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创新     
在日本神冈开展反应堆中微子探测的日、美、中科学家2002年12月6日分别在各自国家、在约定的时间同时宣布发现了核反应堆中微子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消失的现象,从而揭示了“太阳中微子丢失”的秘密,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步。据有关科学家介绍,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可以直接穿透地球,在宇宙中很难发现和探测。但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Davis在近30年中,探测发现到了来自太阳的约2000个中微子。然而,其实际数量与理论计算值相差一半以上,流量较少,因而成为物理…  相似文献   

2.
成宇 《百科知识》2004,(8):30-30
根据我们现在的认识,太阳的核心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热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中微子,这就是太阳中微子。然而,科学家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测量抵达地球的中微子,结果却发现,测量到的中微子仅为根据太阳活动理论算出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元章 《百科知识》2004,(12):15-15
人阳辐射能来自太阳中心产能区的热核聚变反应。太阳中心区的热核反应,除了产生巨大数量的光子辐射,使太阳显得光辉夺目外,同时也产生看不见的以光速运动的中微子,直接逃逸出太阳。中微子是一种以光速运动的微粒子,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率非常小。中微子除了可与原子核发生作用外,也可以被电子散射,而被散射电子在介质中的运动将产生切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I0015-I0016
【导读】在内部从下向上观察到的太阳中微子天文台不锈钢球体。中微子探测,瞥见太阳的灵魂——太阳内核产生的PP中微子被直接探测到  相似文献   

5.
新的资料提出了解决太阳中微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年科学家柳卫平借助于静电加速器的放射性次级束流装置,证实了太阳中微子失踪现象,把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也是我国科学家在核天体物理学的前沿领域获得的首次重要的研究成果。日前,柳卫平在北京荣获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会“96杰出青年学者奖。” 对太阳中微子的研究是我们为了弄清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太阳的自身演化及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粒子物理的黄金时代是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那些年代,物理学家们透彻地研究了亚原子物理,包括结合核子成为原子核的强作用力,以及以p衰变为典型的弱相互作用力。关于弱相互作用,56年中微子第一次被直接探测到,60年代人们发现了第二种中微子,即“型中微子。60年代晚期还发现了太阳中微子的短缺,这是第一次探测到中微子振荡的后果。关于强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德国青年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我们脚下的大地犹如浮在水上的船只,在不知不觉地缓慢地移动着。现代地幔对流和板块构造学说已证实了魏格纳的猜想,但是,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大陆漂移则是一个一直悬而未解的谜团。笔者通过对太阳中微子和地球内部结构的考察,提出了中微子地球演化理论,为揭开大陆漂移之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知道,地球的内部跟其外层大气一样呈圈层结构。大气层的各种圈层是由于各种宇宙射线和不同频率的太阳辐射分别在不同的高度与大气层物质作用形成的。如大气物质吸收带电粒子形成电离…  相似文献   

9.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躲在地下捕捉着一粒又一粒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这些中微子小得连显微镜都观察不到,几十年的辛苦,他们也只不过捉到了几千粒中微子;或者整天在天上寻找连影子都不见的宇宙射线。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拿着肉乎乎的、女孩子看了要惊叫不已的线虫,翻来覆去地倒腾;或者拿着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图看来看去,一直乐此不疲。 可别小瞧这些似乎傻得可爱的事情,就是这些事情让他们获得了今年的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它们分别代表了在各自学科领域的重大突破。中微子和宇宙射线的研究为人类打开了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微子是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中最轻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很"孤僻",很少与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它可以如入无人之境般地穿透你的身体。中微子有三类,根据其产生时伴随的粒子不同,可分为电子型、μ子型和τ子型中微子,其中电子型中微子是高能的。三类中微子还像玩变形游戏一样可以相互转化,这个现象叫"中微子振荡"。太阳中心的"核熔炉"中,每时每刻都要产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地球磁场的研究,得出地球磁场是由大气电与地球的相对运动产生的.由地球和木星的磁轴与自转轴的夹角大小,得出地球,木星、太阳的内部结构相近似,木星和太阳不是由H和He组成的气体星,这与太阳中微子探测的事实相一致(太阳中微子亏损使人们对太阳现有结构理论提出质疑),与彗木相撞的现象相一致.通过太阳结构提出了核聚变研究的新思路.通过木星结构得出木星上有可能有智慧生物人类存在.由地球结构和地球不断膨胀、地球自转减慢和地球大气的成因,提出了地震的成因.由地球磁扬在历史上曾经有多次极性倒转,得出银河系中有很多正物质星球,也有很多反物质星球,这与狄拉克的宇宙中正、反物质星球应各占一半的反物质理论相一致,进而得出彗星是由反物质组成的,超新星爆发是正、反物质星球相撞产生的,通过超新星爆发的遗迹,提示我们如何利用和控制正物质与反物质的湮灭反应.提出了冰河期的成因.设计了以地球磁场作为飞行环境的新型飞行嚣--地磁力飞行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信息》2011,(22):18-19
对普通公众而言,只在《2012》这样的科幻电影里听说过充当“灾难制造者”的中微子。“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微子.太阳不会发光.不会有比氢更复杂的原子.因此也不会有地球.人类。”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工程副经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说,中微子不仅在微观世界最基本的规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有关,例如宇宙中反物质消失很可能由中微子造成。  相似文献   

13.
中微子物理是粒子物理最重要的前沿之一,存在众多未解之谜,可能成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突破口,也是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的交叉前沿。大亚湾中微子实验2012年出人意料地发现大的新中微子振荡模式,使近期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和CP相角成为可能。江门中微子实验(原名大亚湾二期实验)2013年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2015年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它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核心科学目标,同时精确测量中微子6个振荡参数中的3个,达到好于1%的国际最好水平,使检验中微子混合矩阵的幺正性、发现新物理成为可能。它也可以研究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大气中微子,寻找暗物质、质子衰变等,在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能对理解微观的粒子物理规律做出重大贡献,也将对宇宙学、天体物理乃至地球物理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05,(4):11-11
我科学家与它擦肩而过 上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唐孝威教授和曾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教授在德国汉堡相识.恰巧当时两人都对“质子衰变’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谈论实验方案.1979年9月.唐孝威和小柴昌俊回国后多次联系表示建议中日两国共同建造大型“水切仑柯夫”探测装置以探测“质子衰变“的事例;之后两人各自向政府申请实验经费,唐孝威的申请没有得到批准而小柴昌俊获得了研究经费。经过20年的奋斗,小柴昌俊最终证实太阳中微子丢失.探测到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和大气μ中微子振落现象,从而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5.
陈默 《百科知识》2007,(6X):18-18
有时,天文学中最简单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夜空为什么是黑暗的?你会说:因为太阳下山了。但是还有恒星在闪耀啊。如果宇宙是无限的,充满着无数颗恒星,那么夜晚将和白天一样的明亮。这种理论和观测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奥伯斯悖论。  相似文献   

16.
光的散射     
陈红 《科教文汇》2007,(4X):197-197
在光学一章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们看到太阳是红色的,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光的衍射现象,是这样的吗?  相似文献   

17.
读者互动     
2008年第07期中微子读者问:宇宙中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存在吗?  相似文献   

18.
幽灵般的粒子  宇宙中的发光星体不计其数。太阳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但它也仅仅是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成员,在银河系里,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大约有一千亿个。和恒星一样,多数星系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数十至数百、有时甚至是成千个银河系组成了一个个庞大的星系团、还有超星系团……但是,所有这些发光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10%以下,其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 中微子就是最重要的暗物质。根据现代科学的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一个宇宙是在大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中诞生的,大爆炸瞬间以后,出…  相似文献   

19.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最基本的单元之一。与其他基本粒子(夸克和带电轻子)相比,中微子性质特殊,极难探测,仍然存在许多最基本的科学问题需解决。对中微子未知问题的研究,不仅将完善对物质世界最基本规律的认识,也可能发现超出现有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  相似文献   

20.
人造太阳     
王令朝 《知识窗》2007,(2):52-53
失去太阳世界将会怎样?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据专家们称,再过100多年太阳赋予人类的诸如石油、煤炭等能源将消耗殆尽。稃学家们已经踏上了“人造太阳”艰准而又伟大的征程,将点燃人类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