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千山古洞有自然形成人工稍加修葺者,亦有完全人工开凿者.这些古洞有较多明清时期刻石摩崖,或洞府题名,或游历题记,或述佛道两教相谐,或言赴朝鲜使臣于千山游历,内容颇为丰富.今将千山佛教道教所属区域15窟古洞刻石摩崖所蕴含的历史和所涉及的相关人物及事件依次考释,并对刻石和摩崖书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
千山迷路记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辽宁省鞍山市,游览了千山。记得游览千山那天天气非常好,晴空碧日。我们坐车来到千山大门前,那天奇怪极了,大门前格外寂静,只有四五个游人。我们是第一次来,又没有准备游览图,所以只能按大路向前行。千山的风景可真美呀!山峰连绵起伏,山林郁郁葱葱,绿树像彩色的衣裳,给千山增添了无限生机。我们被这大自然的美迷住了,不知不觉走错了路,大路变小路,而小路又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真是“找不着北”了———迷路了。这天山中真是寂静,不见一个来人。开始我把寂静看成是躲避城市喧闹的一种享受,可现在却成…  相似文献   

3.
千山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东南部,是东北三座名山之一。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海拔708.3米。千山,得名于有近千座山峰。这些山峰有的看起来像蹲着的狮虎,有的像熟睡的大象,有的又像盘起的巨龙。非常美丽。  相似文献   

4.
千山一绝     
到千山旅游的人,都要到无量观去看看那里的奇景。无量观在千山北沟,是千山道观中最出名的。特别是由无量观的西阁往上走,有巨大的岩石拦住了路,这就是被称为千山一绝的“夹扁石”,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夹扁石”下的石缝是去“一步登天”、“天上天”的必经之路,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而过,真  相似文献   

5.
千山之游     
早就听说千山被誉为“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百闻不如一见,六·一儿童节,我跟爸爸妈妈到了千山一游。千山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东20公里处,是东北地区三大名山之一。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因为这个数目近  相似文献   

6.
千山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较为丰富地体现了千山地区的宗教文化,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官员和文人在千山的游历情况。本文对所选取的千山明清时期十二品摩崖石刻的内涵、作者进行了相关考述。  相似文献   

7.
爬千山     
假期,妈妈领我去鞍山爬千山。那天,游千山的人很多。来到千山脚下,向上望去,我感觉千山一点也不高啊!我就一直往前走,可是怎么也走不到头,原来它真的很高啊!过了“无量观”后,前面就是“夹扁石”。这地方人也太多了!我看见路旁的石壁上刻着“千山不足千,人造一株莲。此说谁为证,请询云上天。”看到这里,我想起在来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的传说:很久以前,天上的荷花仙子用白云绣制了一朵朵美丽的莲花,当她绣到999朵的时候,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很生气,将荷花仙子绣的莲花打翻,这999朵莲花就落到了人间,变成了99…  相似文献   

8.
游千山     
如果你到辽宁,没有登临千山,游览那里的独特风光,我敢说,那将是你浪漫之旅中的一大憾事。去年夏天,我同几位朋友相邀乘车到千山一游,果然留下美好的印记。千山是东北地区一大名山,位于辽宁鞍山市东20公里处,占地约300平方公里,海拔708米。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999座,以其近千,故名千山。  相似文献   

9.
作为钢都鞍山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千山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因此必须在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平台上给千山定位,更变开发建设上单一的经济效益思路,以审美和认识的价值功能原则去规划、开发、建设千山。  相似文献   

10.
千山作为辽东名胜,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多有游历。本文从康熙帝游历千山、明清时期流人在千山的游历、明代官员出使朝鲜途中在千山的游历、甲午战争中清军将领与千山、王尔烈、缪润绂对千山的品题等五个方面评述了明清时期的帝王官员和文人墨客在千山的游历情况。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了明清民国时期千山僧道所书碑刻,对一些没有直接署僧道名字的碑刻进行考证,确定书丹者归属.同时,对知文善书的千山僧道代表人物及千山僧道与文人墨客交往过程中的索书行为进行梳理剖析,认为千山僧道自身的文化基础和书法基础支撑了他们的书碑行为,同时这种行为也与游山文人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千山地貌考察的实例,否定了千山存在冰川地貌遗迹的看法,又通过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的多方面综合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千山不存在冰川地貌的结论,这对于研究千山地貌成因、地壳运动、气候变迁、植被的演化以及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分布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游千山     
正2013年10月3日晴我爱雄伟壮观的泰山;我爱陡峭峻拔的华山;但我情有独钟的却是那具有独特风光的千山。今年国庆节,爸爸妈妈就带我游览了风景秀丽的千山!刚进入千山风景区,映入眼帘的当然是那雨润梨园了。踏入古朴的梨园,一股沁人心扉的梨香流进心田。往进走,梨园尽收眼底,梨花盛开堆雪铺玉。漫步在栈道上,人在花中游,使人若置仙境,心醉神怡,绘出了一幅白色的天然画卷。进入山谷,沿着山路向上便是天上天景区,刚进入  相似文献   

14.
千山的发展同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明清时的声名及现有景观都同寺院的发展分不开。本文试图梳理一下千山五大禅林的发展沿革,使我们对千山佛教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千山一绝     
凡是到辽宁鞍山的千山旅游的人,都要到无量观去看看那里的奇景.特别是由无量观的西阁往上走,有一块巨大的岩石拦住了去路,这就是被称为“千山一绝”的“夹扁石”,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千山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山野生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千山的自然概况、所属植物区系、植物名称、土特产品、植被类型及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千山共有植物120科、470属、1039种。着重阐述了其中校为重要的几种典型的千山植物的分布规律、生活群落和其重要的药用价值,从而为保护和开发千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十一”长假,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千山旅游。在开往沈阳的火车上,同行的周爷爷说我可能只能爬到一半,因为千山实在是太陡、太难爬了。我心里不服气,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爬到山顶。  相似文献   

18.
函可是明末清初著名诗僧,他著有大量咏千山的诗歌。函可咏千山诗歌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写千山自然景物之美,抒山居林泉之乐;二是记游千山旧址古迹,抒怀古之幽情。三是禅趣禅意的写照。其诗歌艺术特点是自然生动,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19.
1997年6月,千山灵岩寺遗址共出土窖藏铜钱308980枚,重1302.7公斤(含碎币11.5公斤)。后经张喜荣等人数年整理,共清出14个朝代33种钱文。由于发掘报告没有公开发表,故知之者甚少。今特整理摘录其主要部分,以有助于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仙人台是千山最高峰,也是千山重要景观之一.千山以"仙人台"为名的摩崖石刻有三处,分别是鹅头峰仙人台、观音阁仙人台、西仙人台.文章对仙人台的建造和命名时间进行考定的同时,对千山香岩寺地区佛道相融相谐的特点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三处"仙人台"摩崖书刻时间、书丹者及古代游历千山士人对仙人台的记述和歌咏进行梳理考证,并就诗文中记录史实、歌咏仙人台景色和仙人弈棋事、忧虑国运三个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