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云娜  宋艺文 《教师》2021,(18):13-14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文章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针对性对策,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机制不够健全、心理健康状况亟需矫正、帮扶途径不足等问题。加强资助管理队伍建设,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以勤工助学为契机,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课余实践、社会适应能力;以砺心、励志、力行教育为平台,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资助育人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女大学生、残疾人等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问题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国家也发布了关于当前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进一步做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等项政策规定,从社会就业帮扶、就业援助和就业保障方面采取措施,努力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摆脱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关注焦点,同时也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其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的对策。希望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尽快摆脱心理障碍提供一份帮助,也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专业化、科学化技术的应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体系日益完善,但资助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多元优化学校资助管理体系过程中,学生干部群体如何作用发挥,旨在将帮困保学和德育树人,经济资助和精神帮扶结合起来,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提高学校资助的有效性,将学校资助工作落到“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帮扶体系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科学发展观和ISO9001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尝试构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质量管理及追踪评价机制为手段,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帮扶体系",以期促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帮扶工作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科学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目标。对教育政策、教育改革、社会变革、经济政策、社会分层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进行再探讨,梳理导致问题的根源,为科学推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公平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家已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政策,完成了"构建高校贫困生帮扶新体系"的目标,但如何"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仍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瓶颈,针对"双困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如何帮扶"双困生"在校期间提升职业能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促进"双困生"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家庭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这一特殊群体已经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社会问题。介绍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以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构建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帮扶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校园中存在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问题显得突出而典型。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离不开配套的组织措施、到位的关怀帮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是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帮扶体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孙标  赵斌  李牧 《职业教育研究》2011,(10):170-172
大学生困难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本文结合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针对困难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总结了该群体中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心理困难、身体困难、守纪困难等六类学生("六困生"),可通过构建帮扶体系、制定帮扶机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就业心理特征,但也有少数学生出现一些消极就业心理特征及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帮扶力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有效的帮扶...  相似文献   

13.
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状况,促进其良性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在加大经济帮扶力度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马文  李健 《文教资料》2013,(34):135-13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往往重视困难生的经济资助.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帮助这些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和高校都积极开展对他们的资助和帮扶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贫困大学生的隐私权在资助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导致资助的效果不如预期。如何既保证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保护好贫困学生的个人隐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进一步突显,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延续的是以经济资助为主的资助体系,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价值观教育、励志教育、心理教育出发,形成以物质和精神双资助的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需要得到经济帮扶,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上的脱贫。由于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使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环境适应、情感障碍、抑郁焦虑等5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通过设计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压力,开展团队建设活动能够广泛辅导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隐患,是高校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党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之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和谐校园建设角度思考,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并且成为学生工作干部普遍热议和研讨的话题。本文立足高校基层学院,从工作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对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和资助工作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体系,思考了资助工作必须坚持的工作原则,借此推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以辨证扣眼光,从“喜”和“忧”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提出围绕“助人自助”这一中心,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融入到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实现经济资助和思想“自助”的二元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0.
《安徽教育》2012,(5):18-18
<正>本刊讯为切实做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工作,促进其尽快就业,我省将对2012届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求职发放补贴。补贴对象为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认定的2012届省内普通高校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