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范读的灵魂     
指导学生有声有色地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朗读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因此,教师本身应注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必须研究“声”与“情”的关系,也即“技法”和“感情”的关系。先来说说朗读技法。课文的“情”,通过朗读的“声”来表达,“情”与“声”是互相依赖的。“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所以我们要选择最佳的声音,最科学的发声来取得“表情…  相似文献   

2.
“范读”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几乎都是听老师“范读”长大的。要是说教师的范读影响了我们大家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在新课改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语文教师的范读,我们觉得将范读,尤其是将教师的“范读”前置确实弊端多多。教师范读似乎总留有对学生不放心的“教师主体”的影子。教师范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范读里所流露出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其他角度的理解;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因而,要改变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位置,应将教师的“范读”放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之后。这时,教师的范读就变成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参照:朗读的参照,理解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范读,就是教师示范性的朗读。范读是朗读训练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儿童易于模仿的心理特点,教师良好的范读能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范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好的范读能够真实、生动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性地再现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中去,引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印象。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言语活动,是口头的语言艺术。为达到优化训练的目标,要培养学生正确辨认文字符号、快速进行意义组合的能力;培养学生动用发音器官,实施正确朗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口诵心维,感受语言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美读课文,表达内心体验的能力。在训练方法上,我们认为可加强教师的范读启发作用;注重对课文的理解,读讲结合;朗读过程中强化体验,使学生感同身受;重视“练气”,情声相谐。在朗读评价时,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将及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结合,适时采用直接评价和启发评价。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能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训练,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教师范读,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时,首先要入情,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课文所  相似文献   

6.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肘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戍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8.
范读,是教师把自身对教材的感悟,通过有声的朗读.传达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课文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适时的范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示范性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他们学习朗读的技巧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而来。因此,精湛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同时,范读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怎样有效地运用范读,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加强情感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情导知,知情交替,情知交融可促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在加强情感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1.反复有感情读,以声传课文情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我抓住两只小狮子在对待“学会生活的本领”方面的不同态度和表现,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面部表情,用轻声、赞美的语气范读描写勤劳的狮子勤学苦练的语句;用沉重、循循善诱的语气范读描写狮子妈妈的语句;用淘气傲慢、懒洋洋的语气范读描写懒狮子的语句。通过这一系列的表情朗读,达到声出情随,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意境,让学生处于那特定的情境之中。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  相似文献   

12.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们的做法是:一、范读课文,传情。“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这是给学生提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范例,也是给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形式。《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时可用关心、劝慰、感激、悲愤、激动、难舍难分的语气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情感;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的变化、语气的不同、感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看图学文《美丽的公鸡》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声激趣 ,感知课文《美丽的公鸡》一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的特点 ,在教学中增加了形象思维的内容 ,通过以声激趣 ,把公鸡、蜜蜂、青蛙的声音与课文的朗读有意的结合起来 ,把教师的单纯范读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艺术朗诵 ,完成了以感情朗读为主的范读教学过程。通过以声激趣 ,感知全文 ,学生们不仅突破了生字关 ,而且对象声词有了较深的理解 ,…  相似文献   

14.
张熙 《广西教育》2013,(29):26-27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学生能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读顺;通过朗读,学生能把课文读懂读明,读出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朗读,学生能把课文读好,表达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是否能听到“琅琅的书声”往往成了一堂课好坏的判断标准,学生通过朗读表情达意,教师通过听学生朗读来检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范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智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它还可“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提高欣赏和朗读的水平。好的范读.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智的启迪.美感的熏陶。但是.在实行课改的今天.有的教师为片面地追求课堂的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呢? 一、注重教师、学生、媒体的范读 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教师的范读,无疑是一种最直接的引导.它是朗读训练初始阶段最常用的手段.哪个字要读得轻,哪个字要读得重,哪儿要读得快,哪儿要读得慢,一经范读,就能渗进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19.
维林山水)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体现其课型特点。笔者就“学文’才的“读”谈点教学建议。(桂林山扬这篇文章描述了桂林秀丽多姿的山水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本课,可安排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思,引导学生从读中求解。范读。在学生细致观察(桂林山水》彩色图后,可由教师范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观察的重点放在什么地方,用哪些词语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由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再读课文,其他学生对照课文边听边勾画出重点词句…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美1.课前,老师布置学生充分地预习课文,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我把学生的几幅自画作品制成课件,配以范读,让学生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2.学生谈感受,对夕照的“迷人”形成共识。犤设计理念犦声、像并茂的美景,有助于学生迅速对课文的内容及情感基调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自主选择,初读寻找美1.夕阳不断变化,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美,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阅读方式去寻找课文中觉得最美的小片段。2.请学生朗读小片段(学生可凭初步的理解与领悟去朗读表达),也可自己挑选竞争对手比一比。教师注意实现师生多元评价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