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江华  时鹏  郑剑 《情报杂志》2012,31(7):187-190
本体表示领域知识,语义Web的发展使得本体被广泛的应用,如何评价本体对领域知识的表达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影响评价本体表达领域知识能力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料的本体评价方法,从本体对语料的术语覆盖率、关系覆盖率、关系扩充率和实例扩充率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于给定的领域语料能够有效地评价本体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将本体概念引入综合评价体系中,通过建立评价体系的本体框架模型对领域内评语进行分析与获取,形成形式化的本体实例,同时结合模糊推理与决策逻辑对获取的评语进行分类汇总,最终自动生成领域内的综合评价文本。  相似文献   

3.
施工现场数据量庞大,当前安全监控系统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与重用,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风险,整体性能较差。因此,设计了一种引入知识本体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给出系统总体结构,其主要包括RFID无源标签、智能节点、网关、本体知识库和远程监控模块,介绍了系统运行过程。给出智能节点、网关的设计过程。依据ontology建模方法、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相关本体、背景等建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本体知识库。对构建的本体知识库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构建的本体知识库能够有效满足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需求。将云架构系统和粗糙集系统作为对比进行性能测试,发现所设计系统平均上传速率很快,性能强。  相似文献   

4.
新技术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技术的评价主要是财务指标导向型的,是主要基于技术本体而开展的评价;而新技术的评价是战略效益导向型的,既有技术本体的评价,也有技术的社会评价.应用DELPHI法以及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访谈等方法,确定了新技术的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应用了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了传统技术与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元本体、顶层本体、领域本体、任务本体和应用本体构成了本体的主要类型,其中顶层本体表达常识性基本概念,领域本体的设计者通常基于顶层本体已定义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来构建领域的概念。从而更好地实现本体与本体之间的重用与集成。本文对SUMO、OpenCyc、DOLCE三个顶层本体的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结合开放许可度、结构化、成熟度3个评价指标,比较这3个现有的较为完备的顶层本体。以帮助本体设计者选择具备发展前景、在国际范围应用广泛的顶层本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需要建立在相关学术评价指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基于领域知识的本体构建将为学术创新力的自动测度提供基础支持。[方法/过程]用手工方式构建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复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半自动化构建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的初始本体,加入CNKI期刊题录数据的高频关键词以丰富本体的知识。然后进行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和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本体的实例化。[结果/结论]以G3类题录数据为例,共建立了30 097个概念、41 484个实例以及320 609条关系,基本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用户参与的本体协同构建中,用户行为可信度是评价其创建本体质量的依据之一,而目前对此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分析用户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中种群的概念,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用户行为可信度评价方法。该方法引入优秀种群,分别从用户直接知识行为和评价行为两个指标综合用户可信度,并详细讨论了用户单个直接可信度和评价可信度的动态计算方法,最后对其进行模拟分析。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本体协同构建中低质量行为对用户的可信度影响,动态的、较全面的表示用户在多领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8.
产品研发涉及个体、群体、组织和跨组织4个本体层次的知识转化。基于产品研发流程,即创意形成、创意筛选、产品概念形成与评价、研制、试销和正式投产与上市,详细分析了各阶段本体知识转化活动。发现通过促进产品研发各阶段的本体知识转化,可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9.
STS对人的终极关怀——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S学科群的本体是人作为科学技术之本体的终极关怀。本文评价了STS的几种哲学纲领:科学主义、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STS是人的社会建构,因此STS终极关怀是人本身。  相似文献   

10.
依据SUO推荐的顶级本体标准体系,将传统的评价检索质量的查准率计算方法进行扩展,将检索结果和检索目标在本体标准指标向量上的二值分布组成相关矩阵,分别计算各检索结果与检索目标的语义相关度,据此可评价单个检索结果的质量以及检索系统的检索质量。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本体评价问题及信任的内涵与特性,分析基于信任的开放式评价系统的关系模型,探讨信任声明的发布、信任推导规则及信任值的计算过程,研究其实现方法,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芳  许德山 《现代情报》2016,36(1):79-83
文章旨在研究如何基于本体实现政务服务整合,通过对用户实际需求和政府部门服务现状调研确定服务整合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中文电子政务服务整合领域本体,并提供一套方法和原则辅助领域专家构建该领域本体,最后用Protégé软件包构建了本体样例。文中仅给出本体最小集和具体构建的方法,领域专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最小集上添加元素并遵循文中提出的方法与原则来构建适应本地区需要的政务领域本体。  相似文献   

13.
王昊  苏新宁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292-297,291
本文重点阐述了中文通用本体概念实例的机器抽取过程,建立了基于模式匹配的通用本体概念识别模型,以此作为领域本体自动构建的基础.此后探讨了该模型在情报学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并通过实验检验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知识地图在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为切入点,通过对其目前问题的分析,提出引入知识地图技术解决本体的映射和聚类问题,构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框架模型。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semantic interconnection of multi-domain ontology in digit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organization,an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therein,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use the knowledge map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mapping and clustering problem of ontology.The article constructs a framework model of semantic interconnection of multi-domain ontology based on knowledge map.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表示     
马创新 《现代情报》2014,34(3):21-24,28
知识必须具有适当的表示形式才能便于使用,为了探索适合于人类和计算机使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知识表示的完整过程,探讨知识表示的方法体系,然后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知识表示方法,并且构建了知识表示方法的评价框架,利用该框架从认知层面、本体层面和实现层面对几种主要的知识表示方法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专利本体的研究现状出发,结合开发大型专利本体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的自动化构建方法,并给出多Agent系统体系结构、消息传递机制、存储方式、各类Agent的具体任务以及关键算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从AI发展起来的多Agent技术为自动化构建大型中文专利本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晓波  韦贞  徐蕾 《情报科学》2008,26(3):391-395
分析了各类本体在信息系统模型中的应用层次和范围,提出基于本体的信息系统建模方法的基本步骤,并指出该方法的核心是构建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提出了信息系统模型中的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的构建方法及具体过程,通过构建领域本体和任务本体来实现逻辑模型和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esents conceptual navigation and NavCon, an architecture that implements this navigation in World Wide Web pages. NavCon architecture makes use of ontology as metadata to contextualize user search for information. Based on ontologies, NavCon automatically inserts conceptual links in Web pages. By using these links, the user may navigate in a graph representing ontology concep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By browsing this graph, it is possible to reach docu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r desired ontology concept. This Web navigation supported by ontology concepts we call conceptual navigation. Conceptual navigation is a technique to browse Web sites within a context. The context filters relevant retrieved information. The context also drives user navigation through paths that meet his needs. A company may implement conceptual navigation to improve user search for information in a knowledg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We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an ontology to conduct navigation in an Intranet may help the us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he company.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字信息资源组织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为切入点.通过对国内外本体映射的研究现状及本体映射聚类的分析,构建了基于知识地图的多领域本体语义互联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任瑞娟 《情报科学》2008,26(1):14-17
本文在分析了Thesaurus Taxonomies与Ontology相互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hesaurus与Taxonomies的构建分布式ontology的设想,认为分布式Ontology是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建模工具,并设计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来实现分布式ontology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