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我教鲁迅的《一件小事》。当分析车夫和“我”有不同态度时,初二(4)班有一位同学发表意见,认为“车夫真笨”。当场就引起了一场争论,有的同意他的看法,有的提出相反意见,有的犹疑未决,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时,我暂时不表态,而是引导大家多看课文的情节,不论反对或赞成,都要有具体分析。 课堂稍静后,我引导大家看看车夫和“我”的言行。当老妇人突然“横截过来”时,车夫“早有点停步”。当老妇人跌倒后,车夫便也“立住脚”,“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地起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运用最经济的笔墨,去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时,善于借助于标点符号,描摩人物的语言、举止,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现在以《一件小事》为例来加以说明。当老妇人被人力车把兜着,跌倒在地之后,小说中写了人力车夫和“我”对待老妇人的不同态度。虽然不到二百字,但塑造了人力车夫的高大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友爱无私、勇于负责、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崇高品质,同时也反映在事发之初“我”的自私和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冷漠态度。在这一段叙述中,标点符号同文字配合使用,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这里的分  相似文献   

3.
于漪课堂 <一件小事>教学片段 师:老妇人倒地,"我"一怕"惹出是非",二怕"误了我的路",考虑问题是从个人的利益出发;而车夫却不同,虽然是老妇人的破棉背心"兜着车把",责任不在车夫,而且明知老妇人摔得不重,但出于善良,出于真诚,出于关心,车夫"扶"起老妇人,"搀着"她的臂膊走向"巡警分驻所",而且是"毫不踌躇".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中,刻画了三个人物:一个是车夫,一个是老女人,一个是“我”。  相似文献   

5.
我在执教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组织学生讨论车夫的性格时,有一位女生说:“我觉得车夫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小说中的‘我’不必为自己的所想而惭愧。”尽管当时有许多同学哄堂大笑,但我觉得还是该给这位女生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这位女生认为老女人跌倒,责任在她自己,和车夫无关:课本上交待很清楚,“只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说明路上行上稀少,老女人完全可以避开车。  相似文献   

6.
《一件小事》是初中的传统教材,我在处理教材的时候也很得心应手,两教时就完成了教学计划。正当我准备结束此课教学时,突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他说:“课文中多处用了对比,那么老女人与车夫是不是自私自利与先人后己的对比?”经他一说,班内几个好动脑筋的学生也活跃起来,纷纷提出:“老女人是不是车夫的陪衬”“她到底摔坏了没有?”“车祸的责任在谁?”等一系列问题。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在我原来的教案的范围之外,是按照原定教案简单地以“不是重点,不必讨论”为由加以阻止;还是跳出原定框框,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由此对文章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我想,同学们敢于提出疑问,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不能采取抑制的办法。再说,提出  相似文献   

7.
学会遗忘     
有位智者,和一位朋友结伴外出旅行。行进在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跌倒在悬崖边,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才使他免于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一定记下这件事!”于是他找来根棍子,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了这件事。朋友看后感到疑惑,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惟恐忘记了的事,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惟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记。”还有一个故事:两个和尚同行前往一座寺庙,途中遇到一条河。河水混浊,…  相似文献   

8.
《一件小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仅八百余字,但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作者通过“我”和“车夫”对一件小事的不同态度和看法的对比,歌颂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批判了知识分子自私自利,表现了  相似文献   

9.
我在执教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组织学生讨论车夫的性格时,有一位女生说:“我觉得车夫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小说中的‘我’不必为自己的所想而惭愧。”尽管当时有许多同学哄堂大笑,但我觉得还是该给这位女生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这位女生认为老女人跌倒,责任在她自己,和车夫无关:课本上交待很清楚,“只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说明路上行人稀少,老女人完全可以避开车,况且是慢慢地带倒,说明车速很慢;“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戳过来”,说明老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责任在她自己;“车夫早已让开道”,只是“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  相似文献   

10.
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的想法缘于一件小事。一天。孩子一个人在玩,只见他拿着两个小玩具兵自言自语地说:“张飞和韩信打起来了。”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见我笑他;孩子很不高兴:“这有什么好笑的,相声里就是这么说的。”我告诉他,这两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孩子很好奇,问我什么是朝代,我简单地给他解释了一下,告诉他韩信是汉朝人,张飞是三国时人,韩信比张飞大四五百岁呢。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应该教孩子学点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记得是在民国二十五年春天吧 ,山大的一位朋友跟我闲谈 ,随便的谈到他在北平时曾用过一个车夫。这个车夫自己买了车 ,又卖掉 ,如此者三起三落 ,到末了还是受穷。听了这几句简单的叙述 ,我当时就说 :“这颇可以写一篇小说。”紧接着 ,朋友又说 :有一个车夫被军队抓了去 ,哪知道 ,转祸为福 ,他趁着军队移转之际 ,偷偷的牵回三匹骆驼来。这两个车夫都姓什么 ?哪里的人 ?我都没问过。我只记住了车夫与骆驼。这便是《骆驼祥子》的故事的心核。刮风天 ,车夫怎样 ?下雨天 ,车夫怎样 ?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 ,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  相似文献   

12.
执教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时,在引领学生了解“一件小事”的全过程、概括故事情节、感受环境背景后,为了加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我组织学生对车夫的形象展开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在《一件小事》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还认为车夫是作品的主要人物,其根据大概是:车夫是小说正面人笔的形象;这样可以表明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歌颂,来提高小说的思想价值。但从作者当时的思想情况及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和矛盾冲突的展开来看,小说的主人翁应是“我”,而不是车夫。现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求教于广大教育界同仁。 作者在作品中着力塑造了“我”的形象。“我”谈过?“子曰涛云”,尽管身穿皮袍,以车代步,然而“为生计关系”,又不得不冒着大风,清早出门。这都说明“我”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时,作品也写出了“我”的思想性格的两重性:一方面,“我”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怀不满,对北洋军阀政府的“文治武力”和“吃人”的孔孟之道表现了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一件小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对其中的“坏脾气”历来讲法较多: 有的认为,“坏脾气”就是“看不起人”。“人”是指劳动人民,理由是小说所写的故事,是“我”由看不起车夫转变为向车夫学习,由此才决心改变“坏脾气”。这似乎有点道理,讲不通的是“我”明明是因耳闻目睹的“国家大事”而增长“坏脾气”的,这怎么能归因到对劳动人民看不起呢!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要求: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找出课文重点部分,联系全篇进行学习。掌握通过重点理解全篇的各种阅读方法。在理解课文中,学习主要人物的高尚品质。二、主要教法: 抓住课文的重点和特点,采取逆序教学法,分层深入阅读。以读为主,以议为辅,以讲为导,先从课文整体上理解重点部分,再通过重点掌握全篇。三、教学步骤: (一)导言:第一节课我们抓住了课题中的一个“和”字,根据课后提示,给课文分了段,加了小标题。现在大家再来看看这三个段中,哪一段最能体现课题中这个“和”字?(第三段)。那么,前两段跟“和”字有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小故事是怎样在《将相和》这个题目下联系起来的?表现了两个主要人物的什么高尚品质?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件小事     
角度之一:“我”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起初,“我”见老女人倒地无动于衷,认定她是“装腔作势”,只怕“误了‘我’的路”(这是利己思想的表现);当看清车夫的高尚行动之后,“我”灵魂深处引起了巨大的震慑——“突然”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车夫的形象“刹时高大了”,“须仰视才见”(这表明“我”认识到车夫不体面的外表中跳动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而自己体面“皮袍”里却隐藏着一个渺小的灵魂);下车后,“我”没有思索抓了一大把铜元,请巡警交给车夫,这本是奖赏的意思,但又觉得自己不够资格评价、奖赏车夫。可见,小说就是通过对“我”的思  相似文献   

17.
学会遗忘     
巴山 《考试》2004,(11)
有位智者,和一位朋友结伴外出旅行。在行进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跌倒在悬崖边,他的朋友拼尽全力位住他,不使他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一定记下这件事!于是他找来根棍子,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了这件事。朋友看后感到疑惑,智者却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惟恐忘记了的事,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惟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记。  相似文献   

18.
学会遗忘     
有位智者,和一位朋友结伴外出旅行。行进在一个山谷时,智者一不留神跌倒在悬崖边,他的朋友拼尽全力拉住他,不使他葬身谷底。智者得救后执意在石头上镌刻下这件事情。有一天,在海边,两个人为一点小事争吵起来,朋友一怒之下,给了智者一个耳光。智者捂着发烧的脸颊,说:哼,我一定记下这件事!于是他找来根棍子,在退潮的沙滩上写下了这件事。朋友看后感到疑惑,智者笑了,说:我告诉石头的都是我惟恐忘记了的事,而我告诉沙滩的,都是我惟恐记住的事。我要让沙滩替我忘记——就这样。  相似文献   

19.
一次上语文课,刚板书课题“一件小事”,突然一声“报告”,汪某、陈某拿着一把雨伞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哗然大笑。在我询问的目光下,陈某低着头说:“老师,我把他的伞丢出去了,我去捡……”好半天,教室里寂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显然,谁也不相信一向忠厚的陈某今天会有此举。我再一次以询问的目光扫视了全班同学,发现平素好以身高力壮称雄的汪某头低得最下。我收回目光,若无其事却又慎重地说:“同学们,我们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小事,都不经意。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这件小事发生在民国六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人力车夫无意中碰上了一个老女人,她被车把带倒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小学语文第十册《冬晚》一课的结尾:“我坐上了车,一任他送我到任何地方去。”这句话里的“他”指代有点含糊。小车夫已“径自掉头去了”,为什么还会有“严酷而怀恨的眼光”?“冲到我面前”的那个车夫,于“我”并无爱憎,决不会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