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协论坛》2010,(4):13-14
新疆农业人口有1187.5万,占全区总人口的55%以上。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己成为制约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农牧民依靠科技致富奔小康,从1989年开始,以“科技之冬”活动为重点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在全疆蓬勃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把农民科技培训作为实现汉中农业率先突破发展的基础工程,构建农民科技培训教育体系,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通过农村科普培训工作的开展,全市共评定近20个专业的初、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12440人,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10,(10):34-35
15年来,新疆自治区科协以农村技术职称评定为抓手,积极助推乡土科技人才成长,对提高农牧民的科学素质、增强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本领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疆自治区人事厅、区科协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农牧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意见》精神,2006年开展了农牧民高级技师评定工作,全疆各地州市的109名具备申报条件的农民技术人员申报参加评审,经自治区高级农牧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办公室审核批准,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联合村黄道林等6位农牧民技术人员取得了区农牧民高级技师职称,这是全区评定的首批农牧民高级技师。  相似文献   

5.
4月2日,潍坊市2009年度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申报工作全面展开。今年是潍坊市组织实施离退休科技工作者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第五年,继续开设农业、工程、教育、卫生4个系列,继续坚持“三不一有效”原则,即:不另定职称系列,不降低评定标准,评出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与工资和福利待遇挂钩,再聘有效。评审条件仍按照省、市人事部门制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和《山东省离退休科技工作者高级职称评定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农村相当数量的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新疆农业发展,自治区科协将"三服务一加强"作为工作重点,历来重视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科普惠农。自2011年以来,新疆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科协"关于开展‘百会万人下基层’系列科技活动的通知"精神,紧密围绕自治区"三农"中心工作,围绕农牧民日常生产的难点问题,依据自身人才优势,采取大联合、大协作的方式,2011—2014年,学会连续4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科普惠农系列科技服务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实效。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华夏星火》2008,(11):70-71
农村科技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改造传统农村、发展现代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科技信息技术为新阶段农村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推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推动农村科技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村务管理、计生、政策、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劳务需求等方面的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数字化信息共享,而且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1999,(4):7-8
一、评定范围和条件 1、大专、中专、职高、技校、中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心)毕(结)业生,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均可申请评定农村技术人员职称。 2、农村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其称谓  相似文献   

9.
龙镇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主要是大规模培训农村乡镇种粮农民,促进地方水稻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成为辐射拉动周边市县的种植技术平台。展示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示范高新技术、转化科研成果,为实现农场与地方农村现代化大农业一体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成为农业科技人员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平台。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社会发展的弱势地位,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加快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致富,是新时期面临的艰巨任务。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举,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三农”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自2002年以来,我省相继在西宁、海东、海西、海南、海北5个州、地、市的18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晓聪 《学会》2002,(4):47
经个人申报、镇乡或街道审核,部门专业评审小组考评及市评委会根据工作实绩、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等条件进行综合评定,浙江省诸暨市又有575位在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分别获得了粮油、果蔬、水产、花卉、营林、农田水利、土管等19个专业的农民技术职称,其中,农民技师83人,助理技师223人,技术员269人,晋升80人,女农民技术人员参加农民高级技师职称评定.至此,诸暨市已先后为9747位农民评定或晋升了农民技术职称,名利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12.
赵鹏 《科协论坛》2007,(6):35-36
依干其乡位于新疆阿克苏市城郊,是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中国无公害蔬菜之乡、正在建设中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全乡有2.2万人(农业人口1.8万人),耕地面积5.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2.6亩。近年来,我乡大力实施“产业强乡、科技兴乡、林果富乡、旅游活乡”的战略,大力发展林果、蔬菜、畜牧、旅游四大支柱产业,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发展林果3.8万亩,蔬菜2万亩,建成20公里长的环城郊旅游线一条,风情园7个,精品果园4个,组建养鸡、鸽专业村3个,养殖基地4个、科技示范园8个,乡域经济保持12%以上的增速。跨越式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催生和激发了全乡广大农民群众要富、想富、快富的强烈愿望。针对农民致富缺乏科技支持的“瓶颈”问题,乡党委、政府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着力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2005年在全乡16个村、3个产业基地、8个示范园开通农业“科技110”,从乡领导、涉农站所中抽调46名农业技术人员,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构筑起农村科技信息绿色服务通道,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插上翅膀,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在乡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随着农民特别是新生代的农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媒体接受能力明显增强,他们对手机及互联网等现代化传播工具运用自如,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开展现代职业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对于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现代化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聂军  张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1-261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我所在开展科技惠农、送科技下乡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项服务“三农”的创新模式。它作为一个综合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企业发展为目标,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运行一年多来,为农民、一线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在促进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超远 《青海科技》2001,8(5):25-26
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是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和根本任务。目前,我省农村经济与产业化发展的水平低,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产业化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缺乏带动力强和辐射力大的龙头企业,没有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200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才149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1000元。为了提高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我们必须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依靠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以农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5,20(6):23-26
1999年全省农村科普工作会议以来,全省科协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江苏省委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精神和部署,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目标,广泛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了各类科技培训、服务及宣传活动,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是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农村教育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农民自身思想文化状况等是制约农民科技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需要优化农村教育结构,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实施科技培训,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搭建平台;大力加强农村科技的推广,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刘慧  张磊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42-246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欠发达地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时期,因此,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对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包括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能力)的现状;从主客观条件出发,分析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提高的因素;从紧抓农民培训、建立产业基地、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增加农业科技投资等方面出发,探索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科技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敏 《今日科苑》2010,(10):31-31
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先进农业技术大面积实施的前提,农业机械化发展适用技术推广面积的扩大,实质上就是普及农业和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兴衣实施的过程。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发展农业机械化主体,加快实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既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和谐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云县切实落实一批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云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和谐。一是以提高农业科技、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农村发展为主题,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实施农民群众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