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知识协同为切入点,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引入知识协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协同条件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构建基于知识协同的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并对模式的运行和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包祥龙 《科教文汇》2014,(15):155-156
高中物理静电场这一章概念多且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而构建知识网络图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本章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利用知识网络图寻找解题途径,同时本文还对原有的知识网络图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包祥龙 《科教文汇》2014,(5):155-156
高中物理静电场这一章概念多且抽象,学生学习难度大。而构建知识网络图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本章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并且可以利用知识网络图寻找解题途径,同时本文还对原有的知识网络图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运作效果为科研机构者及高校在知识创新协同中所关注.通过对协同运作效果的评估,可以使科研机构和高校清楚在知识创新协同中自身的科技优势,选择合适的创新协同模式.本文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三维度构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的运行效果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设置权重,运用灰关联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估,并借助实例演示为知识创新协同模式运行效果提供一个较客观和公平的评估模式.该评估模式可以为科研机构与高校进行协同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并可以作为科研机构在订立标杆学习目标的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组建知识联盟的方式来解决图书馆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依靠知识协同平台把读者与知识联盟关联起来。结合知识联盟和知识协同服务,探讨知识联盟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的路径和方法,给出了基于知识联盟的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系统模式,并对系统模式的运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振洲  顾新 《科学学研究》2013,31(9):1381-1390
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成为我国推动重大知识与技术创新的前沿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可以视为企业和大学(或科研机构)两类异质性知识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因此,本文基于知识流动的视角,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的形成三个递进演化阶段,分析了各阶段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知识流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知识协同社区的概念及知识协同社区的二维协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协同社区的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包括社区社会网络(社区网络密度和社区成员连接强度)、社区协同氛围和社区知识创造及其相互间的理论假设关系,并进一步对该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交易机制的模型建构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戴俊  盛昭瀚 《预测》2004,23(4):48-51,19
基于Davenport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分析了企业内部知识运行的交易特征,指出知识运行的本质是知识的交易,以Holstrom和Milgrom的委托代理模型作为定量分析工具,引入知识交易意愿度的概念,对模型进行了改造,构建了需求拉动式和供给推动式的二种知识交易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二种知识交易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模型的管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敏捷供应链的知识服务网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敏捷供应链中知识服务主体及其网络拓扑结构的不同,提出了集中式、分布式和第三方3种不同的知识服务网络模式,构建这3种模式的网络图模型,在分析每种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优化的混合型知识服务网络模式。经过比较分析认为,混合知识服务网络具有较低的关系复杂度和最小的即时最大响应度,能更好地满足敏捷知识服务的需要,从而为敏捷供应链企业构建合理的知识服务网络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资本视角的知识共享绩效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红  尹贻林  孙春玲  李淑洁 《情报科学》2008,26(10):1482-1486,1512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最重要与最核心的议题.但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研究却很少.本文尝试引入知识资本,通过分析知识共享对知识资本构成要素HC、SC、RC的推动,发现其分别构成知识共享的"主力"、"场力"、"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共享缋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从知识资本视角进行知识共享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面向循环经济产业链用户的知识地图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小璞  徐芳 《情报科学》2008,26(5):671-675
在介绍知识地图的概念,分析构建面向循环经济产业链用户知识地图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知识地图的知识构成和制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专利文献法和“反求工程”等方法获取知识,用PDCA方法控制知识地图质量的观点;利用Inspirartion8制作知识地图模型。  相似文献   

13.
知识门户网站是专门向用户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网络门户,其知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前景。影响知识门户网站信息服务的因素多种多样,文章主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阻碍知识门户网站信息服务发展的障碍与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难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转变的现状,本文秉承信息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引入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概念,并基于语义对等网构建了具有两层结构的混合P2P知识共享空间架构:由语义相近节点聚集的结构化语义资源层和超级节点通过语义规则链接的非结构化语义计算层,最后初步研究了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5.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转移过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莉  齐中英  田也壮 《情报科学》2005,23(11):1606-1609,1634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各环节中的一部分,对实现组织中知识的共享、应用和创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概括了知识转移的层次和渠道,研究了知识转移的过程,从而强调组织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的有效传递与吸收,实现知识的应用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知识协同的现象不断涌现,已成为企业知识管理和协同化的发展趋势。而对知识协同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知识协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的研究方向。为了加深对知识协同的认识和便于今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知识协同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知识协同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给出了知识协同的概念认识及其特征分析,并进一步给出了知识协同的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7.
构架—元素知识创造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毅 《科学学研究》2001,19(3):96-101
本文重点关注我国企业的知识创造机制。文章首先剖析知识的结构特征 ;然后 ,从知识的构架 -元素这一结构特征出发 ,提出构架 -元素知识创造动态循环 ;在此基础上 ,以杭州锅炉厂为例 ,对构架 -元素知识创造动态循环及其与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创新团队是当代知识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基于行动者网络和知识网络理论,构建了"物质网—知识网—文化网(M-C-K)"耦合的行动者网络模型和跨学科创新团队"M-C-K"群体行动者网络模型,分析了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生产的"M-C-K"网络协同进化机制,论述了跨学科创新团队知识生产的过程、形式和动力。  相似文献   

19.
知识集成条件和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娟茹  赵嵩正  杨瑾 《预测》2004,23(1):66-70
知识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生产资源。知识集成也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知识集成的涵义,其次探讨了知识集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认识论的知识集成的SECI模型和基于本体论的ITOI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视角,运用沪深主板62家上市企业2000~2011期间471个公司创业投资(CVC)观测样本所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的关系以及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不同CVC项目治理结构下两者关系的差异。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存在"U形"关系,吸收能力、卷入强度对此"U形"关系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知识异质性与公司投资者知识创造之间在控股型CVC项目治理结构下呈"倒U形"关系,而非控股型CVC项目治理结构下呈"U形"关系。因此,公司投资者应合理选择被投创业企业组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建立投资后互动参与式管理机制,精心设计CVC项目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