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詹姆斯·乔伊斯小说集的第三篇《阿拉比》叙述了一个初涉人世、陷入情网的少年的心路历程。詹姆斯·乔伊斯应用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来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天主教会的衰败,其独特的“精神顿悟”手法让主人公从理想的爱情中觉醒。  相似文献   

2.
<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本文具体分析了"精神顿悟"在<死者>中的运用,引导读者对其作品的欣赏.  相似文献   

3.
钱睿含 《海外英语》2012,(14):184-185
詹姆斯·乔伊斯的《阿拉比》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自己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在经过漫长又焦急的等待之后,最终爱情之梦以破灭作结。乔伊斯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采用"精神顿悟"去阐述他的美学艺术,并且他运用自己独特的"微妙写实"手法,展现出《阿拉比》中的作品客观性及主人公的精神顿悟,从而生动的表达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带给人们淡淡的忧郁气息,以此证明了乔伊斯"于微妙中见真实"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4.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通过三个重要的女性形象触发了男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这种精神顿悟是一个逐渐酝酿的过程,三住爱尔兰女性的作用恰似加布里埃尔精神上产生化学反应所必需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深刻揭示2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6.
詹姆斯&;#183;乔伊斯的作品多是探究人类的内心世界。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作者借助独特的“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通过主人公“我”对朦胧爱情的浪漫追求及其幻想破灭的过程描写,带给了人们对整个时期、整个社会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7.
借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分析<死者>中众生所处的精神状态,并对加布里艾尔的"顿悟"进行新的解读.正如柏拉图"洞喻"中的洞内囚徒们,作品中的人物所认识到的,要么是虚幻的假象,要么是片面的真实;而对于唯一获得"顿悟"的加布里艾尔来说,他"顿悟"过程的三个阶段,正是柏拉图"心灵转向说"中的从"影像"到"信念"再到"理性"的认识三阶段的攀升过程.从"洞喻"角度解读乔伊斯作品中的"顿悟",就其认识论意义而言,作品主题将一个现代西方人从幻觉到顿悟的个体心灵之旅上升到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走向人类终极价值所在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高度.  相似文献   

8.
"顿悟"本是宗教术语,后来乔伊斯把该术语用于文学领域.乔伊斯以"顿悟说"来解释艺术创作阶段中的一个审美过程.这里着重探讨了"顿悟说"的由来、创立及其客观现实性,强调了"顿悟"在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通常打破传统的时间或空间发展的顺序,放射出既是客观化的、也是主观化的审美意象.乔伊斯身体力行,在《都柏林人》中将"顿悟"手法运用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9.
“精神顿悟“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用以反映人物错综复杂的情感。这一技巧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也得以充分体现。作者通过巧妙使用“精神顿悟“,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而且使故事的主题更加明确,从而使读者对整个时期、整个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相似文献   

10.
阿拉比是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本文通过分析"死胡同"、"中央的苹果树"和"阿拉比"等意象,阐释小说中凸显的精神瘫痪和灵魂顿悟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