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菁 《出版参考》2015,(1):39-40
前几个月,我代表单位招聘一名编辑.面对20多名应聘者,问了他们每人同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理解编辑这一职业?怎样做,才能算是好编辑?” 有的说:“我是中文硕士,文化底子好,可以当编辑.” 有的说:“编辑就是看稿子,做图书出版的,如果能修改点稿子就更好了.” 有的说:“我喜欢看书,所以我想应聘编辑.我认真仔细应该可以做好编辑的.”  相似文献   

2.
今生无悔     
我执著地热爱并一生忠于我从事了三十几年的新闻事业.但是,如果时光真的能够倒流,如果“生命”真能安排我再活一次,那么坦诚地说,我将不会再一次选择这个职业.大凡热爱自己事业的人都有过“再一次选择”的格言,可我却不.一些朋友羡慕我已取得高级记者职称并作了十多年社长、总编辑,以为我事业有成,对我的感慨他们不解其意,有人瞪着眼睛问我为什么,我发自肺腑地告诉朋友们:实在是活得太累了,干这一行,一辈子等于别人活了两辈子!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编辑,你最近对新闻写作方面有什么想法?我将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何以如此?且听我道出几条理由。“质量品种效益年”和新闻界  相似文献   

4.
说署名     
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然后署上作者的大名,如今似没有什么忌讳的,一则表示“文责自负”,二则证明此文是我的“专利”,三则在某些人心目中这是一种“资本”“荣耀”。是故,一般都十分计较署名权。可近来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报刊上,往往能看到在署名上出现的不怎么正常的现象:有的在文章上只署“本报记者”,没有实姓名;有的在“本报记者”后面虽有名有姓,却是个假名字,或者只署个“笔名”;有的记者编辑从发表报道时起,就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笔名”。 在报刊上出现这类现象,我以为有两个原由: 其一,记者编辑自有“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5.
中国编辑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产生了。有人问我“第一着棋走什么”,我说“需要集体研究”;又问“你个人的意见是什么”,我说“研究编辑人才评价体系”。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新闻写作“无米难为炊”.这强调的是必须深入采访,占有大量第一手材料,“用事实说话” 才能把新闻写好.从另一方面说,有了“米”则应巧为“炊”.编辑工作中,我发现有的同志好不容易抓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事,却不知怎样来表达;有的不注意往深处挖掘材料的新意,不注意选择吸引人的角度,稿子难以采用.“医治”这类毛病,我以为:一是巧选“切入口”.开头开得巧,等于进入文章之“门”.进了春天的大门,还愁观赏不到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色么!  相似文献   

7.
南方某城市的一位青年,问起到他们那儿参观学习的上海人:“你们的第二职业是什么?”几个上海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耸耸肩膀回答:“我们上海人是不允许找第二职业的。”那青年听后笑道:“今后,如果一个人没有第二职业,恐怕是很容易被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甩掉的。”其实,上海也有人在从事第二职业。他们当中,有层次较低的劳动者,也有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别的不说,就拿新闻界来看,兼职编辑、兼职记者,甚至兼职编委直至兼职副总编,虽属少数,亦不罕见。至于编辑记者向“外报”“外台”“外刊”投稿,这原本不足为奇,而有的成了“写稿万元户”,“外稿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自觉自愿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吗?那么,我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如果有人再问我:你现在还甘愿继续坚守在这一清贫的岗位上吗?我的回答却又是肯定的。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的回答不免有些自相矛盾,但它却真实地反映出我对图书馆工作的认识转变过程。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9.
档案保管期限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的生死年限,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命运。有一位即将离休的老档案工作者,别人问他:“档案人员一生最遗憾的问题是什么?”他说: “留下的档案无用,有用的没有留下”。是啊,档案工作的对象就是档案,档案人员一生的汗水都洒在库房与案卷之上。如果老了返回头一看,当初档案选择留存搞错了,我想这可能不仅是档案人员一生的遗憾,而可能是子孙后代都戳脊梁骨的世代遗怨。  相似文献   

10.
“为人作嫁”是编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我想,虽不能排除有人将其当作牢骚话,但大多数人是从积极方面去理解的:为人作嫁并非易事,为人作嫁苦中有乐,为人作嫁功在千秋。 首先,做好编辑工作,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 有人说,编辑应是杂家;有人说,这还不够,编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一词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编辑”应包括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等全过程。由于其中的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的主要环节,因此狭义的“编辑”常指编辑加工这道工序。当然“编辑”一词也用来指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对“编辑”或“编辑加工”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议论: 有人说:“报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的,编辑只不过把它们收集起来,排个次序,改改错别字,勿需多大学问,一剪一瓶(浆糊)足矣!”有的作者在来稿的附言中则婉言说明:“我的稿子已反复修改过,还请某专家、教授审阅过,请编辑同志放心。”有的则干脆声明“文责自负,请勿删改”。  相似文献   

12.
柳萌 《传媒》2002,(3):21-23
你知道王朝柱吗? 在文学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5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在影视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70%以上的人会说:“当然知道”;那么在一般观众读者中,如果这样问,会是怎么说呢,我相信,也许有2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或“不知道”。倘若换一种方式,用王朝柱的作品问,你看过电视剧《长征》吗?我相信,起码会有80%~9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太知道了”。  相似文献   

13.
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常常有人问我一年能挣多少稿费,由此引起了一点想法:手中的笔是干什么的? 也有些从事新闻报道的人,成之一篇,便对凡以为可投的报刊漫天撒网,而后坐等收获。居然也有人每年收入七八千元稿费,并声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这些人的“生财之道”,我不想多加评论。然而要我学他的样,将自己的每篇“杰作”油印几千份,从全国县级广播站投起,一直投到人民日报,却是万万不敢苟同的,因为这有损于文格  相似文献   

14.
编辑就是编辑,过去,编辑的辛勤劳作换取了为人“作嫁衣”的专业特征,有人以为这是对编辑工作的曲解,是对编辑的贬意之词.我以为,这是对编辑的美称.嫁衣使新娘更加漂亮、楚楚动人,但未必所有的裁缝都能做到选料精当,作工精细,样子美观、得体.而一个好编辑却能像娴熟的裁缝一样,使作者的文稿锦上添花,所编的出版物具有  相似文献   

15.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人问三十多年来最刻骨铭心的事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答他:我的高考,我的大学!的确,三十多年前的那场高考,让原以为毫无希望的大学居然突然向我打开了大门. 幸运从天而降 从特定的历史背景看,恢复高考后的三届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原本都是不幸的人.为什么?从1966年到1976年,大学先是停招,后来取消考试,上大学要推荐,而大多数想读书的人是得不到这个机会的,出身有“问题”就更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17.
《回忆亚东图书馆》一书出版于1983年11月,算起来已经二十多年了。当时,我写过一篇“编后记”,只扼要交代了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事。前不久,和一位朋友偶然谈起编这本书的情况,朋友以为值得记下来,会有人要看的。既然当初没有写“编辑手记”,只好写篇“补记”了,只是年深日久,有些事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晰了。这部书稿的价值1981年学林出版社刚办起来,上海市出版局局长宋原放告诉我们,“文革”前上海有一个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一些出版界的老人在那里整理资料、写回忆,有的还是很有价值的。他特别提到,有一本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的稿子,你们拿来…  相似文献   

18.
精深与广博     
时常有人问我:“你读了博士,来当编辑,为他人做嫁衣裳,读的那些书还有用吗?”我的回答是:“不但有用,而且还嫌不够呢!”的确,七年的编辑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当一名称职的编辑,就要有较为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不断学习,开拓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使自  相似文献   

19.
为人在世,“人缘”不可不讲。余虽临知天命之年,对“人缘”亦极不善于琢磨,以致招来许多的不便。诸如有人造访,人家尊重记者、编辑这个崇高职业,说奉承话吹捧话特别刺耳,对此我觉得不快,往往冷眼相送,于是好友说我不会处理“人缘”,将贻后患;有人为求方便,或掩饰什么问题,带着隆重的礼物来说情,对此我婉言拒之,于是有的说我不知趣,“人缘”不好;平日对上级总爱说几句有“针对性”的意见,不喜欢哼哼哈哈,对同事也疏于交游,于是有人认为我不圆多角,不懂  相似文献   

20.
编辑常与通讯员和稿子打交道,窥见了不少通讯员的复杂心态。有的通讯员笃信“朝中有人好做官,编辑部有人好上稿”。本来,贴上两角钱的邮票,寄稿到编辑部就可以了,却不惜破费和劳累,风尘仆仆地专程到编辑部送稿。有的向编辑大作“广告”,摊开自己的剪报本,逐篇向编辑介绍,说某文在何报刊发表,受到专家称赞,荣获征文奖,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有的在稿件上详细介绍自己的学历、学衔、参加的学会等:更有甚者向编辑赠送名优产品和土特产品。这些人把主要心思没有用在写稿上,而是花在了自我推销和拉关系上。若距编辑部近,通讯员亲自送稿是可以的。向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