到广泛重视,它被认为是解决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参与社会决策能力以及道德伦理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SSI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课程结构和实施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理科课程教学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和培养未来科学人才的重任,如何实施课程教学备受教育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文章从若干方面探讨了大学理科课程教学中应当融入的一些要素,指出了这些要素在理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了它们在教学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1]的一个亮点。跨学科课程不是个新命题,但课程开发与实施对教师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所以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存在畏难情绪。社会性科学议题集社会性、科学性、开放性与伦理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借助社会性科学议题课程开发,探索根据学科内容要求、学生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理科教学多采用讲授法,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和能力发展。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提倡使用"学习循环模式"。美国大学理科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表明,"学习循环模式"促进了学生学习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本文介绍了美国大学理科教学的现状、新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以及对我国大学理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以“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为例,运用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教学,通过核心议题形成、科学证据收集、知识体系构建、学习成果整合、教学评价实施等阶段,围绕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鉴定四部分展开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并构建多元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社会性科学议题(SSI)的内涵及SSI教育的发展脉络,从科学本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课程改革4个层面阐述于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SSI教育的必要性。详细介绍图尔敏论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学生物学SSI教育的基本框架,从预备、选题、过程、评价4个阶段就中学生物学教师开展SSI教育给出实施建议,为中学生物课堂实施SSI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