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的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环境差别很大,风光迥异,人文气息也不尽相同,如何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正是目前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条途径,与广大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教学离不开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强大的应试教育"绑架"了本色语文。当下,很多学生只知道"从书本上学知识,到试卷里要分数",对周遭的一切无比陌生,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语文课程资源单一,学生知识素养单薄,更遑论视野与能力。通过多年实践,我在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取得了一些成效,探索并实践了乡土文化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的方法、途径与实施原则。一、在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与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4.
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有着独特的弹性,给了我们巨大的探索空间。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的实践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乡土人文资源,实现语文学科与乡土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巨少杰 《甘肃教育》2020,(5):162-162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风俗民情、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话题等都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区都蕴含着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竭尽全力开发,积极利用。”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乡土文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帮助充分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既能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又能让学生对优秀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防止小学语文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由此可见,教师应高度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田静 《考试周刊》2014,(71):56-56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利用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人文地理、名胜古迹等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各种美,引导学生写出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作文。一、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1.观察体会家乡风光的美。家乡的田野风光、自然景观、淳朴乡风是学生观察和写景  相似文献   

7.
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中的课外学习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但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地选择,这就为校本习作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  相似文献   

8.
欧天虹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50-152,149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展开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以广西为例,乡土资源包括地理和旅游资源,当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经济和主导产业资源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阐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六个主要途径:教材资源、课堂生成性资源、其他学科的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生活资源和乡土资源,为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诈酚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倡导“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广阔性,无论山川草木和风俗人情,还是乡土文化,都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的课本教学,而应树立“语文即是浓缩的生活,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1.
华盛生 《中学文科》2009,(18):115-115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课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最有利的课程资源之一。河池市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的一块传奇的土地,面积33508平方公里,辖九县九市一区,常居少数民族有七个,分别是壮、瑶、仫佬、毛南、侗、水、苗等民族,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主要阐述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六个主要途径:教材资源、课堂生成性资源、其他学科的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生活资源和乡土资源,为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设计历史调查活动;引进乡土文化资源,补充教材的不足;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各地可供语文教学的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地理资源、其他资源)肯定是极为丰富、各具特色的。"于漪老师也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乡土文化负载着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是的,乡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广阔的农村,有千姿百态的春夏秋冬的自然景物,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有焕然一新的现代气息。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作为教师,我们教学时要在充分利用"文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源头活水汩汩来。  相似文献   

16.
在农村迈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型进程中,整合乡土历史文化,发展语文课程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塑造人文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本文以渔湖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发展为例,提出应合理整合和发展社区乡土历史文化的课程资源,以促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余耀清 《现代语文》2009,(9):152-153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此,教师应摒弃课堂本位、课本定位的狭隘观念,大力开发和使用乡土语文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强化他们发现生活、提炼生活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正所谓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学生的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动,源头活水汩汩来。  相似文献   

19.
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把乡土文化资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使之更加具体形象,更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地方文化是语文课程创生的重要环境,明确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认识开发地方文化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与指导思想,是有效开发地方文化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先决条件,也是拓展语文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