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颗聪明的头脑转起来,他周围就会有无数颗头脑聪明起来。”校长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活力,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思维充满活力。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大脑持续充满思维活力,除了自己在思想上要力戒出现那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麻木,还要善于通过“多听”、“多议”、“多看”等方式,去经常刺激和训练自己的思维,力求其活力常在。  相似文献   

2.
校长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这些事?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研究,笔者把校长日常要做好的工作归纳为校长勤政的“六事”: 一、想干事、会干事,始终保持饱满向上的精神状态 校长应有新型思维方式和超前办学理念,自觉把加快学校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推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动学校步入充满活力的发展车道.  相似文献   

3.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一个有活力的学校,必然有一位充满活力的校长。常言道“活力四射”,活力可以感染人、激励人,校长的活力必然会感染教师、激励学生,能让整个校园充满活力,朝气蓬勃。一个有活力的校长,不论年龄大小,他给人的感觉总是年轻的。他的思想活跃,他的眼光敏锐,他的动作快捷,他的穿着打扮总是那样大方得体,他的面部表情从不暮气沉沉,他的话语总是那么干脆有力。他似乎从不生病,总是那么精力充沛;他似乎很少发愁,总是那么满面春风。他,像跳跃的火苗,不断地点燃着别人的热情;像海面上的轻风,让浪花不断地涌…  相似文献   

4.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面旗帜。一个有活力的学校,必然有一位充满活力的校长。常言道“活力四射”。活力可以感染人、激励人;校长的活力必然会感染老师、激励学生,使整个校园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原有的陈旧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明确强调:“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改变教师的思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激励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些行为,谈一谈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相似文献   

6.
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校长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作为“家长”自然会时刻铭记“家和万事兴”的古训,作为家长会对家庭成员永不言弃,并永远给予希望“。家长”应具有:“夸”的技巧校长管理学校,就像家长管理家庭一样,要想让学校这个大家庭拥有和谐、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校长就应该具有会“夸”的技巧。要能运用夸奖、鼓励等激励性的手段去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个教师都能在教学中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在管理中校长需要特别用心观察,善于发现那些个性较强、经常喜欢找领导碴儿的、和校长有过矛盾的教师的长处及优点,利用公众场合大肆表…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带动学习方式的转变,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将是实验区里每一位校长面临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作为实验区里一名普通的初中校长,现根据自己一年来的实践体会,就“校长如何领导好课改”这一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校长要有全新的课程理念校长对课改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只有首先认识课改,理解课改,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才能使自己站在一定的高度号召教师们参与课改,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实施课改。为此,校长首先要积极参加通识培训,通过亲耳聆听课改指导专家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8.
一、忌才疏学浅。如果一个校长能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吸引下属,就会赢得下属的拥戴和信任;反之,如果才疏学浅,业务上说不起话,就不能让教师信服。所以校长要自觉而积极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管理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校长。二、忌损公肥私。“公生明,廉生威。”如果校长损公肥私、大吃大喝,中层干部就会学着占小便宜,那样整个领导集体就会失信于教师,因而工作上很难产生凝聚力、战斗力。因此校长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忌气量狭小。在执行各个规章制度和评优晋级中,难免会有裂缝产生。作为校长理应德…  相似文献   

9.
邹霞 《学苑教育》2019,(9):18-18
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有活力的英语课堂才能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融入其中,从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一堂真正有活力的英语课堂不是热热闹闹的走过场,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对于活动的内在需求在提高,他们期待目标明确,带着情境,紧贴生活,牵动着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动手动脑,运用语言的课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些要素去优化,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问本源、追寻体验、追踪灵感,进而让问题原生,让过程原态,让结论原创.只有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活力的思考、探究,才能让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勾连成学生的认知思维结构.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慧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真实、更丰实、更扎实.  相似文献   

11.
张梅 《孩子天地》2017,(6):187-188
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去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2.
于志敏 《考试周刊》2011,(88):94-9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成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3.
时代的变革,学校的发展,校长的成长,应该是 相辅相成、相融共进的。校长只有做洋溢活力的引领 者,才能确保学校始终高位持续走强。 一、让学习成为第一至爱。 做洋溢活力的引领者,要求校长是一个勤于学 习、善于学习、敏于学习的人。当今时代,瞬息万变, 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必将随机应变,胜人一筹; 谁能先学一步,学好一点,必将胸有成竹,捷足先登。 校长应把学习化氛围的创设、学习化制度的建立、学 习化机制的形成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尽力带头学 习,创造浓烈氛围,创建“书香校园”,引导教职工视 学习为第一至爱,爱学习、勤学习、多学习,多一点书 生气、书卷气,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 习,真正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学校 工作才能抢占主动,把握先机。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推行对教育方式的要求更为严格,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其教学方式的更新引领着其他学科教学的变革。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变得新鲜富有活力,才能提升学习效率,成绩才得以突飞猛进。“设情布境”就是将课堂变成思维的加工厂,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而老师起到了指引、检验的作用。良好的情景,宽松的环境,会使语文教学成效显著,如何进行教学的“设情布境”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氛围中想学、会学、乐学,在轻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谷中艳 《现代语文》2008,(11):72-73
新课标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的活力之源在哪里?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18.
罗青 《江西教育》2006,(18):34-3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发并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充满活力的小学英语课堂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而“活力”则来自于学生对英语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思维、踊跃的参与。再就是来自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摸索、创新,使教学既生动有趣,又具有实用性。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活力创设的途径,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一)插入“故事英语”,创设情景,以景“激”情课堂的“活力”是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产生的,给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徐妍 《成才之路》2013,(36):37-37
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求知者思维活动的回照。”个人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反思,就是让他们对自己的知识学习历程、结果进行自我的反刍、控制和品味。事实上,数学的掌握,要依靠学生自我的领悟方可习得,更需要他们对自己的数学思维不断地反思才能使知识网逐步完善。2011版新课标中特别指出:“一定要在数学的导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嫣 《甘肃教育》2014,(9):85-85
数学课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阵地,一节数学课是否具有活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只有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