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美国政府采购支持技术创新的做法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美国利用政府采购成功地扶持了计算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其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当前,我国政府采购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政府采购的制定也不完善。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政府采购的做法,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促进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芯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是世界各国竞争博弈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美国利用技术优势接连出台针对中国的芯片法案,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造成重大影响。文章首先梳理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出台的背景、内容与目的,然后分析了该法案对全球芯片市场、中国芯片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与中国经济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6,(6):13-13
200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形势开局良好,1月份销售额达到19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毕竟,1月通常是半导体的销售淡季。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半导体销售额比去年12月的199.5亿美元下降了1.5%。SIA指出,1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通常比上年12月下降2.2%0左右。  相似文献   

4.
自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半导体产业一直成为两国矛盾的核心焦点。文章通过对比20世纪70—90年代日美半导体摩擦的经验,发现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冲击有着共同的根本原因:维护其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并对华囿于更为复杂的涉及国际社会阵营、意识形态及军事实力等因素的考虑。并且从日本的历史经验中,获得了关于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启示:政府有必要引领推动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国际层面上应反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合谋对华实施的“脱钩”行动,坚决阻止这种排斥态势的形成;最后,需要完善本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降低对其他国家的依赖程度。通过这些举措,中国半导体产业方能迈向更加独立、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  贺旭光  王超 《科研管理》1999,20(6):15-20
本基于对中国半导体市场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半导体产业存在的问题。以日本和韩国为参照对象,对甸应如何发展半导体市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对政府的行为做出了一定的建议应在我国的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主要的推动作用,并对短期内政府的行为和长期的政府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半导体崛起将危害美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华盛顿共识”。美国率先发起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试图从征收惩罚性关税、加大投资限制、强化出口管制层面来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并从加大投资、推行优惠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来增强美国半导体实力,以实现维护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目标。然而,美国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包括供应链本土化难度大、阻碍半导体技术创新、损害盟友利益等。中美权力转移背景下,美国以提升半导体竞争力作为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对中国展开更加精准的技术脱钩,中美半导体竞争的态势将愈演愈烈。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半导体竞争战略提出三点对策:(1)加强对话交流,减少美国对华战略误判;(2)寻找战略间歇,突破美国封锁;(3)构建国内产业生态,加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周智佑 《情报杂志》2001,20(6):3-5,8
根据日本的有关政策白皮书,论述了美国的信息服务产业与市场的近况,内容分市场规模、服务市场的动向、软件制品市场的动向以及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半导体行业是碳化硅材料发展潜力最大和产业附加值最高的应用方向。本文分析碳化硅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行业前景和市场。初步确定其有望成为我国在半导体行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5月17日—19日,首届"世界半导体大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南京市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南京软件园等单位承办。会上,一系列围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数据和话题备受关注。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美国信息产业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三星电子公司半导体技术发展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在尖端技术方面经过很短的时间赶上并超过了先进国家,在国际市场中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半导体生产国,并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生产领域保持着世界第二大供应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产学研联合研究体制曹勇,刘善琨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产学研联合或协作研究,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当今的巨大产业如计算机、半导体和光通信技术等,无一不是产学研相互作用、相互协作的产物。政府如果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有意识地引导和促进这种联合,可以更...  相似文献   

12.
半导体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创新链条长,因而研究我国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协同积极性问题需从更为广阔的产业生态链视角展开。以产业生态链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学研方和服务方角度构建半导体产业生态链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影响产业生态链稳定发展的各项要素;同时,基于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2016-2021年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运作受各主体不同策略行为的共同作用,与协同收益相比,各方对成本的变化更敏感,且生产方与学研方积极合作意愿对配套服务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大;成本和收益分配机制影响主体的参与意愿,且存在最优的收益分配系数使生产方与学研方采取协同策略的意愿最强;配套服务价值的增加虽然提高了产业协同收益,但难以促进各方积极合作;提高产业创新效益并约束主体行为是促进半导体产业生态链积极合作运行的关键。因此,需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强化政府对于产业生态链的引导与支持,建立健全产业生态链利益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初期中小型公司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高技术产业和技术经济发展规律是正确制定高技术产业政策的基础。本文研究了美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初期中小型企业家公司在技术创新中重要作用,分析了中小型公司技术创新的特色。大公司的竞争优势及弊端。小型创新公司得以发展的技术背景及内外条件。  相似文献   

14.
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期刊IEEE综览(IEEE Spectrum)今年第一期以一种与以往迥然不同的格局发表了一年一度世界高技术回顾与展望的评述。该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通信、电力、半导体、运输、计算机和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5-35
广东省半导体协会计划在5月召开“泛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以“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与系统整机的互动发展,加强泛珠三角IC设计企业与整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宗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I0017-I0017
科技日报华盛顿5月22日电(记者毛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今天表示,他们开发出制造高质量原子量级半导体薄膜(薄膜厚度仅为单原子直径)的新技术。材料科学和工程助理教授曹林友(音译)说,新技术能将现有半导体技术的规模缩小到原子量级,包括激光器、发光二极管和计算机芯片等.  相似文献   

17.
银行业产业集中度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坚 《中国科技信息》2010,(4):155-157,161
产业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关键指标。通过测算对比中国、中国香港和美国银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以及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间的关系,发现三地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差较大,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介于垄断寡占型的香港银行业与高度分散的美国银行业之间,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远低于中国香港和美国。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产业技术路线图在美国半导体行业首先得到应用并且获得成功。在美国的影响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启动本国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产业技术路线图日益成为产业内部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南。本文分析了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动因,系统阐述了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流程和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最后,本文对我国目前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尝试性地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青岛高新区迎来了4个半导体产业项目,光学加工及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中心项目、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晶片衬底项目等先后落户,进一步扩充了青岛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储备资源。半导体产业是现代IT产业的基础,是支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作为青岛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细分领域,半导体产业一直在扩大规模,芯片设计、材料加工、装备制造、应用开发……目前,已经有20多家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20.
张睿  钱省三 《科学学研究》2005,23(Z1):119-124
针对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界对于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持有的两种不同观点,本文提出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发展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观点。文章首先介绍了“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后进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中的动态应用演变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发展及要素禀赋结构在产业中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升级过程;并以我国台湾半导体产业30年来成功发展为例,说明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半导体产业成功崛起;文章最后对我国大陆如何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发展半导体产业做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