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但对于“意境”概念的理解,我国学界众说纷纭,歧见迭出。最为典型的是“情景交融”说,认为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美学“意境说”是中国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本提出美学“意境说”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老庄美学思想、而“意境说”在唐代已诞生并被当时美学家作为标示艺术本体的范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文论史上,王昌龄是完整而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确立意境范畴的第一人。他不仅深入分析了意境重要的审美特征,而且还以其“三境说”,揭示了意境的深层特点,并又在其“三格说”中探讨了意境营造的方法和途径,为形成和丰富这一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在意境理论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5.
美学上有“意境”一说,语文教学亦有“意境”。现代语文传承了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而“意境”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概念.它浓缩了儒、道、佛三家的精萃,并超越了文化艺术的范畴,其广度和深度升华到了整个人生。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天人合一”,无一不在诠释着一种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隐秀》是近几年来《心雕龙》研究中比较关注的一个篇目。或有论以为,《隐秀》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是东方艺术迷人魅力的理论根据之所在。刘勰提出的“隐秀”论,己成为中国艺术贵神韵意味的奠基之作,在美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刘勰之后,钟嵘的“滋味”说、司空图的“韵味”说、严羽的“兴趣”说以及王世祯的“神韵”说等各种范畴,用“隐秀”基本上都可以涵盖。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然而,“意境”也造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对西方的贸易壁垒,成为西方文化很难接纳它的一个主要因素。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观念”的范畴,这个范畴也成为了康德美学的一个核心范畴,通过对其深层的解读,我们认为这两个范畴之间似乎在主体的审美鉴赏力上能够达到默契,即有其共通性,这为中国古典美学向西方引渡提供了可能,而且,这两个范畴及其张力对东西方的文艺学与美学的走向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意境说的道禅哲学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境说由情景交隔、虚实相生、动静相成、意在言外等四种美学范畴构成。其文化内涵源自道禅哲学中的“道德玄同,天人合一”,“有无相生”、“完全无妙有”、“无动而无不动”、“无言而无不言”、“不落言筌,不涉理路”等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意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遗憾的是我国教学艺术论研究领域对意境重视不够,许多研究教学艺术和教学美的论著,对教学意境要么缺乏研究,要么语焉不详。〔1〕而如果要研究我国传统教学艺术,探讨我国教学美学思想的嬗变,发展我国现代教学艺术,构建我国现代教学美学的新体系,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则不可不研究作为我国艺术美的最高标准和美学的核心范畴——教学意境。一何谓“意境”?我国学界众说纷纭,歧见迭出。大致分为“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像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等不同观点。我们赞同意境是…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将意境理论引入戏曲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戏曲意境”理论。首先,“戏曲意境”理论既脱胎于中国传统意境论,又汲取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关注个体命运。其次,“戏曲意境”理论具有“自然”与“言外”这两重内涵,前者聚焦于艺术真实,后者面向世界与人生的本真状态。最后,“戏曲意境”理论提升了戏曲地位,使其走出了“不登大雅之堂”的低下境地,又启迪后来学者,成为“剧诗说”等舞台表演理论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左传》中描写鬼怪的篇章,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志怪类的作品。《左传》志怪篇章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奇特的想象力和奇幻的意境等三方面。《左传》志怪篇章虽然只是鬼怪故事的滥觞之作,但是那种蒙昧、朴拙之美,是后世无法模仿复制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散文意境创设为主题,阐述了意境是我国文学的重要范畴,它是从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规律和创作原则。从意境创设的阶段、方法及鉴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优美深邃意境融入散文,并为整篇的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华文作家尤今的小说有着直面真实社会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在表达方式上,又闪烁出诗的意境和散文的神韵,这正是其小说的审美价值所在.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新华华文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绘画以自己独具的艺术形式,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诗情画意;具有自然造化之精髓,又有情景交融之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境界。然而,绘画的艺术意境就诞生于外师造化、心物交融、重神轻形、画尽意在的审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从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对意境的构成因素,情与号、形与神、情与理都作了辩证分析,并指出这种因素统一于以“意”为枢纽的学作品中。对意境理论进一步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道家哲学思想对于意境的影响在于使意境形成了有无虚实相生的辩证性结构。而结构决定功能,美妙的诗意与人生感悟惟有在这种有无虚实相生的辩证性结构中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道家的哲理化自然观对意境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家哲学思想对于意境的影响在于使意境形成了有无虚实相生的辩证性蛄构.而结构决定功能,美妙的诗意与人生感悟惟有在这种有无虚实相生的辩证性结构中才能够准确地传达.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道家的哲理化自然观对意境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艺术思想渊源的角度解读,况周颐的词学思想在继承传统学术哲学的宇宙大化思想中确立了他的词体体性观,从儒道互补和达穷调和的传统艺术人格角度规范了词人之襟抱与性情,以传统诗教、写心及自然等艺术思想丰富了他的词作艺术观。浓厚的传统艺术思想如同一条红线贯穿在况周熙词学思想之中。  相似文献   

19.
公民道德建设需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中国存在少数人荣辱观错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需要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达到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甄别美丑的目的,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必不可少的价值航标和精神支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公民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0.
意境涵盖中国艺术所有领域,成为中国艺术的终极追求。意境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至境。现代平面设计意境的构成由作品的思想蕴含、设计师的艺术技巧、受众的理解与再创造三方面构成,其意境的创造有寓虚境于实境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图的方法,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