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略论区域性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区域性这一新角度,阐述了目前历史文献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内容和途径,提出了区域性历史文献开发与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上海图书馆定于1997年秋在新落成的上海图书馆新馆举办“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并将同时成立历史文献研究所,欢迎全国图书馆界内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并从即日起开始论文征集。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及其研究,1997年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图书馆新馆成功地举办了“历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宣布成立上图历史文献研究所。著名学者顾廷龙、王元化先生应聘担任研究所的名誉所长,王鹤鸣、王世伟分任正副所长。会议期间,上海图书馆与华东师范大学签定了科研合作意向书,首次尝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历史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历史文献中的少数民族文献是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过去,由于历史的、文化的或者地域的原因,对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显得十分滞后,因此,强调对少数民族历史文献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天津图书馆馆藏近代天津英租界图书馆、法租界图书馆、意租界图书馆的情況及其藏书遗存,阐释了这些历史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及社会发展史的重要史料价值,提出开发与利用这些历史文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自己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工作,对县区级公共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工作的现状与意义,以及亟待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献作为记载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资源,其精品应当成为阅读推广的特色和重点。近年来,南京图书馆根据读者需求展出馆藏精品,推荐重点资源;把握读者心理开展互动活动,创造主动参与氛围;依据展览成果编印专题书目,形成长效推荐机制;组织专家学者解读历史文献,树立阅读推广品牌;大力开发特色文献资源,扩大阅读利用范围。但是要进一步推动历史文献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全省历史文献资源联动,打造更广阔的推介平台;扩大历史文献数字建设规模,创造更开放的阅读条件;加快历史文献新媒体展示步伐,实现更便捷的阅读方式;发挥历史文献专业人才优势,开展更深入的经典解析;创办历史文献阅读刊物,提供更亲民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研究存在着"重内容,轻形式"的弊病.少数民族文献档案研究者,较多利用所掌握的少数民族文字和语言从事文学、历史、地理、民俗、语言、文字等相关领域的专题研究,较少有人关注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本身,这也是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研究的普遍现象.由于少数民族历史文献档案文种的多样性,翻译的困难性,使得民族历史文献档案的整理编译和利用都受到局限.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文献栽体自身的老化和保存环境的影响,使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献濒临危亡。本文分析了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各自的特点,并从有效保护与利用传统文献角度出发,阐述了采用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对濒危历史文献进行抢救和利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历史文献的收藏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正颖 《图书馆》2004,(2):93-95
本文扼要介绍了湖南师大图书馆收藏历史文献的简史,并对历史文献的收藏范围、特色,历史文献的作用、价值及精品代表作了概括性介绍。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献资源。本文就如何开发这部分珍贵历史文献资源,加以科学管理并服务于社会,最终实现博物馆文献资源的社会化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历史文献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琪  郑琰 《图书与情报》2002,(1):69-70,80
本文提出了再生性保护是历史文献保护和利用的根本措施的观点,并对再生性保护的具体措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1996年12月至1997年10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顾老曾3次到上海。而最后一次到上海,他去的地方最多,也特别高兴,他风趣地逢人便说,我到上海秋游去了。1997年10月14日,顾老乘火车由北京抵达上海。在历史文献开发与利用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顾老为新成立的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揭牌,并高兴地担任了历史文献研究所名誉所长。在开幕式上,顾老就其一生中的收书、编书和印书作了一个讲话。在上海的3个多星期中,顾老去了不少地方。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苏州。去苏州看墓  相似文献   

14.
彭燕 《图书馆学刊》2010,32(6):49-51
介绍并阐述了口述历史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发展概况,以及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现状,提出图书馆开发与永久性保存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华 《图书馆界》2011,(2):50-52,58
华侨华人历史文献资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特色资源,它的类型主要有图书、期刊报纸、档案资料以及纸质实物资料。文章结合暨南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论述其搜集途径、分布状况,并从数据库建设、专题信息服务、科研合作、宣传展览等几个方面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既是推进中共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学科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总结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经验规律,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的应有之举。本文对国家图书馆革命历史文献收集历史与存藏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文献普查与总目编纂、专题文献整理出版、数字资源开发与数据库建设等相关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面向未来,革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在根本遵循上要继续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理探索上要加大力度构建革命历史文献学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在整理实践上要创新推动有利于革命历史文献保护利用的分类定级制度,以期产出更多顺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潮流,且能够回应党和国家重大关切,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高水平成果。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7.
读无字书     
中国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需要如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目录等专门领域的学术训练与修养,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训练非一日之功,并不是一般利用历史文献的学者所都具备的。正是基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历史文献的含义与范围变化入手,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现行历史文献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图书馆历史文献服务工作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书稿档案是编辑出版工作中形成的历史文献,是出版社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出版社的宝贵财富。书稿档案贯穿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到编辑加工、发稿、出版全过程,开发和利用好书稿档案有利于出版社更好地可持续发展。1·明确书稿档案保存目的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是便于使用。因此,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下,利用历史文献记录重建历史时期地表环境进行分析,探讨记录提取和定量化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分析和使用问题,为历史文献在多学科背景和国际研究需要下的深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